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8 日晚 7 時許,大連西部通道高架橋玫瑰東方小區路段,一輛吊車託起志願者將一隻被困的幼貓營救下來,而在近期這已經不是大連首次 " 高空救貓 " 行動,如此 " 興師動眾 " 有沒有必要、又是否具有持續性?
小貓被困高架橋被發現
28 日傍晚,大連室外很冷,市民姜先生和朋友走在前往和平廣場的路上,在途徑玫瑰東方小區附近路段時,突然聽到奇怪的叫聲," 聲音很微弱,也很沙啞。" 姜先生說,在走近之後才確定是貓的叫聲。
貓在哪裡?經尋找姜先生等人發現有隻貓在高架橋的邊沿探出頭來,此處高架橋高度有近十米,姜先生等人意識到這隻貓是被困了,所以才會發出奇怪的聲音,而這個聲音他們認為是求救的信號。
怎麼辦?姜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家中養過寵物,對小動物比較喜愛,因此當面對有生命危險的動物時,做不到視而不見,於是站在寒風中開始尋求幫助。
志願者坐吊車營救
姜先生告訴記者,在聯繫到大連志願者組織旅順小動保團隊時,得到了回應。根據要求他拍了一段現場視頻傳給了對方,大概半個多小時後,該團隊隊長 " 花花 " 帶著一輛吊車來到了現場。
" 花花 " 告訴記者,在向警方報備後,在交警的協調下,吊車開始作業。只見志願者坐在吊籃中,隨著吊臂升高來到貓被困的位置,而後將貓救了出來。
" 花花 " 向記者介紹,這隻貓看上去只有 2 個月左右大,被困的位置是高架橋隔音板的固定槽,這個槽是半開放性的,也就是說幼貓待在這裡只有向前一條生路,往後是被封死的。而往前是近十米的橋高,跳下來也必然死亡,也不是 " 生路 "。" 它自己確實無法脫困,如果不進行營救,這麼冷的天,它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花花 " 表示。
吊車 " 高空救貓 " 在大連已非首次
被困位置附近橋面光滑,沒有可攀附的可能,一隻幼貓是如何跑到那裡去的?對此," 花花 " 告訴記者,靠近之後他注意到,隔音板與橋墩之間是存在縫隙的,因此推測這隻小貓是從縫隙鑽進去的,但是要原路返回則沒有條件。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旅順小動保志願者團隊首次使用吊車進行 " 高空救貓 " 行動了,在今年 9 月,志願者以同樣的方式,將被困在東聯路立交橋橋墩與橋面縫隙中的一隻貓救了出來。
對於用吊車 " 高空救貓 " 的行動,當時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有的網友認為此舉有些興師動眾,浪費社會資源,而有的網友認為判斷一個城市的文明和發達程度,主要看對弱者的態度,這個 " 弱者 " 的涵蓋範圍較廣,弱小的小貓處於困境時也是 " 弱者 ",所以應該為志願者的行動點讚,為城市的溫度點讚。
如此 " 興師動眾 " 有沒有必要?
在當時的採訪中,志願者隊長 " 花花 " 告訴記者,使用吊車 " 高空救貓 " 所產生了費用是由自己來支付的,那麼再次發生類似的事兒,志願者團隊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對此 " 花花 " 表示,這一次產生的費用,依然是由他們承擔的。" 我們平時接到的求助非常多,但是每一次救援行動,我們也不是貿然行進,也是要經過預判的。"" 花花 " 說," 比如有人看到流浪動物就求助我們,我們也要判斷
救助的必要性和我們的承受能力,無法做到有求必應,我們因此也受到過質疑 "。
" 花花 " 告訴記者,對於那些有生命危險的動物,救助行動是有求必應的,尤其當還存在其他隱患時則 " 不惜代價 "。" 就像『高空救貓』行動,如果不去營救,小貓肯定會有生命危險,而它一旦墜落下來,對過往的車輛也是隱患,造成的損失會更大,所以必須行動。"" 花花 " 說。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