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作品近來總被螢屏演繹成青春偶像劇,熟悉其人其書的讀者都明白,古龍一般不會對一個人物的成長著墨太多(這和金庸是截然不同的),他摒棄了武俠小說的「成長模式」,主人公一出場就帶有中年人的成熟氣質,即便外表玩世不恭,說出的話卻是經過時間驗證的大道理。
這點在楚留香身上尤其明顯,我從高中時開始讀《楚留香傳奇》,直到最近才把最後一個故事《午夜蘭花》讀完,算來也有十幾年的時間,書中的人物一直停留在中年階段,而書外的讀者已從青少年漸漸邁向中年。
相信很多人知道楚留香是因為鄭少秋的經典形象,這也成為一個至今難以超越的記憶點。但當時古龍並不認可,他始終認為自己筆下的人物是中年男人,並不需要以帥氣和文氣見長,而必須有一種中年人的性情氣質。這也是我讀《楚留香傳奇》的一個感受,楚留香確實是一個地道的中年男人,絕不是熱血衝動的少年郎,他保留著一顆童心,但不幼稚,他的瀟灑在於對生活有種如孩子般的無憂無慮,他的成熟在於對江湖的責任道義和辛苦奔波。
這個中年人似乎沒有當下比較時興的「中年危機」,他不用靠南柯一夢來逆襲夢想,也不用靠虛構的冒險來驗證愛情,他總是那麼灑脫放浪。
但我還認為這個人物存在著中年危機,他的危機來源於作者的危機感。中年危機說到底就是身體和精神處於將黃尚綠的階段,對那一點青綠有著不舍和不甘,中年之前,還可以說一切未定,還有努力的空間,到了中年,就可能一切定性,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了,所以男人到了中年,會對生活產生強烈質疑,覺得遺憾太多而希望渺茫,這是一種危機心情,是男人從不服氣、不安分到安於現狀的過渡。
生性放蕩不羈的古龍對生活已算決然,對很多負累牽絆都有掙脫,活得是比普通男性要瀟灑,但不代表他沒有這種危機意識,而且越是他這樣的人越怕這種危機的來襲,所以他才會在重傷的情況下仍舊不遵醫囑大肆酗酒,他是個會享受生活的人,但不是一個生活化的人,越是如此,就越怕被生活束縛綁架。
這種心境投射到楚留香身上,就隨處可見擺脫危機的行動。楚留香的一大特點就是愛管閒事,很多事和他並無多少關係,但他總是忍不住要管一管,即便要闖的是刀山火海、龍潭虎穴,他也改不了這個特點。
只有一次,他想安分下來,找個愛的人成親居家,但冒著生命危險抱得美人歸,也無法拘住這個孩子般的中年人,他如同《肖申克的救贖》裡說的那一種鳥,每片羽毛都閃爍著自由的光芒。於是,他告別已經懷有身孕的妻子,再次啟程。
可以說,楚留香在《桃花傳奇》裡的決然離開是對中年危機的一次有力抵抗,他的夢想就是作為一個江湖人,管管江湖事,過著逍遙自在沒有牽絆負累的生活,江湖就是這樣一個可以顛覆年齡增長和生活困擾的空間,你可以不必老,也可以一直活在自己的夢想當中,除了作者之外,沒人可以吵醒你。
這個愛管閒事的中年人,只有通過管閒事才可以幫助自己去除危機感,一旦停止管閒事,他就會消瘦黯淡,失去了往日的照人光彩。所以,他一直保持管閒事的動態,不能讓自己靜止下來,但經過了八個故事(從《血海飄香》到《午夜蘭花》)的鍛造,楚留香還是漸漸有了暮氣,在《蝙蝠傳奇》裡,他的朝氣和銳氣就開始收斂,《新月傳奇》裡,他已變成江湖事件的看客,《午夜蘭花》裡,連一向瘋子一般的胡鐵花都變成了穩重土豪,他們終於承認了自己的中年年紀,也接受了自己的中年身份,漸漸從江湖人變為邊緣人,成為別人口中的傳說掌故,再不是閃亮登場的江湖明星。
擺脫中年危機很多時候不是改寫什麼,而是要學會接受,對時間和自己的互動抱有淡定,所以危機不是用來擺脫的,而是用來度過的。
你我是如此,名俠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