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至12日,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吳美雯督導長應邀來我院訪問。在前期雙方友好互訪的基礎上,為推動兩院的深層次合作,我院陳東風院長代表醫院與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籤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病種質量管理、服務質量管理、人力資源與績效考核、醫院集團化發展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11日上午,在6號樓1號會議室舉行臺灣專家座談會,我院院領導陳東風、於世鵬、孟純陽、牛峰海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議首先陳東風院長致歡迎辭,並簡要介紹了我院的發展概況、標準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發展規劃。陳秀珠副院長對我院作為3000張床位以上的大型醫療機構一舉通過JCI國際醫院認證的成績表示讚賞,認為整個醫院團隊一定是具備突出和領先的能力,勇於創新與挑戰。接下來,陳秀珠副院長介紹了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的發展歷程、彰基體系規模與經營績效及醫療特色。隨後,與會人員就服務理念的轉變、信息化建設、員工考核激勵、安全文化等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下午,陳秀珠副院長、吳美雯督導長在六樓學術報告廳進行學術講座,科主任、護士長、技術骨幹、外包公司管理人員等500餘人參加。陳秀珠副院長作了題為《彰基服務質量提升經驗分享》的培訓,從服務是什麼、服務質量是什麼、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是什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出的講解,傳遞了「樂在服務」的理念。服務質量是具有專業性的,通過四個要素讓患者感受到舒適、安全、被看重的感覺。隨著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患者就醫體驗除了對醫療技術能力的需求外,更加關注醫療安全和服務品質。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是關心、尊重患者的偏好與需求,與患者共享醫療決策。陳副院長還分享了「彰基醫院服務態度提升」的經驗,通過德國萊茵TUV-SQS國際服務質量認證,建立健全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在保證醫療效果的同時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用心貼近患者需求,使患者享受到周到的、一致性的服務。
吳美雯督導長就「國際醫院評鑑與信息化質量管理」議題進行了專題講座。她闡述了如何通過JCI-CCPC臨床照護計劃認證,實現跨區域醫療資源整合、跨學科團隊協作。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CCPC團隊積極主動的介入患者的治療,關注患者及家屬的權利,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照護。CCPC認證僅對通過JCI認證的醫院開放,CCPC與JCI相互關聯,二者相輔相成,最大限度為患者提供最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在提問環節,陳副院長、吳督導長分別就醫院服務質量的持續監管、保持全院服務流程一致性面臨的難題、選擇臨床指南的適宜性評價等問題同大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12日,在陳院長的陪同下,陳秀珠副院長和吳美雯督導長先後到2號樓門診科室、檢驗科、影像科室、骨關節科、重症醫學科一科給予現場技術指導,分別從門診患者的篩查流程、X片患者防跌倒關注、移動護理系統功能整合、臨床科室開展JCI-CCPC的關鍵點等方面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此次臺灣專家的指導和合作意向書的籤訂,不僅為兩岸的醫療專家、學者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平臺,而且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如何真正使質量、安全與服務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營造人人參與的安全文化氛圍,以更加高超的醫療技術和人性化的服務理念惠予社會將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連結:
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簡介: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位於臺灣中部地區,於公元1896年由英國傳教士蘭大衛及梅鑑霧牧師所創立,是臺灣極具特色的教會醫院。現為中臺唯一具有百年歷史之醫學中心,也為中臺灣最大之醫療體系。
德國萊茵TUV-SQS國際服務質量認證:TUV-SQS(Service Quality System)是目前國際最具權威性的服務質量認證體系,廣受國際中高端品牌企業認同,如奔馳、寶馬以及杜拜帆船酒店等。TUV-SQS認證體系的核心價值觀是服務的一致性與人性化。秉承以顧客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精神,保障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質量,持續在專業上精益求精。於2008年引入臺灣醫療行業,大陸地區已有6家醫院通過了此項認證。
JCI-CCPC(國際醫院評審-臨床照護計劃認證):CCPC(Clinical Care Program Certification)是由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簡稱JCAHO)評審機構繼JCI之後推出的另一個醫療質量控制標準,是以JCI認證為基礎,進一步深化疾病照護管理的認證。通過審查醫療機構照護團隊的整合與協調,證明在特定疾病、病況、或臨床照護服務上有優益的表現。目前中國大陸地區通過CCPC認證的項目有3個:分別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原發性中風項目,天津泰達心血管醫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項目。
來源:醫院標準化管理辦公室 醫院辦公室 濟醫附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