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陳
李嘉誠作為香港首富,大家對於他的家族已經家喻戶曉,李嘉誠有兩個兒子,分別是李澤鉅和李澤楷,還有他的孫女李思德,現在也在逐漸進入家族企業內部。但是作為「千年老二」的李兆基就鮮有人知道了。
前段時間91歲李兆基正式宣布退休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吧,作為四大家族中最後一個退休的創一代,他在退休之前早就已經為自己的退休做好了準備。將恒基兆業主席位置傳給自己的兩個兒子,讓他們共同擔任,不過這樣的話就將兩個人的權力都降了一半,但是好在並不會影響他們在公司的地位。
2019年3月公布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李兆基以301億美元位列香港富豪排行榜第二名,李嘉誠以317億美元位居第一。不過根據福布斯的動態新聞,在李兆基宣布退休時,李嘉誠資產在福布斯實時億萬富豪榜滑落到296億美元,李兆基以319億美元暫時成為香港首富。實時的動態僅能作為參考,大富豪們的產業到了一定的量級,股市震蕩一下,有個幾十億的起伏,也不算什麼特別大的事情我在說什麼大話。
李兆基是廣東順德人,他爸爸是金銀鋪的,做金銀生意,自然是請了師傅來幫忙煉做金飾,那時師傅們仗著自己有手藝,「鍊金偷金,煉銀偷銀」,只有十多歲的李兆基就看不過眼,自己去專研怎麼鍊金製作,不想因為自己不懂被忽悠。他這種做一行精一行的習慣,在日後也帶入了他的生意裡,恒基主營房地產,早期李兆基做項目自學了建築,設計師想拿不合格的圖紙去蒙他,都會被他識破。解放前一年,時局混亂,家裡生意不好做,他帶了家裡一千塊到香港,靠自己熟悉的金銀技能,做金銀紙票的兌換生意,賺到第一桶金。積累夠足夠的資金後,李兆基創立了他自己的企業:恒基兆業,主營房地產。
隨著李兆基的退休,香港四大家族的未來都交到他們後代的手中,他們家族的興衰也全落在這群年輕人的手中。論出色,大家都知道是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但是在小編看來,其實郭得勝的三個兒子也很成功。
在郭得勝去世之前,他已經建立了一個信託基金,去世之後,就把自己的千億資產都放進這個基金會,然後委任自己的三個兒子共同管理。三個都是商界精英,有自己獨有的經營手段。三個人接手後,只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就將公司的市值超過李嘉誠的長和實業。
當初郭得勝之所以將自己的全部資產都放在基金裡,就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畢生心血被自己的後代毀於一旦。出乎意料的是,也正是這個舉動,使得家族三個商界精英展開了一場財產爭奪戰。現在的新鴻基主要掌握在他們的母親手中,但是畢竟已經年事已高,能撐多久都還是個未知數。未來公司可能會被三兄弟瓜分,到時候被長和超越可能是在所難免的了。
然而,李兆基的兩個兒子,和他們的後代比起來,就很平庸了。李家傑作為長子,大學畢業後就進了公司,成為公司董事會成員。雖然二兒子李家誠比哥哥小八歲,但是他20歲就已經加入了公司董事會,還負責集團的核心地產業務,而李家誠只負責非核心業務,稍顯遜色。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未來新鴻基交給弟弟的可能會更大,但是因為李兆基年歲已高,再加上出生年代不一樣,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在李家誠和徐子淇連生兩個女兒,好不容易再生一子的時候,李兆基高興壞了,就將未來繼承家族事業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孫子身上。
另一方面,雖然李家傑是一個不婚主義者,但他去美國代孕生下三個兒子,這讓他的父親更是樂開了花。當時,他還給全體員工各包了一個1萬元的大紅包,還為醫院捐了2000萬。從這些舉動足以看出,李兆基對自己的孫子有多寵愛了吧。
雖然李兆基把自己的財產分給他的兩個兒子,但也是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接班人,無奈之下就不得不將重任交在自己兒子手中。
其實李兆基還有一個弟弟,名叫李兆楠,不過現在年紀也大了,沒有時間和經理去接管家族事業。要說這對兄弟的關係,早年的時候,李兆基可以說是在扮演父親的角色。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為了幫弟弟在內地發展生意,李兆基還專門成立了一家公司,將所有的股權都放在弟弟那裡,。李兆基還用這家公司的名義買了2億元的平安集團的股份,隨著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現在弟弟名下這些股份已經價值200億了。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200億在弟弟名下一放就是十幾年,李兆楠一直沒用過。只是因為弟弟以為這筆錢只是哥哥暫時存放在自己名下,所以十幾年來不敢動一分錢,等到後來才知道這是哥哥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
一份價值200億的禮物,弟弟因為不知道是自己的,硬生生放著十幾年不敢花一分。雖然現在李兆楠也已經是身價百億的富豪,但是這麼多年,從來不會大手大腳亂花一分,過著普通生活,簡直就是中國最佛系的富豪了。
可能對於富豪們來說,200億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小編這種「弟弟」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了!不知道大家對於李兆楠將這200億一放就是十幾年是怎樣的看法?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