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的利東街,沿街慢慢雲集了印刷喜帖和操辦喜事所需物品的小店,到了八十年代,幾乎每對新人都會去選購新婚用品,成了為人熟知的「喜帖街」。
城市的發展,昔日繁華喜慶的街巷成了改造開發的對象。黃偉文筆頭一宕,為「謝安琪」寫下這首將人生境遇和集體回憶匯聚成歌的《喜帖街》,在謝安琪清澈從容的演繹下,將有過那段過往的人們,又回想起這條街巷的如煙往事,也就有了後來「全城入屋」的至高褒獎。
《喜帖街》
就算沒有喜帖街的經歷,了解有過這段歷史,再看黃偉文筆下的歌詞,就有了更好的解讀。
八十年代的港式情歌,一邊是愛情的消逝,一邊是老街的變遷,兩種關於逝去的憂傷糅合在一起,並沒有違和之感,反而能喚起聽者哀傷的共鳴。
《歡送會》
《喜帖街》發行一年後,林若寧重新填詞的國語版《歡送會》,沒有了老街回憶的味道,另一段迎來送往的相聚別離,再度由謝安琪唱起,多少祝福語一句一句走過人間的澎湃,藏不住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
時光是一條短窄的街巷,我在這頭,往事在那頭。《喜帖街》是過往的記憶,《歡送會》卻記下了離愁。
MUSIC FROM
· 關注 唯聞 OnlyMedia· 每晚十點半,音樂與你「 不聽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