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王一博在微博發文斥責私生,提到私生跟車,工作人員車都站在私生車跟前了還敢往前開,一長段半夜被敲酒店門,車上被裝追蹤器,走到哪裡都被無休止的跟著。
所謂私生飯,是指藝人明星的粉絲裡行為極端、作風瘋狂的一種人。他們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喜歡跟蹤、偷窺、偷拍明星的日常以及未公開的行程和工作,騷擾自己喜歡的明星,影響他們的私生活。
私生飯重點就在於一個「私」字,對於公眾場合,有很多粉絲在場的,比如接機、應援等不屬於私生行為。
而對於非公眾場合,或者說明星的非公開行程,除卻偶遇不算,比如堵酒店門口、跟車、買明星隔壁飛機座位等才叫私生行為。
所以王一博在深夜發微博,並不是在斥責接機行為以及正常的追星行為,並不是一切拍他的都屬於騷擾,他斥責的是這種嚴重影響到他私人生活甚至他身邊工作人員安全的行為。
在飯圈就有句名言:「私生飯不是飯。」
與其說他們在追星,不如說是在追尋自己的滿足感。
這次,青年偶像王一博在遭受了數次被圍堵拍照,被跟拍等嚴重侵犯私人生活的事情之後,不堪重負心煩意亂才寫下了這樣的微博,怒斥嚴重侵佔他私人生活的私生行為。
其實他不是第一次發這樣的微博,在2019年夏天,因為一部劇的加持,一博弟弟的人氣火速躥升,私生也開始頻繁騷擾,他不堪其擾,在微博發下了「別再打我電話了」「請理智愛我」這樣卑微的訴求。
可是私生看不到這些,在他們眼裡,揭開明星光鮮的外衣,去靠近他們的生活,帶來的興奮刺激遠比規規矩矩追星有意思的多。
甚至在影響到偶像的私生活,被指責之後,他們只會說,「一博太溫柔了!」「我明天還要打。」
他們一次次地用以愛之名的刀子,盲目又自私地狠狠插在偶像的身上。
不止一博弟弟,很多藝人都難逃私生的魔掌……
今年剛有了女兒的張若昀在2018年就在微博發表長文斥責私生飯現象:「我非常非常討厭有人去洩露、去探查我的家庭地址、酒店房間、駐紮電話。將心比心,我們都不是籠中待賞的動物。」
其實抓衣服、懟到牆角拍照、打無數明星的電話這些還算普通的私生行為, 很多私生無所不用其極,更多卑劣的手段更是難以想像。
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藝人的生活被私生無限放大和全程跟蹤。藝人一次次地發聲被忽視,你說私生愛他們的偶像嗎?
不惜一切代價闖入偶像的生活叫愛嗎?
摧毀、破壞他們的防線,讓他們不堪其擾叫愛嗎?
更過分的是,他們甚至理直氣壯,對於自己的行為毫無悔過之心。
「喜歡你才去當私生,你知道私生有多麼辛苦嗎」「我只是想離哥哥更近一點啊」「哥哥我有什麼錯我就是太愛你了」……這樣的話從私人的嘴裡說出來令人作嘔。
如果真的愛他的話,請保護好這隻小獅子,保護他在森林裡,自由快樂地度過一生,而不是被關在動物園的籠子裡,任人觀賞擺布。
在舞臺上,在大屏幕裡,他是萬眾矚目的偶像。我們喜歡他,因為他優秀,他值得。
但脫掉舞臺上的皮囊,回到自己的住所,他們不過是和我們一樣會生老病死的普通人,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
我想偶像與粉絲最好的距離就是:你在臺上散發光芒、做出正能量的引導,我跟隨著你的腳步,努力去做最優秀的自己。
他們是你的星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陽,平行時空下我們各自發光。
偶像和粉絲從來都是彼此依靠,互相成就的。因為你們的熱愛所以他想去輸出更好的作品配得上你的熱愛,而也正是偶像的存在陪我們度過了無數難熬的日子。
比如歌手大張偉和粉絲的感情,從來不是誰對誰更貼心的膩膩歪歪,而是他們彼此需要彼此。
疫情期間大張偉老師怕歌迷在家待著待不住,就經常直播陪歌迷聊天兒,還放他以前做歌兒的demo給歌迷聽。
甚至已經安檢完了進了候機室的大張偉,聽說外面有粉絲 ,後來又出來了跟粉絲聊天。
而大張偉的快樂就在於他能給粉絲帶來一點快樂,他就是有價值的,粉絲快樂了,他也快樂了。
就如李現所說,「我們是彼此的光和驕傲。」
但是私生會成為偶像的光和驕傲嗎?不會,至少我沒有見過不厭惡私生的偶像。他們像飯圈的毒瘤,給偶像帶來的只有傷害和困擾。
「你繼續發光,我努力跟上」這才是喜歡一個愛豆時最好的狀態。
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愛豆在人海裡發光,我們在小的地方也有光亮,如此便好。
何老曾談追星,「粉絲和偶像是平等的,粉絲的力量應該加到社會和自己身上。他是一顆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陽。」
比如楊洋粉絲這樣,隨愛豆的正能量。不僅和楊洋一起做公益,傳遞愛與溫暖,還變得越來越團結有愛心,生活積極向上。
正能量追星——以偶像為榜樣,向著光,成為點點星光。
好的偶像的平常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粉絲,讓粉絲變得更優秀。
在國內的一檔少年思想分享的節目上,一位受王俊凱激勵,考上了北大的少女李汝佳就站在臺上,自信大方地分享了她的追星曆程。
在她初二時,便入坑,開始了瘋狂的追星之路。可是當時她身邊的人都質疑她喜歡王俊凱是不好的,甚至嘲諷她。
她沒有說什麼,開始行動反駁那些不理解她的人,她開始變得更自律,更努力,她用自己的成績證明給別人看喜歡他是對的。
因為你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有底氣為偶像發聲,去向大家證明,你的喜歡是正確的。
她說,小凱的一句話激勵了她:「如果夢想有捷徑的話,那麼這條路的名字叫堅持」。
看著王俊凱走向越來越高的舞臺,她定下了北大的目標,追隨著她小凱的步伐,用努力和拼搏敲開了北大的大門。
她的正確追星方式告訴大家:喜歡他就要和他變得一樣優秀。
偶像的力量,是應該讓你成為更好的人。不要以追星之名不務正業,讓偶像也蒙羞。
追星,追星,不是追求這個明星,而是追趕這個明星。
一位朱一龍的粉絲曾談,朱一龍最吸引他的,就是他內外的不斷創造機會不斷去提升自己的那股精神。他去做公益,去接雜誌封面拍攝,去接廣告,去接戲,去舞臺上唱歌,他在不斷更換角色去挑戰自己。
沒有人生來就優秀,都是靠努力的。朱一龍老師能有現在的成就,這麼多人的喜歡,他背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難以想像。
你的偶像都在努力,你又有什麼資格說放棄呢?
我想, 追星最好的狀態就是就,在這個過程中,你找到了拼搏的動力,成為了一個更厲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