設想在某個國外的電影節上展映鈴木亮平出演的全部作品。
那麼當地觀眾很有可能不會認為這是同一個人的作品集,「多變」的鈴木亮平說不定會讓他們感嘆這個演員簡直自帶CG效果。
鈴木亮平如此「多變」的背後有他的理由。
根據角色改變體型,其實也是為了能掌控裝載在角色外皮之內的靈魂。
他現實中的形象(大眾認知中的鈴木亮平)身材勻稱結實,臉上掛著溫柔又知性的笑容。
他就像是一塊柔軟的鋼鐵,讓人不免對他未來的發展感到好奇。
鈴木亮平
《俺物語!!》
撰文/ 增當龍也 翻譯/koyo 校對/joria
浸染他人的絢麗色彩
今年日本的大銀幕上總能看到鈴木亮平的身影,有《俺物語!!》中的獨挑大梁,有《預告犯》中群像表現,還有《鐘擺人生》、《迎風而立的獅子》、《海街日記》等作品中的配角出演。他多管齊下、全面開花,給人留下了活躍的印象。尤其可貴的是,他在其擔任配角的作品中表現得不矜不盈,總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讓人心生好感。
「我總演配角的那段時間一直都挺注意這個分寸的。因為跟同年齡段的演員相比,我擔任配角的時間比較長,所以相對來說,我有很長時間可以去考慮如何更好地襯託主角這件事。反而是我作為主角在拍《俺物語!!》的時候會用有很多不安需要克服,比如對於自己掌握節奏、留有餘韻的表演這件事就很慌,還有當自己牢牢佔據鏡頭的時候也是(笑)。另外還有些戲,你必須得搭點主角的架子,這時候我都會格外留心,避免演出令人討厭的感覺。總的來說,我一直提醒自己演繹主角和配角的區別,在演戲的時候要區分對待。」
三池崇史導演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主角本身就是可以發光發亮的恆星,所以我基本不會對他們多加指導,但我會去引導配角,幫助他們樹立角色,做好綠葉襯託的工作」。所以在三池導演的作品中,總是綠葉襯託得當,進而主角熠熠生輝。
「在拍《迎風而立的獅子》的時候,我被三池導演命令說去弄一身海潮的味道(笑)。因為演的是漁夫,所以在開拍前一天我跑到五島列島,穿著演出服在漁夫的船上待了一整天,算是徹徹底底弄了一身魚腥味還是啥的(笑)。
說真的,我遇到的導演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我也再次意識到演戲這件事沒有正確答案這一說。所以在拍戲的時候,我覺得與其去強調個人特色,倒不如讓去汲取那些才華橫溢、刺激你成長的人身上的特質,這樣我反而會更開心。當然,戲具體怎麼演怎麼呈現,我還是會有自己的把握,但基本上作為演員,我是非常享受身心融入到對方構想的世界裡去的。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我也可以長久地維持對這份工作的熱情。」
受教於前輩們——關於個人特色的意義
鹽屋俊和森田芳光,兩位前輩曾經教導過他要靈活運用自身的特色。本該繼續活躍在一線上的他們卻已相繼離世,留下無法再見的遺憾。
「其實,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經從兩位前輩那裡得到很多有益的刺激,但現在回過頭去看,當時都沒意識到,就只知道向前悶頭直衝……」
說起來,鹽屋俊執導、鈴木亮平主演的《再次swing me again》已經通過影迷們的投票入圍了dreampass網站的影院重映候補名單。(*dreampass/ドリパス是與電影院合作的票務網站。影迷們在網站上提出自己希望在電影院看到的電影並進行投票,得票數多的電影有可能在合作影院再次上映。有點類似眾籌的形式。)
「嗚哇,真的嗎?其實之前《變態假面》也多虧了影迷們在dreampass上投票成為第一名,從而成功重映了,然後他們特別興奮,說接下來會投《再次swing me again》。真的很感謝影迷們的努力,實在太高興了。我想鹽屋導演如若有知,肯定也會非常高興的。」
《再次swing me again》是他首部擔綱主角的影片,從這個角度考慮,想必影片在他心中的地位也非比尋常吧。
「確實如此。不過拋開這點不談,在這部影片中,鹽屋作為導演決定起用我,而且拍攝地是我的老家神戶,以及選取麻風病作為主題等等,從各種層面來看,它都是一部我難以忘懷的作品。
我和財津一郎的合作也非常愉快。他是個少年味十足的人,作為演員可謂稜角分明。他有談過日本戰後時期自己玩樂隊的事兒啥的,可有意思了。還有,聽說他在演完時代劇《てなもんや三度笠》之後開始小有名氣,然後就有工作人員跟他說 『你搞笑的路子是拐著彎地拋出笑點,但其實真正厲害的是配合你作反應的藤田真哦』,其他人也說過類似的話,讓他知道了演好一個『接包袱』 的角色其實很不容易。
我自從聽他聊過這些之後,也開始下意識地去感受表演時的互動。尤其當你飾演的角色分量越重這種感覺就越明顯:重心不是在主動表現自己,而是做好那個『接包袱』的人。」
身為主角,整部戲的基調就取決於他應對其他人物的方式。想必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那些身經百戰的演員真的很厲害。最近好像比較少聽說演員跨界搞音樂的,我自然是還不夠火候的(笑),但像原田芳雄和松田優作,他們當年雖然是演員但也很能唱歌啊。我最近開始尋思,這個技能對於演員是不是也屬於必修課呢。
唱而優則演的成功案例也很多。鈴木亮平已經察覺到音樂和表演這兩種不同的表達藝術之間的共通性。
「我覺得演員不應該止步於表演,而是應該更進一步向 『藝人』 邁進。我年輕的時候,有人跟我說過『演員就是要專心演戲』,當時覺得那樣才是正統。但慢慢我發覺,演員在表演的時候應該有個向心力,即便沒有臺詞,你也可以掌控整個場面。」
好萊塢的名角主持起奧斯卡來也可以得心應手。很多出演《周六夜現場》的藝人也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員。這麼說來,其實到最近為止,鈴木亮平也在《FOXBackstage Pass》(FOX電視臺的娛樂節目)中積累了三年的主持經驗,想必這對他的演藝事業應該也是大有助益。
「確實如你所說,我從中學到了不少。因為當我作為主持人站在鏡頭前時,我是鈴木亮平,而不是其他的我飾演的角色。反過來說,我可能不知不覺間變得有那麼一點像是在演「鈴木亮平」這個人。這絕不是在欺騙觀眾,而是為了更好地在電視節目上向觀眾傳遞信息,多少會有『表演』的成分在其中。想成是表演的話,就相對輕鬆了一些,也不會特別膽怯。比如說為了宣傳電影上電視節目的時候,我也可以沉著應對。
另外,我有幸在節目裡有幸採訪到傑瑞米·雷納和傑拉德·巴特勒,從他們當時的表現中,我也獲益良多。他們不會耍大牌,反而很有服務觀眾的精神,態度非常坦誠。我覺得他們是真正的自信,不會刻意想著搏出位,因為他們知名度擺在那兒,觀眾都認識他們。這份自信讓他們魅力十足。就我自己來說,你們也看得到,至少長得就不是一副適合擺譜的模樣,我能意識到這點還挺重要的。」
掌握情緒和表達的度以及「形式」
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表達」藝術的鈴木亮平在拍攝《俺物語!!》的過程中也有所領悟。
「『情緒可以放大,但表達絕不能誇張』這是鹽屋導演介紹給我的美國老師羅恩·巴拉斯常說的一句話。巴拉斯曾在紐約的斯特拉·阿德勒表演學院學習,馬龍·白蘭度也曾在這所學校學過表演,他們的老師還是同一個人,不過巴拉斯他們這屆是這位老師教的最後一批學生。我每年都會在巴拉斯來日本的時候去找他上大概三次左右的表演課,之前有段時間是每周都要通過視頻電話上課。
控制音量也是同樣的道理。看影像的時候,如果演員說臺詞的音量放低,觀眾會凝神傾聽,所以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刻意大聲,觀眾便會覺得很假。
『優秀的演員除了在表演時要做到真實而自然,同時還必須兼顧整場戲的趣味性』,我曾經接受過這樣的教誨,現在還記憶猶新。」
可能正是因為這份教誨,鈴木亮平即便在演繹一些古怪的角色時,也能散發出自然不做作的氣場,隱約有些美國範兒。
「但其實羅恩老師也這樣說過『現如今的美國演員過度拘泥於展現自然這件事,變得無法同時兼顧趣味性,所以演出來的戲就沉悶無味了』。」
《俺物語!!》中,鈴木亮平外觀上需要誇張造型和明顯增重來表現角色的趣味性,內在層面又要塑造出與之匹配的自然存在感,他憑藉自己獨有的資質,精準地做到了兩者間的平衡。在我們的反覆追問之下,他還透露,此次拍攝現場的氛圍和諧有序,全然沒有意料外的即興演出。
「怎麼說呢,太過隨意的話可能也容易搞砸吧。拍《變態假面》的福田雄一導演就曾經評價我 『越嚴肅認真就能演得越有意思』,我一直謹記在心。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要看導演如何根據現場的種種情況去掌控調整。
說實在的,這次拍攝《俺物語!!》是我第一次考慮現場情況,萌生出一種責任感,比如說會惦記著片場裡有沒有遇到困難的人之類的(笑)。拍《變態假面》的時候光是照顧自己就已經精疲力盡,而拍《東京暴族》的時候,又因為園子溫導演雷厲風行的風格,所以導致我一路緊跟他的步伐,也是沒有餘力。
但這次情況大為不同,大多數演員年紀都比我小,我又不能在他們面前露怯,所以才激發了這種責任感。畢竟歲數在那兒擺著呢,像永野芽鬱才15歲,還沒我一半兒大呢(笑)。」
坦白講,我們都在期待著英語流利、身材高大的鈴木亮平可以早日衝出日本,邁向國際。
「比起去海外發展,我還是希望先用母語去挑戰各式各樣的角色,磨練自己的演技。沒有成長到日本頂尖的水準的話,去國外也沒什麼意義。等到我在日本積累到足夠多的經驗之後,自然會邁出那一步。」
實際上,我聽說他最近很關注歷史劇這一劇種形式,而年輕演員中應該很少有人能暢談歷史正劇這一領域的內容。
「歷史劇有它獨特的臺詞念法、發聲技巧和身段走位等組成的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我現在特別想現場零距離地學習觀摩,所以挺想去京都的拍攝基地工作看看的。」
採訪時,鈴木還提到想學跳舞,如果是在歷史劇範疇裡考量的話,不如去學習傳統日本舞蹈。畢竟日本舞是歷史劇裡武打戲的基礎,如果能掌握好的話,說不定能成為勝新、雷藏、錦之助那樣擁有強大氣場的歷史劇明星。鈴木亮平散發出的演員魅力性感而又古典,希望他可以在未來有新的飛躍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