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由於有不安分的人類,凡人類踏足的地方都有可能會出現新的生物,造成生物入侵現象。所以,現在生物入侵已經不算新聞了,但如果生物入侵給當地的居民生活、環境、生物等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人們就會開始重視起來,並採取一定的措施來遏制或消滅入侵的生物。現在也有很多國家意識到不能隨便把生物帶到某一個地方,在海關檢測方面也嚴格了不少,但有些時候,生物入侵還是防不勝防的。
就比如說這個非洲的野味——非洲大蝸牛,因為它背著一個有褐棕色條狀花紋的殼,所以學名叫褐雲瑪瑙螺。要說這種蝸牛,原本只在東非的沿岸地區活動,還成了非洲的著名野味,非常受非洲人民的喜愛。但是,也是這非洲吃貨發掘了這大蝸牛的使用價值,就讓它被商人給盯上了,於是大蝸牛也成功的借商人之手來到外面的世界,去到別的國家裡去。
還有的人居然覺得比手掌還大上幾分的巨型蝸牛「可愛」,作為寵物帶到了別的國家裡。原本這作為食材也好,作為寵物也好,只要控制得好,需要的時候才引進的話,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然而,可惜的是,人們低估了它們入侵的決心和能力了,所以最終只能默默接受生物入侵的苦果。
其實,非洲大蝸牛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自帶移動房屋的它可以直接無視掉一些惡劣的氣候,當然極端的氣候能不能適應就不一定了。但這個殼的保護能力已經能讓它們順勢蔓延到所有人類存在的地區了,只要有能夠帶它們移動的載體。再加上非洲大蝸牛是一點都不挑食的性子,去到哪兒都能吃得很香,這也讓它們沒有了關於食物的憂慮。
因此,可以說,非洲大蝸牛的生存能力真的讓它們的外出沒有了後顧之憂。當然,蝸牛的天敵還是蠻多的,那保護殼雖然堅硬,但既然是天敵了,那自然是有對付的辦法的。而為了讓生命在天敵的攻擊下持續下去,非洲大蝸牛的辦法就是養出了逆天的繁殖能力。
這逆天可不是隨便亂喊的。非洲大蝸牛是雌雄同體,它們既能產卵又能產精子,也就是說只要遇見同類,它們就能愉快地實行交配,繁衍下一代。只是這繁衍過程中,它們會經歷一番幾個小時的父親角色爭奪戰以後,完成交配。
而這一次交配,就能產出300粒左右的卵子,孵化率還在90%以上。也就是說,這一胎下來,至少也有幾百隻大蝸牛成功出生。根據數據顯示,一隻5個月大的非洲大蝸牛5、6窩崽,孵化也只需要一個星期,5個月後這批幼螺便能繼續繁衍。掰了掰指頭,一隻非洲大蝸牛能在一年內生出上千隻小蝸牛啊,想想都頭皮發麻。
也難怪,那些清剿活動中,動不動就能剿滅幾千萬隻大蝸牛。現在,這非洲大蝸牛也已經遍布亞洲、美洲等溼熱地區了,在中國也算是常見物種。如果有人說,既然營養價值高,那為何不出動吃貨力量呢?要真出動了,可能又會造成一場病毒風暴了。
這大蝸牛身上可攜帶了多種線蟲和吸蟲,是多種病原體的攜帶者,中國就有不少吃貨因為生吃這個而得了病。而它肉質又比較厚實,很難煮熟,所以吃貨還是悠著點吧。要是碰見它,千萬得忍住你那欲望,別貪吃,還得爽快的給它一板磚或者撒把鹽,免得禍害到自己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