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藝術新秀系列】旨在邀請一些藝術行業的優秀演奏者與藝術愛好者和學生分享他們的演奏經驗、演奏心得、作品解析及個人理解,為喜愛藝術、渴望學習藝術、交流藝術的人們提供一個優質開放的免費學習平臺。微信公眾號:xunchangyishu-com。
【尋常藝術新秀系列】今天為大家邀請到的分享嘉賓是武漢音樂學院附中竹笛教師——張寧。他的演奏細膩、深情,對音樂風格的把握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習笛多年,秉著謙遜有禮、刻苦練習的學習態度,一直是許多習笛者學習的榜樣。今天,他將為我們帶來一首根據陝北民歌改編的竹笛獨奏曲《塞上風情》。
張寧《塞上風情》
[作品背景]
《塞上風情》為著名笛子演奏家馬迪先生於1997年創作的竹笛獨奏曲,作品由陝北信天遊《淚蛋蛋拋在沙蒿林裡》發展,創作而成。樂曲通過豐富的戲劇張力,多樣的技法演奏,將結合了豪放與細膩兩大特點的西北風情展現的淋漓精緻。
[演奏心得]
作者:張寧
這首樂曲的整體情緒基調時怎樣的?其中包括哪些特殊技巧?應該怎樣練習?
《塞上風情》清吹的引子,能聽出男女對唱的感覺。坡前崖畔,曠野溝谷,人活得寡淡,溝下女子傾訴祝福與企盼,唱上一曲湧動於心的信天歌謠「瞭見那村村瞭不見人,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
隨著首句「221 6612 5」高亢悠長的信天遊,悽美的旋律,感染了坡上的西北漢子,只見他傾訴愛慕與思念,扯開喉嚨接上一曲,「2221 612456422」,特別是下面的「7776554 」三個打音,分明是漢子唱到動情處,不由抬起了腳底,敲打著旱菸袋呢!「一人在溝,一人在坡,見面容易,拉話話難」。
這首作品在演奏時一定要注意氣息的張力、強弱的對比,聲音要乾淨通透。此曲也用到了部分揉音,揉音不是顫音,一定要模仿板胡的壓揉音,用手腕來帶動。本作品還有一個注意的重要環節,就是氣滑音的運用,口風與氣息的配合極為關鍵,否則就會給人感覺很僵硬。
作品按照中國傳統音樂的分析模式來看可分為散板、行版、快板三個部分。清吹的散板,能聽出男女對唱的感覺;抒情的慢板,一絲悽涼,一絲悠遠,但又透出那史詩般不可言語的雄壯。
想聽更詳細的張寧《塞上風情》的解讀與個人心得,請報名參加張寧《塞上風情》新秀分享。
分享時間:2016年1月29號(周五) 晚20:00--21:00
分享主題: 張寧《塞上風情》新秀分享
分享亮點:
了解長安派及其特點
對氣息及其音色的控制
氣滑音的控制以及揉音的要求
《塞上風情》的細節、特殊指法
分享方式:微信群直播
內容安排:一、20:00-20:45(張老師分享環節) 二、20:45-21:00(觀眾提問環節)
報名流程:
1.將本條嘉賓分享信息轉發至朋友圈後
2.加管理員微信(管理員微信號:xunchangyishu001)並發送截圖註明:《塞上風情》新秀分享報名
聲明:嘉賓在分享時間段不能有任何人發言打擾,提問環節由大家統一提問到管理員後按流程提出,如有違反秩序者會移除直播群,希望大家能嚴格遵守。
長按二維碼即可添加管理員微信
3.通過後拉到新秀作品分享群
4.嘉賓分享後討論交流(分享期間請大家注意安靜,不要發言)
報名費用:此活動為公益分享項目,全部免費
[嘉賓介紹]--張寧
自幼喜愛音樂,1997年先後師從範景茂、馮啟厚先生;
2008年師從青年竹笛演奏家蔣寧老師,並得到了著名竹笛演奏家馬迪先生的指導。
2009年參加杭州市全國竹笛網絡大賽,獲得銅獎。
2009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師從竹笛演奏家周可奇副教授至今。
在校期間輔修了簫、壎的演奏,並自學了葫蘆絲,巴烏等樂器。
2010年入選「東方中樂團」,擔任新笛聲部演奏,並隨團參加多場演出,
同年西塞神州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因為發布會音樂會,參與《夢的碎片》竹笛錄製,《楊泗將軍》現場音樂會首演,擔任竹笛,壎聲部演奏。
2011年加入編鐘古樂團,擔任壎聲部演奏員。
2013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竹笛演奏碩士研究生同年加入黃鶴樓編鐘古樂團特聘,擔任笛、簫、壎的演奏。
2014年參加第一屆湖北省竹笛邀請賽,獲中青組銀獎。同年擔任武漢音樂學院簫,壎,計劃外選修課教師。
2015年被武漢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外聘為竹笛專業教師。
聲明: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尋常藝術」;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尋常藝術對觀點或支持。
諮詢微信號:xunchangyishu
投稿Email:xunchangyishu@163.com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尋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