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張穎
新冠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甚至連慈善機構也受到了波及,善款收入大受影響。但最近,香港公益金收到了一筆4.6億港幣的巨額捐款,打破了成立以來的最高個人捐款記錄。
捐款者名叫甘錫洪,早年做過海關、學校體育老師,後期轉往民政事務處上班,大半輩子都是政府公務員,辛苦操勞一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小區天台的帆布椅上曬太陽。
甘錫洪所捐贈的財產來自他的父親——他父親是商人,擁有中環昂貴地段不少商廈,他的資產就來自父親這些物業和股票。雖然富貴一生,但甘錫洪卻樸實地度過了一生,死後更是將早年父親取之社會的財富又回饋社會。
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找到一個人願意投身其中的東西——理想主義者認為這是人生的意義。所以他們認為,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用錢去實現一個你很想做的事,碰巧又能給其他人帶來意義,那是人生真正的錦上添花。
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掙錢,不問錢用來幹什麼,沉迷於此並說服自己賺錢就是寄託,不想那些其他的事,這是玩世不恭者認為的意義。
我們一生都在尋找意義,不同的人也會賦予錢不同的意義。很難真正知道甘先生是理想主義者還是玩世不恭者,也許錢不是他沉迷的東西,所以他不計較付出與給與。
不論哪一種,「球狀閃電」裡有句話說的挺好的,「理想主義者和玩世不恭者都覺得對方很可憐,但其實他們都是幸運的。」讓自己有能力給予,是很大的幸運。以下:
疫情之下最近香港各行各業都受影響,就連慈善都不例外。
沒錯,因為限聚令各種籌款活動都施展不開,今年香港的捐款額較上年度減少了24%,算下來就是整整一個億。
可就在這個非常時刻,最近香港公益金收到了一筆4.6億的巨額捐款,打破了公益金成立51年來最高個人捐款記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捐錢人不是什麼大富豪,也不是大明星,而是一位普普通通名不見經傳的體育老師。
就在所有人都好奇這人是誰時,香港公益金一連三天登報,終於讓大家認識了這位「隱形富豪」。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捐款的老人叫甘錫洪,早年在香港海關任職,後來當了體育老師。
也是在成為體育老師這幾年,他認識了港大歷史系的一名女學生,這個女學生就是後來的甘太太。
兩人一見鍾情,交往一年後便結婚了,婚後還育有三名子女,跟多數平凡香港家庭沒什麼兩樣。
後來甘太太也成為了一名老師,而甘先生轉去民政署工作,可以說他這大半輩子都只是一名普通公務員。
(圖片來源:香港01)
再後來,甘先生一家移民去了澳洲,不過在異國他鄉,這對夫婦最愛的仍然是和香港鄰居打麻將、上唐人街茶樓吃點心,偶爾甘先生還愛研究馬經小賭一番。
(圖片來源:香港01)
就這樣平凡的又過了17年,2006年甘老突然說「是時候回香港養老了」,於是一家人回到香港生活,直到甘老2018年去世。
沒錯,故事就這麼完了。這麼看下來,甘老這一生跟普通人並沒有兩樣,那又是哪來的巨額捐款?
原來甘老的父親是商人,擁有中環昂貴地段不少商廈,甘老的資產就來自父親這些物業和股票。雖然他不懂投資,但一直把財產滾存,到晚年已經累計了好幾億。
總之,甘老算是個實打實的超級富二代,但他這一生過得卻相當「不富二代」。
身為億萬富翁,甘老卻從不穿名牌、不住豪宅,他的家就是下圖這個100平的房子,裝修十分簡單,也沒有任何名牌家具。
(圖片來源:香港01)
家裡曾請過菲傭,但因為還是習慣自己上街買菜做飯,索性就把菲傭也辭了。
除了個別摯友,甘老身邊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他身家不菲。
(圖片來源:香港01)
而你要說這個大富翁平時最大愛好是什麼?甘老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小區天台的帆布椅上曬太陽。
平時甘老看醫生也和普通人一樣上公立醫院排隊,就連晚年心臟有問題,甘太太表示要找「名醫」時,他都拒絕了。
2018年,甘老心臟衰竭送律敦治醫院,而後在睡夢中離世。死後他的骨灰也和平常人一樣,至今仍在排隊進龕位。
而去世那年遺囑公布,他的巨額財產最大受益人不是妻子兒女,而是慈善機構。
(圖片來源:網絡)
並且,在遺囑宣布那一刻,甘老的兒女才知道父親把大部分遺產都用做慈善了。這要換成一般富豪家庭,接下來恐怕就是一場爭產的腥風血雨了吧?
但甘老的兒女卻相當坦然,兒子說「錢是爸爸的,當然由他揸主意」,女兒說「阿爸是幫我們積福呢」。
甘老太太和女兒(圖片來源:香港01)
那甘老太怎麼想?
生前立遺囑時甘老太就知道甘老要捐錢,但是具體數額從沒有過問,她說「只要定時有家用就行,屋企人不多,夠用就得」。
甘老太太(圖片來源:香港01)
這就是這位體育老師甘錫洪的故事,富貴一生,卻也樸實地度過了一生,死後更是將早年父親取之社會的財富又回饋社會。
(圖片來源:晴報)
雖然香港從來不缺有錢人,也不缺死後將遺產作慈善的富豪,但是還能像甘老家人這樣豁達的卻少之又少,多數富豪家庭最後總是會踏上同一條路……
比如這兩位。
餘彭年大家認識嗎?
他號稱香港「時鐘酒店大王」,曾紅極一時的九龍塘理想酒店、羅曼酒店就是他的。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比起「時鐘酒店大王」,餘彭年更響亮的是另一個稱號「中國慈善第一人」。
(圖片來源:香港01)
沒錯,餘彭年少時貧窮,來香港後做過清潔工、拉過黃包車、當過工廠工人,總之吃盡苦頭。
後來靠地產發了家,一有錢他就開始做慈善,從內地到香港,扶貧、賑災、教育他總是不遺餘力,還曾連續三年摘得「胡潤慈善榜」的「首善」桂冠。
(圖片來源:網絡)
舉個簡單事跡,餘彭年當年以85萬購入九龍塘的李小龍故居(也就是後來的羅曼酒店),後來地皮升值,有買家出價1億洽購!
但是,餘彭年最後竟決定把這個天價宅子捐出來建「李小龍紀念館」(可惜最後跟政府協商無果擱置了)。
(圖片來源:網絡)
餘彭年曾公開表示自己有一個心願,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掙夠100億,捐夠100億」,而後來他也真的這麼做了。
2015年餘彭年去世,身家不留後人全部捐做慈善,成為中國裸捐第一人。
(圖片來源:網絡)
可沒想到,在他逝世後半年,其後人就質疑遺囑真偽鬧上了法庭。因為遺產涉及慈善,當時的律政司司長都被列為被告。
儘管幾方因此爭執了2年多,但好在最後家人還是達成了協議,不再爭遺囑真偽,支持餘彭年做慈善的遺願。
(圖片來源:香港01)
慈善大家餘彭年的故事最後是圓滿收場了,而香港的另一位女富豪就沒這麼幸運了。
龔如心港大家認識嗎?荃灣的如心廣場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圖片來源:網絡)
18歲時龔如心嫁給了王德輝,夫妻兩人共同打拼,一步步建立了地產商業帝國——華懋集團。
龔心如和王德輝(圖片來源:網絡)
可後來王德輝兩次遭遇綁架,第一次龔如心用1000萬把他贖回來了,第二次龔如心付了一半贖金(3000萬),王德輝卻失蹤了,至今下落不明(媒體多數說法是已拋屍大海了)。
(圖片來源:網絡)
之後的劇情想必大家都能猜到,龔如心和公公因為王德輝的遺產對簿公堂,爭產案打得滿城風雲、無人不曉。
龔心如公公(圖片來源:網絡)
第一、二次審判,龔如心都被判遺書偽造,倘若罪名落實,不僅拿不到遺產還要坐牢。
但第三次審判,她卻反敗為勝,拿下王德輝的400億遺產,從此成為亞洲第一女首富。
(圖片來源:網絡)
可就在這場官司後不久,龔如心因癌症去世,而她身家加起來830億全部捐做慈善!
(圖片來源:網絡)
龔如心無兒無女,爭產這兩字怎麼都跟她沒關係了吧?
但沒想到龔如心生前的風水師陳振聰卻跳出來說自己才是龔心如遺產的唯一繼承人,還大爆自己是龔如心的情人。
龔心如和陳振聰(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陳振聰其實就是個神棍,自稱會風水,可以幫龔心如找失蹤的老公王德輝,十幾年來在龔如心身上撈走了幾十億,但依舊貪得無厭。
當然,最後的審判結果是陳振聰偽造遺書,被判入獄12年。
(圖片來源:東網)
而龔心如的遺產,這才按原計劃進了慈善機構。
說到這,關於巨額遺產,通常都是我們看別人的熱鬧,可倘若你也有上億遺產,你又會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