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第五集火熱開播,上期拿到S卡的陳宥維再次成觀眾調侃的對象,大有憑著表情包出圈的趨勢,至少讓很多路人直到了這個人的存在。而我們也似乎越來越明白欄目組讓演員「就位」的方式。
點擊播放 GIF 0.0M
陳宥維、孫千和劉芮麟三人重現的是《甄嬛傳》裡甄嬛和果郡王訣別的重頭戲,由於對歷史人物的不了解,以及年輕演員自身閱歷單薄,讓這三人怎麼也找不著人物的感覺。
特別是甄嬛的扮演者孫千和果郡王的扮演者陳宥維二人,讓一向以好耐心著稱的陳凱歌都有點惱火,甚至以大力拍肩的動作來振奮他們的士氣。
是不是頗有幾分「趕鴨上架」的意味?
這齣戲剛搬上舞臺,鏡頭一給到陳宥維,後面觀眾席就傳來了陣陣鬨笑。陳宥維粘著與年齡並不相符的鬍子,擠出一臉愁眉苦臉的表情,喝下毒酒的時候竟然還隱隱露出幾分笑意。
彈幕和評論區裡一連串的「哈哈哈哈哈」表明了觀眾的態度,有人連呼陳宥維簡直是歡樂喜劇人,能把這麼一個悲情戲活活給演成了喜劇;有人說以前我不認識陳宥維這個人,但現在我認識到了他抖動的頻率。
李誠儒對他們的表演只用了四個字評價:非常可笑。並狠狠地抨擊了《甄嬛傳》劇本編寫的不合理之處,表示這些無稽之談只會誤導後來的年輕觀眾;
趙薇求生欲很強,一開口就表示演成這樣不關導演和劇目的事,而是演員連撐起人物的基本功都不具備。爾冬陞犀利指出如果真的拍《甄嬛傳》電影,三人都不可能是導演選擇的對象。
還是郭敬明導演的反應最「親民」,他說他在好幾處都笑出了聲,因為陳宥維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能在喝完毒酒、語意哽咽之時還字正腔圓地回答甄嬛的問題。
劇目的導演陳凱歌本人倒是一如既往地「護犢子」,給足了臺上演員的面子,保全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
甚至出人意料地,他給了陳宥維一個A,連陳宥維本人都驚訝得不知如何回應。
其實陳宥維一路走來的經歷,都讓不少網友懷疑他是不是「帶資進組」了。第一輪出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夜華,尷尬又木然的演技就引發了全網群嘲,誰知道差點還拿到爾冬陞的S卡,這次演果郡王也演得一言難盡,卻獲得陳凱歌力挺,再次成功突圍。
對比之前實力明顯在陳宥維之上但卻沒能順利晉級的倪虹潔、楊志剛等人,我們不禁要發問:演技真的是這檔節目的評判標準嗎?
如果是,那為什麼陳宥維暴露了如此糟糕的演技仍能一路過關斬將拿下S卡,而已經有演技和閱歷加持的那些實力派,卻連導演手中的一個A級都拿不到?
除了陳宥維,同一偶像團體出身但演技糟糕的何昶希,一直以來也是網友們熱議的焦點。何昶希第一輪表演裡把《陳情令》裡的魏無羨演成了一個面無表情的駝背機器,卻意外收穫了郭敬明導演的一張S卡。
無論郭導本人對這張S卡的解釋如何天花亂墜,網友心底卻是比明鏡還澄清,那就是從演技上來說何昶希根本配不上這張S卡。
節目還沒過半,流量小鮮肉們的待遇卻肉眼可見地更受欄目和導演組的寬容和青睞,而節目的本質也越來越清晰。
正如部分群眾調侃的,這個欄目更確切的應該叫「流量演員請就位」。節目和鮮肉們都需要曝光、話題,至於演技,似乎並不是首選。而且在節目開始時的規則其實也說明這一點—決定S卡的更多是市場和流量!
如這期節目中《天才搶手》劇目裡的任敏和丁程鑫。相比陳宥維和何昶希,這二人的實力說是跨越了好幾個等級也不為過。任敏自不用說,在參加《演員2》之前就被看作是懂演戲的靈氣少女,而丁程鑫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連最難的獨角戲部分也能完美勝任。
搶人環節任敏獲得陳凱歌和郭敬明的青睞,而丁程鑫更是讓四位導演都伸出了橄欖枝。青年演員一旦稍稍顯露出些許表演天賦,就已經遠遠把那些老演員甩在了身後,仿佛在當下只要你帶流量,能把臺詞吐字說清楚,能把感情稍微演到位,就已經算青年演員在演戲這件事上盡職了。
難道娛樂圈對表演新人就這麼寬容嗎?其實也不盡然,比如說節目組裡受盡了網友們冷嘲熱諷的張大大。
主持人跨界的他也算是新人演員,享受到的「待遇」卻與當紅流量大相逕庭,網友們對他最經典的一個評價是:張大大只有在演觀眾這件事上,最為逼真。
每次鏡頭一掃到他,總會蹦出那麼一兩句令人哭笑不得的「金句」來,可憐兮兮中帶著幾分委屈,怪不得有網友說看完這幾期節目後發現自己竟然對張大大有了憐愛之情。
但張大大雖然戲沒怎麼讓人記住,好歹也在這個綜藝暫時「存活」了下來。而在上一集裡因為拒演《回家的誘惑》裡小三艾莉一角的唐一菲,則剛烈地宣布了退賽,雖然未明示,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她不想成為被「吸血」的工具人。
從首期和馬蘇淪為B級,或許還能坦然接受,到怒懟剪輯、表演用力過猛、擅改劇情。都是能吸引眼球的爆點。
或許是自己擰巴,也可能是無法忍受節目的安排,最終選擇退賽,一周後再看,曾圍繞她的各種爭議、話題早已煙消雲散,似乎從未來過這個節目。
如果換成一個流量明星,可能會是另一種結局甚至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而這也就是演員這個行業殘酷的現實。
節目到現在,我們會發現連一向精準犀利的李誠儒老師,都會講上幾句不痛不癢的好話了,甚至還被和郭敬明組成了「相敬儒賓」CP。
從「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到「挺好的」,讓網友痛心地勸慰李誠儒老師「被綁架了就眨眨眼」。但據李誠儒本人在採訪裡透露,第二季本來他是不打算上的,卻耐不住製片方一再懇求,結果幾期節目過後身邊不少友人紛紛勸他「少說點」,即使要批評,也得先加幾句好話做做鋪墊。
從節目組到四位導演,甚至後臺膽顫的演員們無不在等著他的點評,只有激烈的爭議、交鋒才會有曝光和話題。猶如上期中被各自爭搶的張大大,畢竟觀眾已習慣性批評他,有這麼個吸引火力又能增加自己曝光度的爭議人物,難怪會成為「香餑餑」了。
而對於李成儒,無論是被他誇獎或批評,都是很容易被引起演員們所需要的曝光度。被稱讚了肯定少不了圈一波粉,都被專業的李成儒誇讚過了,還不說明演技實力?
被批評過的,下了這個舞臺也不虧,畢竟這個行業最怕的是默默無聞無人識。
沒有發放S卡和淘汰大權的李成儒,似乎也淪為流量們就位的「踏腳石」
而節目到現在之所以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追捧,也正是因為每次都能有吸引人的話題點,面對這麼高的收視率,節目組也只能暗暗興奮與當初的定位。
而至於演技,似乎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原本我們更期待的應該是節目能重新捧紅那一批知名度不高、但演技毋庸置疑的好演員,令其煥發事業第二春,但如今看來在你缺少流量的情況下,這個願望或許有了落空的危險。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