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興起,標誌著數字內容爆炸的時代已經來臨,拍攝製作Vlog成為了目前炙手可熱的「新鮮玩意兒」。看到各位大神和UP主們精彩的Vlog,是不是自己也想躍躍欲試呢?新手入門往往是迷茫的,那麼應該從哪裡開始呢?今天就看看電腦報蛋黃星球的攝影師「羅家旺」給大家帶來的Vlog製作分享吧。
↑↑↑點擊查看視頻,新手小白輕鬆學會拍Vlog↑↑↑
在大家的意識裡,vlog似乎都要像大神們的一樣,能拍到美麗壯觀的風景,有炫酷的運鏡,懂得獨到的構圖手法以及剪輯手法。這些東西確實是一支優秀的Vlog需要具備的元素Vlog的本質是視頻播客,就跟大家用圖文發朋友圈或者寫日記一樣,我們的文字功底也有好壞之分,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態度。Vlog也是如此,其實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拍攝技巧和剪輯技巧,每個人都可以製作屬於自己的Vlog。好的,那麼一支Vlog到底要如何製作呢,我們可以分為三步走,分別是:前期構思,中期拍攝,以及後期剪輯。首先我們來來說說大家都很關心的設備問題。
說到視頻拍攝的設備就包括拍攝的設備和剪輯的設備(也就是電腦)。對於拍攝設備來說,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糾結,因為不論是對新手還是大神來說,設備往往都不是決定一個Vlog好壞的絕對因素。而對於大多數新手而言,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比去糾結選一個什麼樣的設備要重要的多,手機就是最好的入門設備之一,拿起就拍,隨時就能記錄,能夠讓新手Vlogger 零成本踏出拍攝的第一步,沒有預算上的負擔,成為興趣的起點。
手機就是最好的入門設備之一
然後說說電腦配置,對於剪輯來說,流暢的剪輯體驗對於後期來說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畢竟每一個做過後期的人最怕的就是軟體崩潰的畫面。在這裡給大家展示一下我自己的一個電腦配置(如圖),NVIDIA的RTX20系列顯卡,安裝上NVIDIA STUDIO驅動,剪輯和導出時在Premiere Pro的項目設置中將渲染程序設置為「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CUDA)」,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剪輯過程中的卡頓,並大幅提升渲染導出速度。
合理的電腦配置可以讓剪輯事半功倍
在Premiere Pro 2020 14.2版本(及以後)中導出時還可以選擇硬體渲染,通過NVIDIA RTX STUDIO的開啟顯卡的硬體編碼器進行編碼,獲得遠超處理器編碼的速度,減少重複導出時間,提高剪輯效率。
當然,設備這種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對於有一定預算的Vlogger或者更高端一點的vlog玩家來說,更高級的拍攝設備自然可以為拍攝帶來更多玩法,4K、升格、10bit記錄、RAW格式輸出等,能為後期剪輯帶來更多空間,帶來更好的畫面質感和創意玩法。
但是所有的設備都有便宜的替換方案,再好設備也只能夠錦上添花,真正重要的idea,也就是我們的創意和想法。
相信很多新手Vlogger們會在嘗試Vlog的拍攝時遇到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該拍什麼,所以前期的文案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要拍什麼,拍攝Vlog可以讓很多Vlogger日常單調的生活增加不少「儀式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吃飯逛街,遊山玩水,都可以拍成Vlog分享出去,一個不錯的Vlog會在記錄自己生活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幸福感。
所以為了避免我們拿起相機不知所措的情況,我們需要在拍攝之前做一些案頭工作,提前想好我們需要拍攝的一些鏡頭,需要對著鏡頭說的話,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寫一個簡單的分鏡頭列表。或者用MindMaster或者xmind做一個思維導圖,理清拍攝的邏輯,並且圍繞主題發散的思路。
例如我們這次的VLOG拍攝分享,我們就會做一個這樣的思維導圖,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拍攝。
鏡頭內容不夠豐富?拍好A-Roll和B-Roll很關鍵
對於大多數的Vlog來說,完整的流程要包括開場、A-Roll、B-Roll、轉場和結尾等關鍵要素。其中最為重要也是不缺少的就是A-Roll和B-Roll。當然,精彩的開場和轉場也會為你的Vlog添彩不少。
A-Roll是拍攝內容的主體,對於Vlog來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個人的講述來撐起整個Vlog的故事線,這是你Vlog故事的核心。你可以告訴觀眾你在幹什麼,你計劃幹什麼, 之前我們寫到文案在這裡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對於Vlog來說,個人的講述是Vlog故事的核心
對於新入門的Vlogger來說,第一次面對鏡頭難免會感到不自然,其實這是必然的,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多拍多說,不用擔心說錯說漏,因為後期可以剪,也不用自己擔心自己的普通話不標準,有時候略帶口音的普通話或許還能成為你個人的標籤。當然,你如果實在不願意出鏡,也可以不拍攝到自己的臉,或者直接用自己的聲音當旁白也可以。
B-Roll則是輔助的鏡頭,多為一些空鏡頭(純景色、環境、物體等),通過拍攝周圍的環境等,來補充Vlog的細節,用來輔助A-Roll,交代故事發生位置,原因等。這時我們之前設計的分鏡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這裡要注意,當我們預想的鏡頭拍攝完畢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要儘可能的多拍一些鏡頭,尋找不一樣的角度和拍攝方式,以此來豐富我們的素材量。
關於B-ROLL的拍攝我們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因為無論是電影裡,還是廣告中,或者是其他大神的VLOG視頻,都有太多的拍攝手法,拍攝技巧,我們都可以去借鑑,還是那句話,沒有捷徑可走,多看,多拍,慢慢也就會找到感覺。
好,最後,也是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部分:剪輯。為什麼說剪輯是最重要的部分呢,不僅僅是因為剪輯直接關係著我們的Vlog最後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樣子,好的剪輯可以彌補很多拍攝時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在剪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總結前期構思以及中期拍攝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影視行業裡有個有趣的定律,就是每一個片子做後期的時候都會把前期的所有人罵一遍。
對於Vlogger來說,在後期剪輯的過程中,你肯定會發現自己前面出現的一些問題,或是一個關鍵的鏡頭沒對上焦,或許是一個漂亮的運鏡中有個嚴重的抖動,每次看到這種問題,你都想一巴掌扇死自己,也正是在這個每次想扇死自己的過程中,你才會吸取到經驗教訓,從而得到成長。
總結:多拍多剪多學習,趕緊拍出你的第一條Vlog吧
好的,今天的內容我們就講完了,我知道肯定還是很多新手還是覺得一頭霧水,所以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件事就是:「你看一百個的教程都不如真正的去上手操作一次。」
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多拍多剪多看,讓自己在拍攝思考,在剪輯中回顧,在看別人作品的時候學習,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才能逐步進入Vlog的奇妙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