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禪文修
每個人生來都是健康的。但是由於不明白事實真相,以為要獲得利益,就得去貪、去爭、去打倒對方。結果,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怨恨、嫉妒、煩躁、等情緒與日俱增,傷害了自己的五臟六腑,弄了一身病,這是病的根源。
所以,人,絕不能讓心情生病,得失皆隨緣,心寬人自安。
01 病是怎麼來的
老人講,我們的脾氣秉性:怨、恨、惱、怒、煩,就是五顆大毒丸,半顆就生病,一顆就要命。我們的負面情緒就是陰質,如果總脾氣用事,陰質就會在體內越積越多,時間長了一定會生病。
源頭找到了,要想有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就得從改正自己的脾氣開始,時刻想別人的好處,反省自己的過錯,這樣去做,時間一長就會收到靜心。
所以。我們要去掉習性、去掉秉性、圓滿我們的本善的天性,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美好的人生。
02 人為什麼會恐懼生病
人,秉著父精母血,天地之氣而生,就必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去生長,當違背了倫常大道,人就會生病。這裡的無倫指的是:上下級、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當哪一種關係有虧,或走偏了,身體對應的部位就會生病,就是王老善人講的:「傷五倫,虧五體」。
當我們看到了一條蛇,大部分人都會嚇得小臉發白,大聲喊叫;可有的人,不但不害怕,還敢用手把蛇拿起來。他不害怕蛇的原因並不是說這個人膽子有多大,而是他了解了蛇的生活習性,這也就是說,恐懼和害怕的根源來自於「不了解」。
生病也是一樣,我們之所以恐懼生病,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人為什麼會生病,王老善人告訴我們:「虧五倫,傷五體」,你身體某個部位生病了,就是你有錯了,倫常道有虧了。所以說我們了解生病的真相,以後做好自己,沒有什麼是可怕的。
04 如何對待疾病
有的人生病了,本來沒多大事,可是天天念叨這病,想著這個病,結果,藥用了很多,效果卻甚微。
怎麼辦呢,我們要想美好的事情。佛曰:「念念成形,境隨心轉」,無論我們現在生了什麼病,身體是一個多麼不好的狀態,我們一定要想美好的事物。老善人告訴我們,要學會「哈哈大笑」,笑就是聚陽光,陽光來了,你的病的陰質自然就走了。所以從現在開始,要樂觀面對,要堅持去「笑」。
美國有個修藍博士,通過自己的意念,讓無數個病人得到了健康,他治好了幾千例病人。他並不需要和病人直接接觸,只用清零自己內心,就可以令病人痊癒。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藍博士告訴病人,每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用自己的清淨心對著自己的身體生病部位,不斷重複『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就能清除我們潛意識中過往的訊息,把它歸於接近『零』的狀態。」一個月就會有奇蹟出現。
05 心寬一寸,病退一丈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會變得寬容;人一寬容,氣就不會瘀滯;氣不瘀滯,血就通暢,所以,心寬一寸,病退一丈。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會變得善良;人一善良,就會寧靜,寧靜之心能讓我們的身體遠離息、怒、憂、思、悲、恐、驚。善心猶如春雨,默默地滋養著身體,讓氣變得柔順;讓血變得通暢。
人有了慈悲之心,內心就會充滿愛,愛像春風,能吹散七情的烏雲;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人生如寄,我們的生命是借來的,遲早要還回去。我們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父母、感謝食物,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使生命得以維持。
人一旦懂得了感恩,心就會平和下來,因為感恩者知道,人只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該謙卑面對自然,我們既要注意外在的風、溼、寒、暑、燥、熱,更要警惕內在的喜、怒、憂、思、悲、恐、驚,心寬了、血通了、病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