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原因在這裡……

2020-10-09 言小喬

哈嘍,我是言小喬。

《以家人之名》已經完結了,遺憾的是,編劇水阡墨的這個劇本,如同她的另一部作品《下一站是幸福》一樣,高開低走。

豆瓣評分從開播之初的8分+,最終跌到了如今的7.0。

究其原因,小喬認為是套路作祟。

如果說仙俠劇《琉璃》的套路是整個國內仙俠劇創作者共同探討的結果。

那水阡墨的編劇作品,則源自於水阡墨作為一名成熟的言情小說作家多年寫作的固化邏輯。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頗多爭議的作品——《以家人之名》。

1

《以家人之名》以家庭與溫暖為切入點,看似打破了以血緣為紐帶的親緣關係,講述兩個破碎的家庭,三個失去母親的孩子的故事。

不可否認,《以家人之名》開播之初的高口碑與高熱度,離不開創作者對熱點的把握與生活細節的觀察與摸索

兩個爸爸撫養三個孩子,編劇既抓住了國內影視劇市場的空缺——充滿生活感的家庭劇;

同時,也抓住了年輕受眾「磕CP」的趣味。

創作者設計了非常多的細節,最大限度的還原90年代的生活氛圍。

同時,兩位爸爸也極具CP感,喜歡做飯與小孩子的李海潮,在整個組合家庭中不自覺的擔任了母親的形象。

而工作忙碌、又有些逃避家庭生活的凌和平,則無縫銜接父親的角色。

李海潮的嘮叨與凌和平的還嘴,製造了一種完美家庭的假象,同時也增強了娛樂性質與看點。

事實上,對熱點的敏感度和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情節編排手法,是編劇水阡墨的一貫特點。

《以家人之名》中編劇試圖打破血緣的親情關係,建立一種以陪伴與關心為核心的親人模式;

《下一站是幸福》中編劇塑造了一個30+,卻希望談一段浪漫、純粹愛情的賀繁星,她試圖打破普羅大眾對30+女性固有的婚戀觀。

《以家人之名》中,對生活細節的把控,生活質感的追求,都體現了編劇對家庭劇的理解和某些特質的還原;

《下一站是幸福》中,編劇藉由幾位女性之口,講述了30+女性生活中的艱辛,展現了成熟女性的戀愛觀。

例如賀繁星的閨蜜楊小雨在面對出軌老公的態度上,她的一段臺詞是極其辛酸且具有生活感的。

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熱點的把控,絕對是水阡墨的巨大優勢。

不論《以家人之名》或者《下一站是幸福》他們最終的口碑如何,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們一定帶給了觀眾新的追劇體驗和看待生活的視角。

2

如果說開播之初的生活質感是水阡墨作品的優勢,那麼單薄的人物塑造和固化的網文思維則是她最大的弊病。

當觀眾熱衷於吐槽陳婷的自私時,其實展現了這個角色在塑造之初的無意義。

劇中不論是「反派」陳婷、洗白的賀梅,亦或兩個爸爸李海潮、凌和平,他們的人物性格本質上都是極其單薄的。

陳婷和賀梅的離開與出現,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就是俗稱的工具人。

在凌霄的妹妹去世後,陳婷總體上就是瘋狂,沉浸在折磨凌和平與凌霄的情緒之中,可是沒有一個人是只有一種情緒的。

陳婷的出現,同樣只是為了凌霄離開這一個目的,甚至於編劇設計了出車禍的情節。

整個過程中,陳婷依舊只能表達一種情緒,高高在上的富太太,我來接兒子;

而九年之後的再次出現,看似陳婷有了從自私到為兒子著想的轉變,可觀眾卻不買帳了,認為這是強行洗白,匆匆結尾。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編劇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把陳婷看做了推進故事情節的工具人。

在女兒去世時,她只有折磨老公兒子這一種情緒,而她內心深處的自責、愧疚,對兒子、老公的愛等等情緒是缺位的。

而「正派」的代表李海潮,同樣是工具人。

這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他喜歡做菜、喜歡孩子,他是一個老好人,不計前嫌收養相親對象的兒子,他也是一個尊重女兒的好父親。

李海潮有缺點嗎?

以上,是觀眾可以看到的對李海潮的全部印象。

那麼問題來了,李海潮有缺點嗎?劇中所變現出的李海潮有成長的一面或者轉變型的一面嗎?

答案是:完全沒有。

九年前的李海潮,他唯一一次發脾氣,是因為二姨對子秋的苛責。

九年後的李海潮,作為這個組合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他在三兄妹的故事中,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三兄妹冷戰、和好,李海潮在這個過程中是缺位的。

劇中沒有展現李海潮的情緒變化以及情感轉變,反而更多的將線索放在了三兄妹的情感糾葛上。

可問題是,這不是一個家庭劇嗎?如果兩個爸爸在這場冷戰中是缺位的,那麼「家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便反映了另一個問題,編劇的固化網文思維。

3

水阡墨,作為一名轉型為編劇的作家,她的編劇作品沒有脫離網絡小說的固化思維。

《下一站是幸福》中,賀繁星與小10歲的男友元宋相戀,賀燦陽與小10歲的蔡敏敏相愛。

該劇的重點已經漸漸從探討30+女性的婚戀觀轉變成了甜虐交錯的姐弟戀與師生戀。

《以家人之名》中,原本觀眾希望看到這個組合的五口之家他們怎樣攜手,度過生活中的坎坷與磨難,成為最親近的無血緣關係的親人。

但是,九年後的重新歸來,編劇卻讓兩位爸爸成為鬥嘴嘮嗑的吉祥物,三兄妹上演了一出狗血淋頭的愛情劇。

本質上,這就是一種網絡小說的思維。

不論他們怎樣反映生活中的艱難苦痛,不論他們怎樣抨擊社會現象,但最終的落腳點都放在了男女主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上。

總體而言,《以家人之名》是一部不錯的家庭劇,但同樣,它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家庭劇,應該是反映生活的一個最佳通道,我們喜歡《父母愛情》中一家人攜手共度、拌嘴吵鬧的生活氛圍;

我們懷念《請回答1988》中,鄰裡之間相互幫忙的情誼,一群發小聚在一起看電視、吃東西的純粹情感;

我們也為《小偷家族》中這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家」與「家人」之間的陪伴與包容而感動。

這或許,才是家庭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家的一方小天地中,藏著最真實的自己,最真摯的情感,也有最暖心的陪伴和最貼心的家人。

不需要狗血的三角愛情,不需要有錢爸爸的出現,不需要有苦衷的媽媽的回歸,只是最簡單的生活,最樸素的日常。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中國電視劇容易高開低走!《以家人之名》為何會被狠批?
    要說最近討論度最高的電視劇,非《以家人之名》莫屬了,不過這部劇卻從剛開播時的一致好評、豆瓣8.6高分,跌落到如今爭議不斷、評分只剩7.5分,典型的高開低走型電視劇…話說,中國近年來有不少電視劇都屬於高開低走,即使是前陣子爆紅的《三十而已》,評分目前也跌到
  • 相較於《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重啟》還有第二季可以補救
    《重啟之極海聽雷》和《以家人之名》都是爆紅的熱播劇,也有著同樣得到命運,都是高開低走,同樣都是開播8.6評分的兩部劇,中期都出現評分大幅下跌的現象,最終《重啟》評分定格在7.6分,《以家人之名》目前已經完結,評分7.0也不會有大的變化。
  • 爛尾上了熱搜,《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的原因是什麼?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已經完播。這部高開低走的治癒劇分數一路狂跌,從最初的8.6分到結局的7分,一路播一路被吐槽,最後爛尾被罵上了熱搜。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部劇從最初的大受歡迎到一片噓聲,甚至連編劇也被群嘲呢?
  • 《以家人之名》「三兄妹」組團郊遊,譚松韻:有想成家的衝動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一部分觀眾表示劇情越來越狗血:「前幾集確實挺好看,後來簡直就是沒法看,果斷棄劇!」、「高開低走!自從都不要小哥開始,棄劇了!」、「自從凌霄跟李尖尖到一起,就不想看了,也別叫什麼以家人之名,應該叫以戀人之名。」
  • 《以家人之名》:三個原因註定這部劇高開低走
    寫在前面:《三十而已》只有一個好男人許子言,《以家人之名》只有一個好女人李尖尖。誰能想到,一部「偽骨科」的《以家人之名》開播4集就爆了呢。,不得不遺憾的說一句:要做好隨時棄劇的準備,畢竟,《以家人之名》大概率逃脫不了爛尾的魔咒。
  • 高開低走,《以家人之名》口碑崩的活該啊
    這部劇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以家人之名》。沒有婆媳撕逼,沒有出軌鬧劇,《以家人之名》試圖在在柴米油鹽中感受人間真情,笑點與淚點並存,主打治癒系。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中,以家人之名互相治癒,這是這部劇最開始區別於大多數家庭題材,讓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也是評分高的原因。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高開低走,劇情是原因之一,喜歡要自己去體會
    今天追劇播放到22集了,但是預告卻看到了二十五六集,說實話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從播出之際就備受網友們的追捧,是一部真正的高開電視劇。不過今天這部電視劇豆瓣評分已經從最初播時的8.6跌到了7.9了,具體原因相信很多網友都很清楚,從最開始的家庭溫馨長大以後開始變成各種狗血劇情。
  • 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感情戲亂燉,國產劇通病?
    引子 今年最受期待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和《請回答1988》異曲同工的電視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但是和《三十而已》一樣,這部劇高開低走,很快就從八分神劇,淪為七分。虎頭蛇尾,這難道是國產劇的通病?
  • 水阡墨轉型頻頻翻車,《以家人之名》也難逃一劫?高開低走?
    最近《以家人之名》熱度可真的很大的,為開播就憑藉著「小妹喜歡吃糖,大哥做了牙醫,二哥做了甜點師」,這個令人期待的主要劇情設定,備受大批網友們的期待。開播也不負大家期待,一開播就拿到了8.6的高分,熱度很高,收視率甚至拯救了湖南衛視上半年的慘澹收視。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圖為《以家人之名》劇照由湖南衛視播出的家庭劇《以家人之名》一度成為「爆款」,巔峰時豆瓣評分高達8.6分,一時好評如潮。這是近幾年來同類型作品中少見的。但最終,這部最高時收視率破3的作品僅以7.0分收官,高開低走。在人們為其獻上一聲嘆息之餘,似乎也應該以此為例,對於未來家庭劇的創作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網友直呼編劇背鍋
    之後一部關於原生家庭的親情劇也強勢來襲,它就是《以家人之名》。從開播後,《以家人之名》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因為這部劇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因此在播出後,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6分。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近期追這部劇的人沒有之前多了,評分也在降低,貌似有高開低走的趨勢。那分數為何會下滑呢?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家發現,劇情從一開始溫馨家庭劇慢慢轉變為甜寵愛情劇。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高開低走,是要爛尾了嗎?
    最近最火的一部劇可能就是《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劇由譚松韻、宋威龍和張新成主演,丁梓光執導。小編本以為《以家人之名》是親情類電視劇,但隨著劇情的鋪開,慢慢發現是青春治癒系。從豆瓣評分8.6到如今的7.9,《以家人之名》是否會持續走低?
  • 譚松韻回應《以家人之名》愛情戲爭議,網友並不認可,高開低走
    但後半段口碑就開始高開低走,讓大家意難平,結局都太強求了,沒有一點邏輯性,影片也是在網友們的質疑聲中大結局。但最近也出現了高開低走的趨勢,《以家人之名》開播時,評分高達到《以家人之名》前十幾集,還是非常有看點。
  • 以家人之名會高開低走嗎?
    我認為7-10集這裡是個坎,各種狗血匯集,已經低走了,不知道後面能不能衝出去。我發現,《小歡喜》之後,我對國產電視劇的期望還是太高了。先說為什麼會去追它,我本人對爹系男友和這種兄妹小日常毫無抵抗力,再加上主演都有點面熟,OKK,年初之後再次入坑電視劇。
  • 《以家人之名》爆紅的5大原因
    最近正熱播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血緣關係的孩子因種種問題,成為彼此新的家人。他們在兩個單親爸爸照顧下成長,互相接納,打破傳統倫理意義上「家」的觀念。 該部電視劇題材相當新穎,不同於以前都是宮鬥、古裝、武俠劇霸屏的習慣,電視劇開始注重現代家庭的課題。
  • 高開低走,以家人之名降分,是編劇的問題還是加戲咖?
    豆瓣《以家人之名》的網友評分降低了,從開局的8.6到當下的7.7,分數估計還會繼續下降,網友們紛紛表示,又是一部典型的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好好的一部家庭劇,家庭群像戲真的很好看。凌霄九年期間和齊明月私下聯繫,掌握李尖尖的一舉一動,不愧是「以家人之名,行狗血之事」。
  • 開播1周,《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與《下一站是幸福》命運相似
    文/丁敏君《以家人之名》開播前就曾因為製作團隊是《下一站是幸福》的原班人馬,就連男主都是同一個人,而被打上了「可能會爛尾」的標籤。同一個製作班底,高開低走是常態?《一家人之名》開篇就通過三位主角們之間溫馨又甜蜜的日常打動了觀眾,當然也有觀眾是因為「大家長」李海潮的善良和寬容而選擇追劇的。但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以家人之名》的收視和口碑都說明了一切,這部劇的確有成為爆款的潛質。
  • 以家人之名,行狗血之事,躲不過的高開低走頹勢
    湖南衛視最近開播的《以家人之名》也開始了高開低走的態勢。開局就砍獲8.6高評分,在當前一眾戀愛偶像、推理懸疑、玄幻修仙的題材中,《以家人之名》這種貼近煙火氣的親情治癒類型獨樹一幟因此,很多網友認為《以家人之名》有種韓國神劇《請回答1988》的既視感,可隨著劇情發展,觀眾卻發現走向越來越歪,根本無法與《請回答1988》相提並論。
  • 《以家人之名》開啟北鬥七星戀?網友吐槽高開低走
    《以家人之名》被吐槽高開低走,大家都奔著親情看的,沒想到又成了狗血多角戀,堪比《下一站是幸福》豆瓣評分從8.6跌到7.9了,狗血劇情不斷被網友吐槽,還疑似有人加戲,高開低走也不奇怪了… ​​​以家人之名
  • 《以家人之名》登熱搜,齊明月迷惑行為大賞,網友稱「高開亂走」
    大家都知道《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剛開始的時候讓許多網友期待,從這部劇剛開始的評分就可以看出,往後隨著劇情的發展,讓廣大逐漸失望網友們,如今的評分已經從之前的8.6分降低到了7.5分至於會不會再次降低就要看後面的劇情大家買不買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