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來源「廣電獨家」及「作者祁海琳」
「獨家」導讀
這個節目的風格極為混搭,連製作方式都是混搭的。
今天(8月17日)21:20,貴州衛視新開播一個音樂真人秀節目《讓世界聽見》。
據「廣電獨家」了解,《讓世界聽見》採用的是「混合制播分離」機制,總導演是貴州衛視導演唐朝華,真人秀部分由韓國CJ團隊和天擇傳媒操刀,演播室部分由貴州衛視團隊打造。而此前貴州衛視和和青海衛視聯播的綜藝節目《爸爸請回答》由浙江衛風傳媒製作,為純粹制播分離的節目。
這個節目號稱「原生態的音樂體驗節目」。阿蘭、黃齡、甦醒、張瑋、Haya樂團、曹軒賓是節目嘉賓,音樂顧問尚·馬龍,音樂總監撈仔。
現在衛視大型節目動輒投入上億元,《讓世界聽見》的製作費幾千萬元,顯然不算高。
但在貴州衛視總監曹曦看來,大投入適用於一線幾個衛視,對貴州衛視來說,用有限的資金和資源辦出大事才是重點。「大投入不一定就有大產出,希望用一些創新的東西吸引觀眾,贏得市場。」
新節目形態簡析:極為混搭
《讓世界聽見》本季初定播出9期,4種民族音樂共8期,最後一期總決賽是綜合展現。不過曹曦稱,「如果時間來得及,市場反應不錯的話,可能還會增加幾期。」
侗族、蒙古族、藏族、彝族4個原生態少數民族的音樂,用4輪節目呈現,每輪節目6位歌手、1個村寨、2天3夜、5首歌曲、1場競演。
每一輪2期節目,一期真人秀部分,歌手們深入音樂源發地,體驗當地生活和音樂文化;一期演播廳競演部分,歌手們演唱原創的歌曲。
真人秀環節,歌手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生活資料和音樂資料,找到當地音樂傳承人,學習他們的音樂,之後用一周的時間進行改編,每輪場外完成任務積分最高的歌手可以指定人選創作原創歌曲。
競演環節,設置了停賽規則,得票最低的歌手停賽一輪等待覆活。這種淘汰方式,帶來了節目節奏上的壓迫感,同時也規避了室外真人秀部分因頻繁換人而帶來的弊端。
既有明星,又有素人;既有原生態,又有流行樂;既有鄉土風情,又有國際化視野;既有室外真人秀,也有演播室PK……這個節目的風格極為混搭。
音樂節目,真人秀節目——這些在近幾年的衛視中已不鮮見,也有現象級的此類欄目仍然存在,貴州衛視能搞出什麼響動來嗎?可以去看看今晚第一集的表現。
貴州衛視制播情況:一直在「折騰」
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地處西南部高原山地,2013年貴州全省的GDP為8000億元,全國第26位,而居全國第一位的廣東省的GDP則為62164億元,幾乎是貴州的8倍。
雖經濟環境不如大多數同行,但貴州衛視電視製作的理念卻不落後。他們是最先提出斥資1億元在全國徵集節目創意的,算是制播分離的先行者。
在電視圈,貴州廣電愛折騰是出了名的。早前他們還與甘肅衛視展開跨省的戰略合作,在北京設立總部創辦家有購物公司,向廣告商提出達不到收視率就退款的承諾。
與博鰲亞洲論壇合作,請龍永圖加盟辦《論道》節目,陸續推出《最愛是中華》、《完美邂逅》、《非常完美》……貴州衛視的「折騰」也一直沒停過。
貴州廣播電視臺臺長白芳芹眼睛盯著的不是貴州一省,而是西部、全國、世界——這也給了貴州衛視很大的前驅力。
貴州衛視總監曹曦說得實在,「因為不折騰不行,本省市場太小。資源有限,資金有限,那只能拼創新了。」
貴州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很豐富,但很多民族文化的特色用老方法已不利於傳播,必須創新節目樣態。
《讓世界聽見》是「多彩貴州」系列活動之一,嘉賓選的都是年輕歌手,也是出於傳播的考慮。「很多年輕人都追隨歐美音樂,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民族音樂,而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民族音樂。」
真人秀環節將明星放入民族生活區,曹曦說,目的不僅是展示民族民風、美食風光,而是通過這樣的演繹給年輕音樂人提供創作給養,為流行音樂找到全新定位,也可以創造一種全新的音樂節目模式。
民族文化和流行元素結合,得到年輕人的認可,是這個新節目的目標之一。
另外, 「節目中的音樂打造出來後,我們會跟進做後續的衍生產業鏈開發,做好傳播。」 曹曦說。
「廣電獨家」獲悉,《讓世界聽見》今天的播出拉開了貴州衛視第四季度季播節目的大幕。由韓國CJ團隊製作的明星版《完美邂逅》也已完成前期拍攝,將於四季度推出。
作者介紹:祁海琳,《中國廣播影視》雜誌運營總監,專注於廣電產業發展調查與研究。
微信號:qiqi20131001
手機號:13521390151
====關注本微信的五大理由====
A.獨家呈現《中國廣播影視》精華內容
B.獨家發布廣電行業最新信息
C.梳理趨勢,提供銳見,激發洞察
D.深度參與廣電發展,搭建溝通合作平臺
E.這是《中國廣播影視》團隊的新媒體實踐項目,您的關注與轉發,就是我們探求新規律的動力
本微信號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獨家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