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開始試聽
演唱:呼斯楞
作詞:王洪波
作曲:崔偉立
編曲:小多
縮混:周曉明
出品發行:大河唱片
網絡首發:扎網
山杏花開的時候
我在這裡等你
在最美的山地草原
看春風吹起
十五月圓的時候
我在這裡等你
敖包相會的地方
等月亮升起
琴弦拉動的時候
我在這裡等你
在烏力格爾的故鄉
聽牧歌唱起
乳香飄來的時候
我在這裡等你
罕山腳下的氈房
等炊煙升起
我在扎魯特等你
在這神奇的土地
等你相知相遇
等你的消息
等花紅
等草綠
等你一路歡歌笑語
笑語
琴弦拉動的時候
我在這裡等你
在烏力格爾的故鄉
聽牧歌唱起
乳香飄來的時候
我在這裡等你
罕山腳下的氈房
等炊煙升起
我在扎魯特等你
在這神奇的土地
等你相知相遇
等你的消息
等花紅
等草綠
等你一路歡歌笑語
笑語
我在扎魯特等你
在這多情的土地
情在歌裡舞裡
祝福在酒裡
雁歸來
雲飄去
思念飛越山川大地
大地
思念飛越山川大地
大地
美麗的家鄉 分享給朋友
↑點擊播放視頻↑
扎魯特,系蒙古族部落名。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北部,東經119°14′至125°57′,北緯43°50′至45°50′。扎魯特旗總人口31.5萬人,由蒙、漢、回等13個民族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佔49.2%,全旗土地面積約1.75萬平方公裡。
扎魯特北部高山,中部低山丘陵,南部為平原和沼坨。屬中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礦藏有煤、石墨、葉臘石、雲母、螢石、石灰巖、銅、鉛、鋅、銀、金等。通霍鐵路和304國道、306省道穿境而過,通魯高速現已開通,通用機場已經立項。名勝古蹟有金界壕、遼代文化遺蹟阿貴洞、南寶力皋吐文化遺址、罕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地草原、皇太極和荷葉花溼地等。
歷史沿革
商周至秦漢時期,這片土地屬於東胡人的牧場。
漢至晉朝時期,系烏桓、鮮卑人住地。南北朝及隋唐時期,是契丹住地。
遼代,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
金朝時期,金界壕以南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元代屬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時期,歸於烏梁海三衛佔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內喀爾喀五部,徵服三衛之一的公寧衛,附屬於察哈爾部。烏巴什繼承其父和爾朔齊哈薩爾諾顏之位,自稱偉徵諾顏,駐牧於泰寧東部。對所管轄的部號稱扎魯特。從此「扎魯特部」這一名稱開始載於史冊。
天聰二年(1628年)歸屬後金。皇太極為了更好地利用科爾沁部和扎魯特部的勢力,於天聰五年(1631年)對蒙古地區開始實行軍政令統一的旗(和碩)佐領(蘇木)制度。從此以後,扎魯特部在行政和軍事上,失去了傳統的自主權力。
天聰十年(1636年),後金改名為大清國,整個內蒙古49旗完全置於清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內齊為多羅貝勒,並由內齊之子桑嘉布繼承其父多羅貝勒爵位,佔有扎魯特部原有牧地和部眾,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同年,清廷又追封色本為多羅達爾汗貝勒,由色本次子桑噶爾繼承其父多羅達爾汗貝勒爵位,從扎魯特部劃出一部分牧地和部眾據其所有,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所領的牧地為扎魯特右翼旗。自此,原為一體的扎魯特部,分為並立的扎魯特左翼和右翼兩個行政旗。旗以上設盟,扎魯特左右二旗屬昭烏達盟。
中華民國建立後,基本上沿襲清廷的行政體制,原理藩院改為蒙藏院,其下屬機構如故。直奉軍閥之間混戰之際,為在蒙古地區擴展勢力,把熱河作為前沿陣地,袁世凱委託熱河都統(後改稱省長)直接掌握和監督昭烏達盟管轄下的各旗縣事務。設縣和沒治局,著手開發墾殖蒙地,大抓財政稅收,以補充戰亂所需的大筆開支。
民國12年(1923年)12月27日,熱河都統委任高義山為魯北沒治委員兼備隊統領官。
民國13年(1924年),高義山正式建魯北沒治局(魯北縣)。在扎魯特左右二旗的領地上,出現了旗縣分治的局面。縣管開墾區,旗管未開墾區。旗縣同時存在,縣居旗之上。
民國22年5月(1933年5月),偽滿洲國在熱河省昭烏達盟西拉木倫河以北地區,設置興安西分省(省會開魯),扎魯特左右二旗歸興安西分省管轄,廢除魯北縣置。
民國24年4月(1935年5月),偽滿洲國政府下令,原扎魯特左右二旗合併為一個扎魯特旗,旗公署指定在魯北。
《額吉為我巧梳妝》作者 梁蓬勃
1945年11月,扎魯特旗成立臨時政府。
1946年1月,東蒙古自治政府成立,3月,扎魯特旗建立自治政府,隸屬於昭烏達省政府。
1946年承德「四·三」會議以後,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對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撤銷東蒙古自治政府,中共昭烏達省改稱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隸屬熱河省。扎魯特旗自治政府改為扎魯特旗民主政府。
1946年8月,中共昭烏達盟委員會組成扎魯特旗工作委員會,到扎魯特旗開展工作。1947年5月,扎魯特旗劃歸遼吉省哲裡木盟,1947年7月,成立扎魯特旗政府。
1948年8月,遼吉省撤銷後,隸屬於遼北省哲裡木盟。1949年4月,隨哲裡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49年10月1日,改為扎魯特旗人民政府。1956年建鎮。
1958年稱紅旗人民公社,1965年恢復魯北鎮建制。1969年7月5日至1979年5月30日,隸屬於吉林省。1979年5月,隨哲裡木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9年,國務院撤銷哲裡木盟建制,成立地級通遼市,扎魯特旗歸通遼市管轄。
2000年,扎魯特旗轄6個鎮、5個鄉、14個蘇木。
2001年9月蘇木鄉鎮機構改革,工農鄉和伊和背鄉併入魯北鎮,2006年6月蘇木鄉鎮再次機構改革,毛都蘇木併入魯北鎮,魯北鎮是由原魯北鎮、工農鄉、伊和背鄉、毛都蘇木4個蘇木鄉鎮合併構成。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扎魯特旗轄7個鎮、8個蘇木:魯北鎮、黃花山鎮、嘎亥圖鎮、巨日合鎮、巴雅爾圖胡碩鎮、香山鎮、阿日昆都楞鎮、巴彥塔拉蘇木、烏力吉木仁蘇木、道老杜蘇木、格日朝魯蘇木、前德門蘇木、烏蘭哈達蘇木、查布嘎圖蘇木、烏額格其蘇木。3個國有農牧場,206個嘎查村、43個分場。旗政府駐魯北鎮。
《笑臉兒》作者 梁蓬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扎魯特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西北部,大興安嶺南麓,科爾沁草原西北端,屬內蒙古高原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位於東經119°13′48″—121°56′05″,北緯43°50′13″—45°35′31″之間。東與興安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接壤,西與赤峰市的阿魯科爾沁旗毗鄰,南同通遼市開魯縣、科爾沁左翼中旗交界,北與錫林郭勒盟的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及通遼市的霍林郭勒市相連。扎魯特旗土地總面積1.75萬平方公裡,近通遼市土地總面積的1/3,東西寬110公裡,南北長240公裡,版圖形狀為西北至東南呈狹長形。
《遙望成歌 》作者:民民
地勢地貌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山地,中部為低山丘陵區,南部為西遼河沙丘地平原。扎魯特旗最高點吞特爾山位於罕山林場,海拔1444.2米,最低點位於道老杜蘇木的塔拉花牧鋪,海拔179.2米,旗所在地魯北鎮海拔為265米。
氣候特點
扎魯特旗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較強,日照時間長。年均氣溫6.6℃,年均日照時數2882.7小時。無霜期中南部較長,北部較短,平均139天,其中,北部約91-114天,中南部約130-147天。春旱多風,年均降雨量382.5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發量1800毫米以上,年均溼度49%,年均風速2.7米/秒。
水文特徵
扎魯特旗境內有較大河流共9條,支流49條,分屬嫩江和遼河兩大水系。海日罕山以北,發源於特金罕山的霍林河、烏布日昆都楞河和阿日昆都楞河屬嫩江水系;海日罕以南,發源於海日罕山的前進河、魯北河、巴彥巨流河、巴彥塔拉河和源于格日朝魯蘇木境內的艾林河及由阿魯科爾沁旗流入我旗的烏力吉木仁河屬遼河水系。境內有大小湖泊泡沼90餘處,水面4.6萬畝,主要分布在南部半農半牧區。
《走過滄桑》 作者:貓哥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礦產資源總量約佔通遼市礦產資源總量的80%。扎魯特旗共發現各類礦床(點)120餘處。主要有鉻、鈹、鍺、鉿等稀有稀土金屬,銅、鉛、鋅、銀等有色金屬,煤、石墨、葉臘石、雲母、螢石、高嶺土、石灰石、石英等非金屬礦產。其中,煤炭儲量120億噸,「801」稀有金屬儲量2億噸。
《降服 》作者:貓哥
水資源
截至2013年,扎魯特旗可利用水資源總量10.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5.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4.6億立方米。扎魯特旗現存小型水庫3座,有小河西水庫、黃花山水庫和八一水庫。扎魯特旗現有配套完好的農用機電井7700眼,有效灌溉面積85.3萬畝,自來水受益嘎查94個。
《蒙古小子》 作者:王書春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扎魯特旗有樹種資源200餘種,已鑑定的有30科、54屬、117種,主要有松樺、山楊、椴、榆、柞樹等。野生動物150餘種,主要有馬鹿、野豬、黃羊、狍子、野雞等。在山坡谷澗和草原深處生長著許多珍貴的植物,可食用的有木耳、蘑菇、黃花、蕨菜等;中草藥材有麻黃、防風、乾草、柴胡、赤芍、黨參等200多種,已利用的有50餘種。
野生動物有馬鹿、黃羊、猞猁、狍子、狐狸、野豬、棕熊、雪兔、金雕、灰鶴風頭蜂鷹等150多種。野生植物有黃花菜、蕁麻、山韭菜、山蔥、金針菜、木耳、蘑菇、蕨菜、馬連等200多種。
《扎魯特草原》呂世寬
林業資源
截至2013年,扎魯特旗有森林面積650萬畝,其中天然林557萬畝,山杏林面積300萬畝,年產山杏核250萬公斤以上,號稱「全國山杏第一林」。年產蘆葦500萬公斤。扎魯特旗扎魯特旗天然次生林724.3萬畝,立木蓄積量271.2萬立方米。扎魯特旗有成片的山杏灌木林354.4萬畝,年產山杏核265萬公斤以上。
《時代信息》 作者:王書春
交通
通霍鐵路縱穿南北,在境內裡程71公裡,省際通道橫貫東西,境內裡程101公裡,扎魯特旗「三縱五橫」主骨架公路已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公路總裡程2203公裡,其中國道198.9公裡,縣道349公裡,鄉道992公裡。現有二級客運站1處,四級客運站8處,運輸公司1家。
通霍鐵路和304國道、306省道穿境而過,通魯高速現已通車,通用機場建設已經立項。
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距通遼市政府所在地160公裡,距東北經濟區瀋陽市410公裡、錦州港490公裡、大連港750公裡、北京880公裡,均有高等級公路與之連接。通霍鐵路南北縱穿境內71公裡,304國道、306省道呈「十」字交叉分別貫通南北、東西199公裡、101公裡。
經濟發展
扎魯特旗是蒙東地區和東北工業基地對接的紐帶。
第一產業
2013年,新增節水高產高效農田6萬畝,壓減機電井515眼,糧食產量突破20億斤;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實現勞務收入6.2億元;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力度加大,農牧業產值增長27.2%。
2013年,扎魯特新建肉牛肉羊養殖專業示範村30個、規模養殖場(小區)30處,種植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優質牧草10.3萬畝、青貯68.7萬畝;家畜存欄達到449.5萬頭、出欄236.5萬頭。
《草原盛會》作者:劉英俊
第二產業
2013年,扎魯特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08.8億元,增長1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4億元、增長17%,銷售收入達270億元、增長20.7%。4個續建項目和21個新建項目投資體量大、建設進度快,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47.2億元、增長28.1%。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扎魯特有國有企業、集體和鄉鎮企業千餘家,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皮毛、肉乳、釀造、食品、糧油加工、機械製造修理、建材等工業體系。其中:「塞外狼」酒,硬脂酸鹽類產品,糖化酶,「罕山」牌奶粉等多次被評為區優產品和質量大賽名優產品。
重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導,塔拉營子煤礦開採的隱晶質石墨作增炭劑,用於煉鋼生產每噸可代替生鐵5—12噸,提高爐溫10—28℃。90年通過部級科技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扎魯特草原 》 作者:王玉玲
2013年扎哈淖爾工業園區、高技術煤化工園區、魯北工業園區晉升為自治區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扎魯特旗煤炭產能超過2000萬噸,風電併網65萬千瓦、在建火電70萬千瓦,電解鋁形成產能35萬噸、鋁後加工產能達到40萬噸;生產原煤1750萬噸,發電8.5億度,生產原鋁28萬噸、鋁產品10萬噸、鋁後產品達到11個。
2013年,扎魯特與內蒙古地勘十院達成了礦產資源勘探合作協議,上海鴻元與中核集團合作的「801」稀有金屬礦開發項目開始啟動並已完成徵地;有色金屬年採選能力達到100萬噸,生產類石墨100萬噸;中材泰玻20萬噸葉臘石微粉項目形成新增產能。
《好兄弟》 作者:劉英俊
第三產業
2013年旅遊接待達7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9億元;物流業增加值完成11.7億元、增長17%。
扎魯特旗農畜產品資源豐富。全旗有林面積844萬畝,森林覆蓋率33.5%;林地中山杏林370多萬畝,居全國旗縣之首,年產山杏核280多萬公斤。野生動物150餘種,中草藥材200多種。全旗耕地面積220多萬畝,常年糧食產量17億斤;草牧場1700萬畝,正常牧業年度以牛、羊為主的大小畜存欄500多萬頭只。「扎魯特葵花籽」是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扎魯特旗綠豆」名揚海內外,是全國聞名的「雜豆之鄉」。扎魯特旗被自治區確定為絨山羊、山杏核、中草藥材、農畜副產品基地。
扎魯特旗礦產資源富集。全旗已發現各類礦床(點)120餘處,其中煤炭普查儲量120億噸、「801」稀有金屬礦儲量2.14億噸、葉臘石儲量2億噸、石墨儲量1.2億噸。以資源開發為重點,依託扎哈淖爾園區、高技術煤化工園區和魯北工業園區等平臺,煤及煤化工、鋁及鋁後加工、有色金屬及稀有金屬、非金屬和建材、風電、農畜產品加工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文化
扎魯特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烏力格爾和好來寶的發祥地,是世界聞名的「中國烏力格爾之鄉」、「民族版畫之鄉」和「民族曲藝之鄉」。
《歡樂的旋律》作者 梁蓬勃
烏力格爾
扎魯特旗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力格爾。烏力格爾在內蒙古草原上流傳了數百年。
烏力格爾的漢語意思是「說書」,是蒙古族的一種曲藝說書形式。在蒙古族民間,徒口講說表演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雅巴幹·烏力格爾」「胡瑞·烏力格爾」;使用樂器潮爾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潮爾·烏力格爾」;使用四胡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胡仁·烏力格爾」。
《合奏》作者:祝雅芬
烏力格爾的節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尤其是長篇最為引人入勝,如《鎮玉莽古斯的故事》、《唐五傳》、《元史演義》、《三國演義》、《紅樓夢》等都是其中的經典。烏力格爾的題材來源非常廣泛,有的源自民間敘事詩、敘事民歌,如《嘎達梅林》、《達那巴拉》等;有的根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創作,如《菸酒之害》;有的從漢族文學故事移植改編而來,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劉胡蘭》、《黃繼光》、《草原兒女》、《創業》等。
蟒古思故事
故事一般由專業民間藝人以蒙古族傳統樂器「朝爾」(馬頭琴)或「胡爾」(說書藝人的低音四胡)伴奏,用韻文或韻散文結合的形式說唱,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由天神下凡託胎人間的英雄迅速成長,在天神和眾助手的幫助下解救被惡魔蟒古思搶劫的人們並最後消滅惡魔全族,完成保衛人間美好幸福的使命。從蒙古英雄史詩的地理分布和蒙古各部落史詩之間的相似性和淵源、繼承關係看,扎魯特—科爾沁史詩是蒙古英雄史詩的重要組成部分。
《草原小舞者》作者 梁蓬勃
民歌
扎魯特民歌源遠流長,它從不同側面表現了民眾的情感和生活情趣。歌詞易唱易記,曲調悅耳動聽、引人入勝。修辭上運用比喻、誇張、雙關等手法,內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詞韻以押頭韻為主,尾韻次之,有長調短調之分,風格各異,在內蒙古東部地區有代表性。《西蘇梅林》與《四季歌》是扎魯特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民歌。
其他藝術
拉場戲 二人轉 皮影戲 版畫
旅遊
扎魯特旗境內有山地草原、罕山天然次生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荷葉花溼地保護區、金界壕、金門山、吳剛山、巖畫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區20多處。
扎魯特旗旅遊資源可分為以下9類:草原森林、泉水、山地、冰雪、野生動物、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古蹟、溼地。較有特色的主要景區、景點有:
山地草原旅遊區
山地草原旅遊區位於巴雅爾圖胡碩鎮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60公裡、304國道西側,交通便利。該地區又名軍馬場,曾經是遼代譽洲古城將士馴養戰馬的地方。是世界四大原始草原之一。也是扎魯特旗開發較早、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備的一處旅遊景點。旅遊區面積2.8萬畝,核心區面積5000畝。旅遊區包括生活區、管理區、水上娛樂活動區、山地草原觀賞區、牧民生活區、狩獵區。主要活動項目有草原觀光、牧戶訪談、水上娛樂、篝火晚會、賽馬、摔跤、狩獵、射箭、體驗牧民生活、自做民族餐、扎魯特蒙古族婚禮表演等。
《扎旗小藝人》 作者: 祝雅芬
譽泉溝景區
旅遊區位於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日根塔拉農場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40公裡,國道304線744公裡處東側5公裡。佔地面積為35000畝,因其西鄰遼代譽洲城遺址,且溝內有一神泉而得名。旅遊景區以山地茂密自然森林為主,近處可見典型科爾沁草原景貌。
《草原最亮的精靈 》作者:民民
金門山景區
金門山位於扎魯特旗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東北50公裡處,嘎亥吐鎮境內,總面積189284畝,核心區面積41085畝,其中天然林地171480畝。
金門山上有喇嘛廟遺址,遺址面積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6棟,15間,672平方米。喇嘛廟始建於清朝,隸屬莫力廟管轄,經歷十一代主持延續200多年,被毀於1945—1947年。
金門山85%的植被以山杏為主要樹種,金門山內有野生動物50多種,天然次生林樹種30多種,多種鳥類,野生藥材等。金門山內有三處遼代古墓群和大量零星分布的遼墓遺址。
還有北園生態農莊、老鄉山莊旅遊區、荷葉花溼地草原等旅遊景區。
視頻來自旗電視臺
文字資料來自百度百科、旗政府網站
圖片選自旗攝影家協會、旗旅遊局、中國攝影報扎魯特攝影獲獎作品、鑫視界影像和網絡(已知作者的已標註,未知的可留言告知我們,感謝您的美圖)
扎網綜合整理報導
★扎網 ——
專注正能量傳播的網絡社會組織新媒體。
中央網信辦指導舉辦中國「文傳榜」提名創新團隊
自治區級示範性青年之家
通遼市首批創建正能量工作室典型
全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扎網微信號: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