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的一位擺攤大姐,近日在網上走紅了。
這位名叫史繼蘭的大姐,因為在工地上擺攤賣水餃,開始是一碗30個,收8塊錢。
有時候,工人們吃不飽,史大姐就再多舀幾個。
後來,就乾脆給工人一個碗,只要不浪費,吃多少舀多少,8塊錢管飽。
但走紅以後,麻煩也跟著來了,城管找上了門,說她屬於佔道經營;還有聰明人問:
「8塊錢的水餃,裡面能有多少肉啊」
後來,在當地的媒體幫助下,史繼蘭找到了合適的擺攤的位置,可那裡的秩序有點亂,估計呢也不能長久。
於是,史繼蘭就想請大家幫忙找個門頭房,能夠穩定下來,她還承諾,以後還要為環衛工做餃子,7塊錢一碗,不掙她們的錢。
看到這樣的故事,小編腦海裡一下就出現了那句歌詞「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南昌的「抗癌廚房」,它位於江西腫瘤醫院旁,是一間露天廚房。
03年開始,萬佐成、熊庚香這對年過六旬的夫妻,已經經營了整整17年。
最初,老兩口擺攤賣油條,每當收攤的時候,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借灶炒菜,夫妻倆從不拒絕。
隨著求助的人越來越多,夫妻倆乾脆買了十多套廚具和煤球爐,炒個菜只需要付5毛錢的成本費,最多的時候,這裡能有近300人來炒菜。
他們做的這些平凡事,閃亮了多少瀕臨破碎的心。
工人們為了生活使勁打拼,史繼蘭也不是真的在做慈善,她是為了掙錢養家。
但小編還是在這兩個故事裡,看到了一些共同點,工人們口袋裡的錢要多些,甚至比史繼蘭的收入更高,他們卻依然捨不得,多掏兩三塊錢吃好一些。
他們想得是,自己吃差一些,穿差一些,吃差一些沒有什麼,節約下來,年底就能多帶些錢回家。
老闆想的是做生意能掙錢就行,工人們靠一膀子力氣賺錢不容易,自己少掙點,讓他們吃頓飽飯吧。
誰都不容易,可在這份艱難當中,又都有著各自最樸實而最真摯的情感。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鄉土中國數千年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就在這一個個平凡的人,做出的普通的事情中,得到了延續。
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一年裡,我們見證了太多由平凡人書寫的不平凡,正如一句歌詞裡寫到的那樣,「這塵世閃亮,只因為那些凡人有光」!
你身邊有這樣平凡的人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小叔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