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品牌君
「TEAM WANG,終於來了!」
前兩天,王嘉爾在微博發文官宣其個人潮牌TEAM WANG正式成立。言語之間,難掩激動之情。
王嘉爾創立潮牌
關於創立潮牌的初衷,王嘉爾表示:「KNOW YOURSELF,MAKE YOUR HISTORY」是TEAM WANG的品牌精神,更是其希望傳遞給每一位official member的人生態度。
只要是明星創立的品牌,通常都繞不開「割韭菜」話題。這次也不例外。比起品牌態度,不少吃瓜群眾似乎更在意產品定價。
品牌君看到,TEAM WANG產品售價在380元至1580元之間。店內目前銷量較好的是一件百搭款黑色T恤,售價580元。
一件T恤賣到近600元,部分網友開始感嘆:明星當老闆的潮牌,果然都是「行走的韭菜收割機」。
由於剛開業不久,口碑還未徹底發酵,現在去判斷TEAM WANG是不是一個「割韭菜」品牌還為時尚早。
正如前文所說,但凡是明星創辦的品牌,通常就很容易被貼上割韭菜標籤。TEAM WANG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Welcome to A.C.E.」2018年底,吳亦凡在微博上高調宣布成立個人首飾品牌A.C.E.。
A.C.E.產品價格在500元至20000元之間,其中最便宜的是一款耳釘。主推的「虎嘯龍吟」系列產品售價則高達19800元。
要知道,Gucci「虎頭」銀項鍊官網定價也才2500元。也就是說,從某些角度來看,A.C.E.產品定價甚至要高於不少奢侈品牌。
因為定價不菲,A.C.E.自成立以來便一直被爭議聲裹挾。有人說它是粉絲經濟產物,專門拿來割韭菜。也有人說它產品質量與售價不匹配,是智商稅。
似乎,明星創辦的潮牌總是自帶爭議體質。但「爭議」並未阻擋明星們創辦個人品牌的步伐。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潮流本土品牌,跟我一起為國潮打call,為TWOEX2打call。」今年,剛滿18歲的青年偶像黃明昊創辦了個人潮牌TWOEX2。
時間往前推一推,包括餘文樂、周杰倫、陳赫、薛之謙在內的不少明星都做過潮牌,且多數明星都選擇了進軍服裝飾品領域。
只不過同樣是當老闆,他們有的成功了,賺得盆滿缽滿,有的則黯然退場,與潮牌圈說拜拜。
明星當老闆靠譜嗎?
「明星當老闆靠譜嗎?」「他們創辦的潮牌究竟是不是所謂的韭菜收割機?」相信你的心中也曾飄過這樣的疑惑。
其實吧,品牌君認為「韭菜」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定價偏高就叫割韭菜嗎?顯然不是。
《潮流文化發展白皮書》顯示,潮牌衛衣的售價集中在200元至500元和1000元至2500元兩個價位段。高價位的潮流服飾並不少見,年輕消費者對潮流服飾價格包容度較高。
哪怕不是明星當老闆,潮牌們的定價也普遍不低。畢竟潮牌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些「格調感」,高價產品對於提升品牌調性有一定輔助作用。
所以,「價格高」並不能與「割韭菜」直接劃上等號。
不過,確實有一些明星,無心做品牌,只想吃粉絲經濟紅利。所出產品不僅售價遠高於市價,質量還跟不上。這種品牌被吐槽、被質疑、被說是韭菜收割機,品牌君覺得不算冤枉。
至於「潮流品牌」與「韭菜品牌」間的界限具體如何劃定,恐怕就要消費者自己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