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少年獨自購買的「刮刮樂」體育彩票中了大獎,彩票店老闆頓時眼紅心跳,也想從孩子身上分「一杯羹」。案件起訴到法庭後,店老闆在種種理由辯解下還是被判決依法返還其私自扣下的獎金。
身邊的事兒
去年9月24日,杞縣的16歲少年張某來到趙某所開設的彩票店。不少人都在用心選購彩票的一幕,讓未成年的張某激動不已。因為對選號不太熟悉,在老闆趙某的介紹下,張某就購買了幾張體育彩票「刮刮樂」。這類彩票的特點就是即開即兌,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正當張某興致勃勃地刮著彩票時,忽然發出「咦」的一聲。一旁正忙碌的趙某急忙圍了過來。經認真比對,他們發現該彩票中了一等獎,彩票上明確寫著獎金數額25萬元。看到這兒,趙某心理很不平衡:天天守著成堆的彩票也沒有中過大獎,沒想到一個小毛孩來買一次就中了一等獎,這世道真不公平。
想到這裡,眼紅的趙某就謊稱自己和體彩中心的人熟悉,可以幫助張某代領獎金。當天,趙某就拿著中獎彩票,帶著張某來到體彩中心辦理兌獎手續。扣除稅後,體彩中心將20萬元現金打入趙某所提供的銀行卡內。
之後,趙某私自扣留5萬元,將其餘15萬元給了張某。張某拿著厚厚的一沓現金回到家,將此事告訴了父母。張某的父母得知張某實際上中了25萬元大獎,扣稅後還能得到20萬元獎金,可兒子怎麼只拿回了15萬元?經過了解,他們發現張某所中的獎金被趙某扣留5萬元,就多次找其協調,讓趙某退回這些錢。但趙某在退回他們5000元後再也不願意出錢。事情陷入僵局,張某父母向體彩中心反映此事,得知因兌獎程序沒有問題,彩票為無記名,體彩中心沒有辦法處理此事。最終,張某將趙某起訴到杞縣人民法院,要求其返還4.5萬元。。
對此,趙某卻認為,他不該返還這4.5萬元。趙某稱,張某當時未出資購買彩票,實際購買人是他,而他只是讓張某幫忙刮彩票,並承諾張某若刮出大獎,就給他獎金。張某刮出大獎後,趙某說自己按懸賞承諾給付張某15萬元。趙某說,張某未向其付彩票款,不是彩票購買人,不該享有獲獎款。
結果
近日,杞縣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在趙某處購買彩票後獲獎,依法應由張某享有該獎金,遂判處趙某返還張某4.5萬元彩票獎金。
法理解說
法院經庭審查明,張某在趙某經營的彩票店購買「刮刮樂」中一等獎25萬元,趙某和張某一起辦理獎金兌付,體彩中心將稅後20萬元打入趙某卡內,後趙某將15萬元交給張某。3日後,趙某退還張某5000元,下餘4.5萬元未退還,該情況均屬實。趙某辯稱張某未出資購買彩票,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故對於趙某的意見,法院不予採信,遂判處趙某返還張某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