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佛家說,活著是一場修行。確實,生而為人,出塵難,入世又談何容易?人生在世總是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有時候我們會需要一位心靈導師,用那種慢條斯理、溫潤如玉的語言,引領我們走過萬千煩擾,去開闢一方屬於自己的淨土。
蔣勳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曾拯救過萬千迷茫的心靈,他被林青霞稱為男神,這是英朗灑脫的林青霞從未有過的稱謂;他也被張小燕稱為救命恩人,在人生最低谷陪伴張小燕走出陰霾。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蔣勳那些於紅塵中修行的往事。
2001年,林青霞的母親從高樓上跳下去世,彼時他的父親身患重病。對於身在香港工作的林青霞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人生中的重大打擊。
每周她都要從香港飛回臺北,去照顧自己的父親。繁忙的工作、親人離去的巨大痛苦、照顧病人的瑣碎使得林青霞徹夜失眠,偶然一個深夜,她聽到了蔣勳的聲音。那個坦然溫潤的聲音撫慰著林青霞幾近崩潰的心靈,林青霞說,蔣勳是自己的安眠藥,是自己唯一的男神。
當時到處都是等著林青霞崩潰大哭的記者,只有蔣勳,用他的語言和聲音陪伴著林青霞。
與林青霞類似的人還有很多,其中大家熟悉的有臺灣的綜藝一姐張小燕。丈夫的去世讓她陷入痛苦的黑洞,無法自拔。哭不出來,說不出來的日子她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天又一天,或許那時候,她自己也不知道會在哪一個瞬間追隨先生而去了。
也是偶然間,蔣勳的一首小詩帶給她一種釋放的能量。張小燕說,那天她前所未有地大哭起來,哭完之後,整個人又活了過來。之後人前人後說到蔣勳,張小燕都稱他為自己的救命恩人。
從容、平和是蔣勳身上最突出的特點。他出生於古城西安,那是1947年,往前兩年是二戰結束,往後兩年是臺灣大遷移,特殊的時間段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蔣勳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母親是滿清後裔,身份尊貴,外曾祖父是西安最後一任知府。蔣勳聽說了太多的繁華富貴,但是那些並沒有出現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印象中,那幾年就是顛沛流離四個字。
1951年,蔣勳跟隨家人來到基隆,母親帶著家人定居在大龍峒。那是一片人間淨土,民風淳樸,友愛互助。家裡沒有吃的了就去鄰居家裡借,每逢大節日,鄰居們也會帶著蔣勳的母親一同做傳統食物。
蔣勳在那裡見到了太多的人文情懷,多年後他將這種情懷抒發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總是站在別人的視角上看待問題,從不指責,從不批判,他尊重每一個人,他能夠走進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而這一點,就得益於早年在大龍峒的生活。
那時候母親常常帶著他在廟口看戲,那裡常有開著小貨車的流浪戲班子,蔣勳看到他們精彩的表演,有插著珠釵扮演富家小姐的演員,在小貨車裡給自己的孩子餵奶,也有手藝超群的民間藝人,用糖做呂布戲貂禪。
在這裡,蔣勳看到了美,也看到了貧窮,他意識到美並不一定要與富有關聯,這也使得他後來的美學意識,脫離了傳統美學的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而走到了更多一般人的身邊。
蔣勳將自己的思想形成作品,影響了百萬人。其中有富家太太,也有菜市場的大媽,有迷失在都市裡的年輕人,也有處於困境的中年人。
50歲之前,蔣勳在臺北一所高校講學,收穫讚譽無數。50歲時,他突然離開,去了池上。
那裡淳樸自然,人們做著最原始的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蔣勳住在一間廢棄了60多年的宿舍裡,條件自然無法與城市相比,但他卻心滿意足,並自認「好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