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定義自己,就擁有怎樣的人生?

2020-08-27 閨蜜聊天報告



還記得曾經叱吒風雲的吳莉綺嗎?


最近,她被炒得很厲害,曾經的那個她,或許也只是曾經了。


也許我們會把亞洲選美冠軍和吳綺莉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無縫銜接。


但好景不長,1999年 11月誕下「 小龍女」 之後,人生從此改寫。


「愛上有婦之夫,賭氣生下孩子」,大概是這個選美冠軍悲劇人生的關鍵節點,可是如果你了解吳綺莉的成長經歷就會發現,悲劇的伏筆早在一開始就埋下了。


她就像一個圓,缺了一個部分,她想找到自己缺失的父愛,變成一個完整的圓。於是曾萬裡尋父,可惜永遠都不可能完成圓滿。


從小到大,吳綺莉一直活在母親近乎侮辱式的家庭教育中。因為長相和爸爸相似,母親一不開心就對她又打又罵,甚至還說:


「還好你是女孩,你要是個男孩,我不會要你。」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在事業和顏值最巔峰的時候,心甘情願捲入一個已婚男人的家庭,還為他生下一個孩子。


對於吳綺莉而言,原生家庭的影響導致她父愛極度缺乏,而母親的嚴苛,導致了她內心扭曲。她太渴望有個孔武有力的人來保護自己,愛自己了,何況這個人還是叱吒影壇的大哥成龍


她生下女兒,卻沒有學會怎麼當一名真正的母親。她用怒氣去麻痺心中的舊痛,抑制內心的缺失、恐懼。


女兒淪為了自己情緒的宣洩品,導致女兒含淚離家出走,一切可以說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吳綺莉這樣的女孩遠遠不止一個。


她們在愛意乾涸的世界裡喪失了獨立為自己而活的能力,企圖從別人身上尋求精神的寄託。哪怕給予它們一點溫暖的人,都是她們的精神嗎啡。


但是,假如我們一味地為了別人而活,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最終只會導致我們不再擁有美好的未來,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是更讓人遺憾的。


記得畢淑敏在《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中說:「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努力愛自己。」


所以,她想,既然已經過去,再也無法更改。不管此時此刻面對的情況是好還是壞,都應該勇往直前,不能退縮,為自己而活,把握現在,面對未來剩下的人生。


女人的優雅在於活出獨立,不被過去的空虛和落寞打倒,重新站在穹天之下,無畏無懼,煥發光彩,吳綺莉她曾代表了過去,也將成就自己的未來。


這一次,她的目標很明確:乘風破浪,為自己而活!




如果你生來沒有翅膀,那麼就必須要穿越風雨,逆流而上。


提起可可•香奈兒,想來大家對她並不陌生。因為時至今日,她一手創立的品牌,依舊成為主流,是很多女性追捧的對象。


這位20世紀最傑出的時裝大師,小黑裙的設計師,5號香水的締造者,她用一生告訴所有女性:該如何為自己而活。


香奈兒出生在救濟院裡,在5歲前,父親幾乎沒有露過面,母親帶著幾個孩子艱難生活,受盡了欺辱與白眼。


在她5歲那年,母親病逝,父親短暫的出現了一下,將她和姐妹幾個仍在了孤兒院便消失了。關於童年的回憶,除了痛苦和不堪之外,若要說快樂,便是她自己編織的美夢。


7歲到18歲,香奈兒在孤兒院度過。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贏回來。自小她就明白,一個人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就必須靠自己的努力。


離開孤兒院後,她憑著在孤兒院的縫紉技術,白天在服裝店工作,晚上去咖啡廳唱歌,儘管當時有人願意給她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她明白相比於愛情,工作更能帶給她安全感。


25歲那年,她遇見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人,卡柏。這個如兄如父般的男人,用心栽培香奈兒,香奈兒在巴黎開的第一家女帽店,就是在卡柏的資助下完成的。


當她和卡柏的感情出現危機時,她沒有陷入感情的泥沼裡苦痛不堪、迷失自我,她選擇站起來,做更強大的自己。


香奈兒曾說:「沒有人可以打敗我,除了我自己。」


她決定投身時尚,用事業和優雅來撫平感情的傷痛。或許她當時就明白,只有獨立,才能主宰人生。她廢寢忘食的努力工作,兩年時間就實現了自己想要的獨立。


有人說香奈兒是不受世俗約束的,不是,因為她能依靠自己,優雅而體面的過好這一生,她有能力呵護好自己的個性,真正做到了獨立而已。


香奈兒曾經說過:「我從不是一個女英雄,不討人喜歡又怎樣?我選擇了我想成為的樣子,而我現在正如自己所願。」


她一生努力工作,讓自己有能力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有人說,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奧黛麗•赫本。是不是每個女人,心裡都渴望成為可可•香奈兒呢?


你要愛自己,才能夠徵服身邊的人。


女人如花,每一個女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希望你有軟肋也有盔甲,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為自己而活!




在一次視頻採訪中金晨被問及如何對待質疑你的觀眾時,她說:


「 其實很簡單,我的做法就是,告訴自己,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他們那樣讓我不習慣,不過是因為,我未曾經歷他們所經歷過的,以至於我無法用他們的方式,去思考他們為何那樣活著。如果看見他們,我會讓自己不去理會那些讓我感到不悅的東西。」


結果,她用自己的一身舞蹈實力,堵住了悠悠眾口。


其實,你也可以和她一樣,忽視別人對自己的偏見,就會變得更包容,更能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


為自己而活,讓自己擁有超脫的心境,方能活得瀟灑、快樂,在平凡的事物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美麗,而自己也因此變得更加優雅。


不盲目,不妥協,不消沉,為自己而活。


我認識一個有良好寫作習慣的朋友,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每有所感,就會記錄下來。


例如,一本書、一封信、一件新衣、一場音樂會、一次駕駛體驗,或與一個朋友的閒聊、田間的散步、男友的細心呵護… … 這些都被她寫進了日記裡。


她把這本日記叫作《體驗學會如何愛自己的快樂》,每當自己感覺焦躁的時候,就會翻上幾頁。回憶這些細微的美好,會讓她相信自己是一個快樂而幸福的女人。


當你學會為自己而活後,孤獨自會離你而去。你會發現,人生的每一天,都會充滿陽光。而這本日記,教我們學會如何愛自己,怎樣為自己而活。


為自己而活,其實就是理解自己,接納自己,取悅自己,愛自己。唯有這樣,才會愛生活,才能更快樂。


數學中有一個詞叫「 有且僅有」。這個詞,讀起來溫柔又霸道。我們要成為自己的「 有且僅有」。


心理學作家武志紅說:「 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唯有在生命即將結束時,能夠坦然對自己說:「 我無愧於自己的一生。」 這樣的人才是人生的贏家。


你可以愛一個人愛到塵埃裡,但是卻沒有人會愛塵埃裡的你。女人,不是為了誰而花開花落,而是為了自己。


一切過往,都是目錄,是人生的經歷,所有未來,都在可期。願我們都能不駐足腳下浮萍而穩穩噹噹朝前走,活得漂亮一點兒再漂亮一點兒!


敢於端起酒杯,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乘風破浪,不卑不亢,肆意飛揚,我為我而活!


註:原文來源於閨蜜聊天報告,徵集優質文稿。


相關焦點

  • 寧靜:女人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來定義
    不論前方有怎樣的風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絕對不會對其低頭。寧靜瀟灑地走出了自己的生活,定義了自己的人生,而這是很多女人所不具備也不擁有的,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表姐說,自己現在對於愛情真的是產生了恐懼。她害怕再遇見一個和前任一樣的男人,對你哪裡都好,百依百順,可一旦涉及到金錢,就立刻翻臉不認人。她害怕像上次那樣,交出自己全部的真心,結果反而被人上了一課。不論身邊的家人朋友怎麼勸說,表姐仍舊不為所動,穩穩噹噹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走著自己的路。
  • 鄭爽的人生自己定義,活出人生精彩,分手爽快讓人欣賞
    鄭爽不讓別人定義人生,活出自我精彩,戀情分手也爽快被別人定義的人生是可悲的,鄭爽從來不會讓別人去定義自己的人生,同時別人也不可能有資格去定義她的人生。曾經的鄭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永遠不要把他人的眼光,定義自己的人生,就像有一天別人不理解的時候,我希望你理解你自己。畢竟你眼中的自己,才是真實的你」這樣的一句話,足以說明她的正能量,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她,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特別有想法的女生,並且在她出道11年時間曾經出現了被別人不理解的情況。
  • 汪蘇瀧——自己的人生不該被定義
    後來他結束了他的校園甜歌,他開始的各種新風格的創作,致敬古典的專輯、藍調爵士新專、復古現場版新專、還有18年電音新專……不過,這些嘗試,這些創新的過程中他從來放棄自己對音樂的信念。他說他敢於面對曾經的自己,他拿的起放的下,他的人生不該被簡單的定義。
  • 《風雨哈佛路》:你能擁有怎樣的人生,其實早就註定了
    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風雨哈佛路》周末朋友來家做客,向我吐槽,自己在公司工作了5年,今年調薪,不僅沒加薪,反而被降薪了。她為此心生不滿:「我為公司效勞了5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麼能這樣對待老員工呢?」
  • 楊叢菡——人生沒有定義,活出自己
    楊叢菡——人生沒有定義,活出自己 時間:2020-12-25 18:17:27 來源:蘇州長尾兔網 ​楊叢菡在高二時出國留學於瑞士,2018年前往澳大利亞就讀於雪梨大學。一直在國外學習的經歷使楊叢菡更加的獨立,對自己的未來,楊叢菡有更多的想法,她說「人生沒有定義,要活出自己」。
  • 孤獨這兩個字,你是怎麼定義的?
    我特意去百度百科查了下對孤獨的定義: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看完這個定義我突然發現,其實我並不孤獨啊,或者說其實我可以選擇不孤獨的。
  • 辣目洋子被質疑上熱搜:沒有誰能夠定義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
    所以說,人生是自己的,不應該被任何人定義,按照自己的腳步來,跟隨初心就好。而洋子她就不一樣,不敢別人怎麼看她,依然在做自己。03、沒有誰能夠定義你的人生做自己就好,不需要讓任何人來影響我們的人生。不接受別人的定義,才會成就了最精彩的自己。
  • 獨立自信,希望用努力親自定義自己人生的白百何
    遇到這樣的情況,白百何也有不知所措,比較懵圈的時候,於是她就求助朋友,藝人團隊應該怎麼解決這樣的事情。當然,每次事情在他們的建議和出的主意下解決了,但好像是表面上看都解決了,可是白百合心裡想:那麼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為什麼遇到所有的困難和事情都要去求助別人呢,我自己是怎麼想的呢,我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呢?
  • 只有你能定義你自己,即使你是綠茶婊
    只有你能定義你自己,即使你是綠茶婊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愛看童話故事,因為小孩總愛奇思妙想,他們的世界總是如此的簡單
  • 「富三代」擁有怎樣的人生?
    那時候所有的高管,都是男性。「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吧,就是因為有一個女性進來的時候,他們要停下來聽聽,為什麼這個女的認為她有一些好的觀念。」可是一個年輕女性在這樣一群年長的高管中獲得認可其實相當艱難。何超瓊努力發揮女性領導者的特長,從不同的角度著力,發現一些男性管理者不太意識到的方面。比如她從服務方面入手,關注客人的體驗、感受、舒適程度等。
  • 《人生剩利組》人生該如何定義
    到底人生的意義為何?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叫做成功?我們到底要怎麼衡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這些永遠都有人在問,也永遠沒有一個正確解答的大哉問,電影作品不論是透過勵志、科幻、愛情、喜劇等元素呈現,「人生該如何定義」這樣的命題,都有不同的核心內涵,也都有不同的味道值得觀眾們細心品味。
  • 李若彤年輕如初,公開年齡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定義
    李若彤公開自己的年齡,容顏並未老去,自己的人生不由他人定義  美好的人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但是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這就是90年代香港電影女主角的特點,他們每個人都是美的不可一世,相似又各自有自己美的特點有的清純有的溫婉,有的嫵媚有的霸氣,各種各樣的角色她們都能詮釋的很好,有神鵰俠侶最美姑姑之稱的李若彤就是當年因為長得太好看了被徐克相中
  • 如果你比孩子懂得少,要怎麼幫他定義未來的人生?
    這些都是未來的教學、經濟、媒體模式,如果對世界的認識太過初淺,要如何主宰自己小孩的未來?所以大人要做功課,花心思去了解趨勢,比你孩子更懂未來世界的發展,才能給建議。如果比孩子懂得少,又要怎麼幫他定義他未來的人生?
  • 《三流之路》:人生由自己定義
    曾經都想像過自己閃耀的樣子,離開學校之後卻發現自己的光芒在慢慢消失,已經不敢想起那時的自己,因為看著現在的樣子,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三流之路》的主人公們也是這樣一群人,當然,除了比大部分人長得不止一丟丟的好看。男主角高東滿,曾經是意氣風發想要徵服全世界的跆拳道少年,如今是房屋除蟎師傅。
  • 讓別人來定義自己的人生,也太虧了吧?
    很多父母平庸了一輩子,覺得人生翻盤無望,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在孩子懵懂無知時,就開始向他們灌輸自己期待,一定要考好的大學,賺大錢,留在大城市。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理想只是父母的理想,人生也只是父母的規劃。
  • 不能與自己和解的人,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競爭由此開始,奧利維亞無法從心理上接受這個妹妹,認為如果自己是個獨生女會過得更好,她視妹妹為自己生活的最大障礙,總是欺壓、戲弄她,破壞她的衣物和玩偶。母親的偏心和姐姐的傲慢,讓瓊的青少年時代生活得極為艱難,她認為自己是可有可無的人,沒有姐姐那樣漂亮,也沒有姐姐那樣受寵,要成為姐姐那樣的人,擁有姐姐所擁有的一切,成了她人生的奮鬥目標。童年的陰影造就了她拘謹、敏感、不安的氣質,這種氣質不被母親看好,但被大導演希區柯克發掘,他聲稱看到瓊的第一眼就「被她眼中的不自信所吸引」。
  • 2017年,你該擁有怎樣的自我成長?
    你是如何定義自己的自我成長的?請在文末「評論」中和我們分享。2017年,你該擁有怎樣的自我成長?by Susan Kuang最近,在學習Neurobioloby課程的時候,我了解到了大腦的4項重要功能,其中有一項叫做Homeostasis(動態平衡)。
  • 衝上熱搜的辣目洋子:除了你自己,沒人能定義你的人生
    ,你靠你的演技能拿下很多角色,所以有機會我一定要跟你合作。但辣目洋子告訴我們,優點是自己的,缺點也是自己的,所有屬於你的特點合在一起,構成了獨一無二的你。沒人能定義你的人生辣目洋子身上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定義。
  • 不被定義的人生,到底有是什麼樣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不被定義的人生,到底有多爽?先是把我們困在原地,接著又簡單粗暴地給我們的人生下了定義。當我們提出質疑,勸誡者的說辭通常是:「大家一直都是這樣的。」然而,從來如此、人人如此,就一定是對的嗎?如果我們不被定義,而是「自定義」,將會過得怎麼樣呢?
  • 中年女人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價值觀?楊瀾重新定義女人,受益匪淺
    中年女人的正確人生觀應該是:無懼年齡!近期關於中年女人話題越來越多,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再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無數針對女性的話題,特別是中年女性的,都令人感慨萬千。所以,人們把30而立,當作一個分水嶺,仿佛所有的人都在以這個年齡為界限,可畢業走出社會後就那麼幾年,你甚至來不及感嘆人生,便已到中年。最令人感嘆的不是中年無所作為,而是再也找不回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