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分享中國精彩

2020-11-18 光明數字報

    「傳播要放在國際坐標體系下,讓別人聽得懂你的故事。」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日益走近國際舞臺的中央,讓世界看到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時代賦予國際傳播者的重要使命。11月11—12日,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齊聚蓉城,共同探討「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的路徑和舉措。

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今年3月,一部時長10分鐘的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登上雅虎日本網站首頁,引發日本網友廣泛關注。該片創作者、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由此「出圈」。幾個月後,竹內亮的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微博上線,一天之內播放量就超過1500萬次。一位日本導演的作品講出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抗疫的偉大精神,其傳播影響力之大、傳播效果之好令人讚嘆。「發展中的中國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這些變化中的人物、山川、城市就是紀錄片人最感興趣的。」竹內亮在論壇上說。在拍攝抗疫紀錄片之前,他拍攝的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就已經在中日兩國擁有大量粉絲。

    還有一位以「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視角向觀眾展現當代中國的著名紀錄片人也參加了此次高峰論壇,那就是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副總裁魏克然·錢納。他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情感,代表作中的《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功夫學徒》《運行中國》等中國題材作品,曾榮獲亞洲電視獎、奧斯卡獎、2016年國際艾美獎提名等多項國際榮譽。魏克然十分了解中國,對國際傳播也有豐富的經驗,他總結創作經驗認為,中國影視作品出海,需要用世界的語態,講好中國故事。

    國際語言並非只能由國際友人來表達,更需要中國傳媒人把握時代發展特點,創新表達方式,找準外國受眾的情感共鳴點。「要努力克除刻板的印象,轉變話語視角,既要堅守中華文化的立場,又要兼具世界眼光、國際視野,細分海外受眾需求,找準不同受眾信息接收的習慣。」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孟冬說,要通過有溫度、有情感、有共鳴的表達方式,把我們想講的變成海外受眾想聽的,把海外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實現中國題材的國際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論壇上被多次提及的李子柒就是有力例證。李子柒的短視頻作品沒有解說,只有過程和效果聲,完全是原始的國際語言,她在臉書和優兔上的粉絲量超過千萬。尤其是在2020年,她視頻中反映出的中國鄉村寧靜、安詳的樣子,不僅撫慰了各國民眾因疫情肆虐而焦慮的心情,也在無形中向世界傳遞出中國防控疫情的成果、經濟復甦的活力。

    「中國的故事要走出國門,我們必須有國際化和年輕化的表達。事實表明,這種做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說,近年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天盛長歌》等優秀劇目不僅在國內廣受好評,在海外也受到熱烈追捧。疫情期間,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海外20多個國家和平臺同步播出,成為熱追的爆款,使得這部反映中國家庭生活的美好故事得到了很好的國際傳播。

借國際合作放大中國聲音

    「視覺創意可能來自美國,野生動物攝影師可能來自英國,水下攝影師可能來自德國等,藉助這些力量,更有助於我們把中國故事以最精彩的形式呈現出來、傳播出去。」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張琳認為,我們原創的中國故事要在海外講得好、傳得開、留得住,還需要中外團隊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共同傳播。近年來,按照該思路推出的《大自然的古老王國》《從長安到羅馬》《中國故事之飛向月球》等作品,國際傳播效果都很好。

    「酒好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作品只是敲門磚,如何抵達受眾並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才是關鍵。」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說,借力海外社交網絡,開設信息發布平臺,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才能讓中國故事傳得更遠、更響。

    「中國的主旋律作品,只要是製作精良、國際化表達的,在海外也很受歡迎。」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舉例說,2019年,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電視劇《外交風雲》,在優兔等平臺播出後,得到了很多海外用戶的積極反饋,他們留言說,這部電視劇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

    受疫情影響,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譯製中心今年譯製影視的步伐有所放緩,但是他們將《武漢24小時》《中國抗疫》《另一個香港》等精品節目譯製成多語種版本,在海外多個平臺推出後,得到了所在國的熱烈反響。

    「當前,媒體深度融合帶來國際傳播秩序的新一輪調整,為我們強化國際傳播能力,提升國際話語權提供了歷史機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孟冬說,要更加注重廣電視聽技術服務的走出去,發揮技術產業對內容傳播的基礎性工作,推動科技資源稟賦向國際傳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願與海內外朋友加強交流與合作,推動形成全方位、多主體、多層次的傳播格局。」

    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騰訊視頻探索走出了一條網絡視聽節目出海的新路。騰訊視頻總編輯楊健介紹,在國際合作初期他們發現,「借船出海」的主要受眾市場還是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和海外華人的聚集地,中國視聽內容產品要走出去,必須加強自有平臺的建設。2019年6月,騰訊視頻海外版正式落地,通過本地化的服務,深耕海外非華人市場。截至目前,該平臺的華人用戶佔比不到10%,《傳聞中的陳芊芊》《創造營2020》等視聽作品先後出海,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破圈」。

    「博納近幾年不斷向海外拓展,在發展東南亞市場的同時,也積極開拓北美和歐洲市場。」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介紹,博納與領軍的在線平臺和新媒體網站保持長期合作關係,多部影片在海外新媒體平臺發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今年疫情期間還有更多的影視作品在國外的媒體平臺上播放。「比如2019年我們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的《決勝時刻》在國外展映受到觀眾積極追捧,還在東京電影節等國際電影節活動中獲獎。今年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已經開機,以共產黨成立前夕為背景的《無名》電影也即將開機,還有已開機的《中國醫生》電影致敬平凡中的偉大。」蔣德富說,博納將繼續提升中國電影的辨識度,強化中國電影國際表達的創作思路,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以國際傳播促進文明互鑑

    「東西方有著極大的差異,但正因為有差異,人們才需要更多地用心靈去溝通,用故事去感染,用價值觀去影響。」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譯製中心主任任謙在論壇上表示,國際傳播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在於促進文明互鑑交流。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正向的人文交流,其作用尤為珍貴和重要。「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就要堅持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我們最高的目標,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為有效的途徑和渠道。」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董關鵬同樣認為,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不僅要用中國素材講好中國故事,也要用全球素材講好人類共同的故事。「我們現在有20多個團隊在義大利、巴西等國尋找當地的感人抗疫故事。站位更高、格局更大,真真切切為世界加油就是在為國家助力。」

    「智者築橋,愚者築牆」。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創新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導師張磊用牆和橋來比喻國際傳播,他認為文化傳播的主要目標就是促進民族間的理解與共享。他提到,《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尚尼亞非常受歡迎,象徵著中坦人民的美好友誼。這部劇向當地人展示了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流浪地球》把中國方案和中國故事結合在一起,傳達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成為中國向全球傳遞重要價值觀的載體之一。

    本屆論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指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廣播電視局、四川廣播電視臺主辦。2019年在成都舉行的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評選活動,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對話,推動優秀中國影視作品走出國門,本屆論壇將致力於鞏固該獎項的成果。

    (本報成都11月12日電 本報記者 郭林 周洪雙)

相關焦點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成果分享會精彩呈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嶽媛 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騰訊音樂、騰訊文旅共同主辦的「老家河南·黃河之禮」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成果分享會,於11月18日晚在開封汴梁小宋城精彩呈現。隨著精彩的舞蹈《飛花》拉開了「老家河南·黃河之禮」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成果分享會的序幕。「宋詞中國·世界開封」原創音樂徵集大賽歷時40天,三百餘名音樂人的300多首作品參賽,以現代旋律重塑宋詞古韻,Top10全民k歌互動傳唱數目達3萬次以上,全網參與投票互動的網友累計超過300萬人。
  • 與世界分享中國精彩——來自2020「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的聲音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日益走近國際舞臺的中央,讓世界看到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時代賦予國際傳播者的重要使命。11月11—12日,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齊聚蓉城,共同探討「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的路徑和舉措。
  • 向世界呈現中國精彩
    半月談持續推出30集理論宣講微視頻《理論達人講解70年》,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畫面、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示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請看第11集微視頻:《挑戰不可能!向世界呈現中國精彩》挑戰不可能!
  • 發現世界的精彩!
    發現世界的精彩,一組優秀攝影作品欣賞:奧秘之行,西西里島特拉帕尼遊行活動草莓園,土耳其於育克顛倒世界:水都威尼斯秀麗之境:中國水鄉秀麗之境:中國水鄉,鳳凰異星世界:遙遠的綠洲
  • 葛摩總統:中國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印度洋島國葛摩總統阿扎利·阿蘇馬尼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積極成效,顯示出中國的制度優勢;同時中國又積極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現如今的中國具有解決社會、經濟、衛生等領域問題的能力。現在是中國向世界其他國家傳授抗疫經驗的時候了,這令人矚目。 印度媒體人:中國的努力對全球意義重大 印度資深媒體人、作家巴斯卡爾表示,中國採取的多種抗疫措施有效減緩了疫情的傳播速度。
  • 為啥美國富翁在改變世界,而中國富翁卻送外賣、賣菜?|爆款分享
    為啥美國富翁都在改變世界,而中國富翁卻忙著送外賣、賣菜?本文閱讀量達27萬精彩文摘總體上來說,之所以中美兩國巨頭的選擇差異性巨大,這都是有各種環境限制的結果。從戰略的意義上來看,美國巨頭更具有前瞻性,從賺快錢的角度來看,中國巨頭賺錢能力更兇。
  • 【小康人物】陳仁海:邀世界分享中國白
    中國白博物館館長 陳仁海 攝影/寧穎  作為中國白博物館館長,陳仁海創作的瓷器成為中國向世界遞出的一張文化名片,邀世界從「中國白」中領略東方之美。鼎的形態雄渾壯觀,鼎身中國吉祥紋飾和世界和平標誌性符號相映成趣,北京奧運記憶與上海世博精神完美交融;鼎內玉蘭花、梅花、牡丹花、菊花爭相開放,繁花似錦,巧奪天工,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世博和鼎》燒制技藝相當之難——配方難、制坯難、成型難、刻劃難、捏塑難、裝窯難,更難的是必須經兩次1310度高溫燒成。
  • 鄒明:講好人類減貧的「中國故事」,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提供公正、客觀的新聞報導,講好人類減貧的『中國故事』,向國際傳播減貧的『中國聲音』,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多年來,世界各國一直致力於減貧事業,並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全球範圍內,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口比例在過去三十年裡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第一項目標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然而,新冠疫情的衝擊很可能逆轉目前取得的卓越進展。
  • 《中國體育》引入世界斯諾克賽事直播版權 精彩賽事全覆蓋
    北京時間1月13日,2019斯諾克大師賽將在英國倫敦拉開帷幕,包括塞爾比、丁俊暉、奧沙利文在內的全球Top16運動員均將參賽,一場精彩的斯諾克盛宴即將開啟。 與此同時,最受歡迎的斯諾克直播平臺——《中國體育》zhibo.tv再次引入世界臺聯全年斯諾克頂級賽事新媒體直播版權。
  • 曾凡樂:「連結」精彩世界!
    打造長三角區域 品牌計劃戰略聯盟 本周精彩回放 A preview of this week's program
  • 學員精彩分享:歌名《愛你等於愛自己》原唱:王力宏
    《愛你等於愛自己》宏觀世界大同新思想,力宏愛自己更愛你。製作人Jim Lee繼李玟、莫文蔚後,量愛定作世界R & B新情歌。在這「公轉自轉」的全新國語大碟中,力宏不但自己擔綱半張的製作人,還自己創作了5首半的新曲。值得一提的是,力宏首度突破語言的限制,親手填了兩首中文詞,還發展出「宏派唱腔」,厚實動人,充份的發揮力宏在音樂上的想法。
  • 【精彩分享】十年磨一劍,電影魔獸來襲!
    ▼電影《魔獸》終極預告▼按計劃,電影《魔獸》將於2016年6月8日在北美地區上映,中國內地同步。
  •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原標題】從新加坡引入的「種子」在多國開枝散葉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文/本報駐南京記者劉亢 楊丁淼 何磊靜 700多年前,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發現的「東方威尼斯」蘇州,如今成為國外遊客的打卡勝地
  • 中國向義大利分享「戰疫」經驗 為世界增添信心和力量
    原標題:中國向義大利分享「戰疫」經驗 為世界增添信心和力量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10月29日,北京醫院與義大利多家醫療機構共同舉辦「中歐抗擊疫情線上研討會」,中國一線專家以最大誠意向海外分享一線臨床經驗,為世界攜手
  • 楊雪霏北京分享新專輯《中國素描》故事
    專輯曲目來源廣泛,除家喻戶曉的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外,《春江花月夜》、《彩雲追月》等民間小調也收錄其中,此外,更有在國際上都被廣泛熟知的中國旋律《月亮代表我的心》,當代音樂大師譚盾、陳怡等為吉他所創作的作品,也同時選錄於專輯中,精彩呈現給樂迷。
  • 大運場景推廣活動走進泡小 分享大運精彩故事
    活動一開場,四川省青聯常委、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綜合部策劃處處長廖三怡便以新穎有趣的宣講內容和互動問答,生動形象地勾勒出成都大運會賽會畫像,讓校園師生觸摸大運模樣輪廓,汲取大運榜樣力量,感受大運別樣精彩。尹靖曾參加第25屆貝爾格勒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並在男子110米欄項目榮獲冠軍。
  • 《功夫學徒》: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功夫」
    不久前芒果TV推出的真人秀節目《功夫學徒》,招募了8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有創業理想的年輕人作為國際學徒到中國進行職業體驗,在參觀與競技交流中體會中國科技智慧,學習中國發展背後的「功夫」。這些有著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年輕人,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體驗智慧公交,感受世界最先進的人工智慧駕駛系統
  • 「中國富爸爸」湯小明回川分享理財心得
    「中國富爸爸」湯小明回川分享理財心得     □本報記者肖姍姍  近日,風靡世界的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20周年修訂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第一位將該書引進中國,並且自己親身實踐,
  • 金氏世界紀錄日發起全球挑戰嘗試,聚焦紀錄挑戰的精彩時刻
    為了聚焦更多紀錄挑戰的精彩時刻,11月18日,吉尼斯組織了一場線上的"24 Hours 24 Records"挑戰活動,將世界各地為此慶祝的人們聯繫起來,希望充分發揮慶祝「金氏世界紀錄日」的社會價值,激勵公眾釋放出被封鎖和限制的創造力、奉獻精神和激情。
  • 《梅卿看世界》第五季重磅回歸,精彩不停!
    第五季《梅卿看世界》開播在即!大使們又會給我們分享他們國家的哪些文化名片?節目中有著怎樣的精彩瞬間?是不是很期待?↓↓已經等不及節目播出的你是不是想要先一睹為快?》新的旅程帶你傾聽不同人的動人故事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想知道《梅卿看世界》最新動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