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暴過去後,
過去絕望地看不見的東西,
如撥雲見日般清晰可見。
東野圭吾《白夜行》
| 牛市雲挖礦可以玩嗎? |
| 怎麼才能避坑? |
不論曾經演出過多少爭議和跌宕的劇情,毫無疑問,區塊鏈依然是近十年最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戲劇風暴——這在最近100多個日夜力挽狂瀾的漲勢中再一次得到驗證。
那麼,多一張去新世界的船票,你願意走嗎?在一波又一波牛熊交替的洗滌中,這似乎成了最直擊心靈的拷問。
比特幣重新衝擊1萬美金之巔,不過,對無數茫然於區塊鏈投資邏輯的人來說,在盈利的誘惑下跌跌撞撞地進入市場,恐怕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有人告訴你,不求暴漲暴跌,卻能像購買理財產品那樣持續分羹市場的增速和紅利,你會不會比較動心?
「雲挖礦」就一直是新手的首選、老手的組合配置之一,可也是一項高危的遊戲。由於缺乏監管,過去雲挖礦充滿了令人惴惴不安的陷阱。
終於,這一切都很可能成為過去。一份由行業領袖發起的《雲挖礦行業標準草案》出現了。
「黑匣子」
此前漫漫熊市中,挖出一枚比特幣,礦場甚至需要倒賠1萬元,這一度讓參與挖礦的信心大打折扣,然而,隨著這波牛熊的轉換、豐水期紅利以及整個行業的認知升級,挖礦收益再度大漲。
數據來源:比特小鹿
5月份最新數據全網算力達到58.8億,市場信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對於礦場和礦池這樣的算力大亨來說,將一部分算力放在網上售賣,一些對挖礦收益感興趣,又不願意自己購買和維護礦機的人,就可以通過遠程購買算力來參與挖礦遊戲。
這種好比掛鈎股市的基金產品的玩法,就是雲挖礦。聽起來很酷對不對?
但在整個行業的草莽期,其中卻暗埋著一顆顆深水炸彈。比如由於缺乏監管,礦場、礦池聲稱賣給你多少算力是沒有憑證的,所以可能存在「偷算力」的現象。你唯一能做的只是根據全網算力來估算自己的應得收益。
假設全網算力是1000,你的算力是1,那麼你應該平均得到0.001的收益。如果偏差太大,你就可能發現自己的算力被偷了。悲劇的是,即便發現了這個陷阱,你也很難追討收益,或許只能在網上曝光,為其他購買者提供參考而已。
「整個雲挖礦行業從誕生到現在確實是良莠不齊,裡面也存在虛假和資金盤的操作。」比特小鹿CEO盧海怡對45區(id:block-45)坦言。
據45區調查發現,上述「偷算力」的行徑在雲挖礦騙局中並不是最邪惡的,由於礦場和礦池都是中心化機構,所以早在雲挖礦剛剛興起的2015年,就曾發生過多起雲挖礦平臺的爆雷事件。
比特管家、KIZ、算力吧等機構相繼發生清算跑路,去年7月,Genesis Mining、Hashflare等國內外主要玩家也單方面停止、中止或者修改算力合約。
今年3月,以出售算力合約、礦機的名義向投資者收取會費的SINOC幣同樣被諸多業內人士指出是傳銷大案,行業谷底乍現。
「有些不靠譜的雲挖礦服務提供商只是利用資金盤的玩法,哄騙投資者上鉤,相當於一種變相的ICO,只不過將代幣換成了算力,投資者只能賭博,項目在頭幾個月裡不崩盤,就可能賺錢,看誰會接到最後一棒。」圈內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人士如是批評。
對於「黑匣子」一般不透明的雲挖礦,比特幣協議的主要開發者、比特幣基金會的首席科學家GavinAndresen也曾公開開火。
「我還沒有發現一種好的方法,能夠鑑別出是正直可靠,真正擁有及運營硬體的雲算力公司還是龐氏騙局,我還不清楚,雲算力公司是否可能提出一種方法來避免客戶擔心受到欺騙,證明他們自己是可靠的。」
2
標準出爐
Gavin Andresen的擔憂可能會在近期一掃而光,因為這些似乎很難提煉的評判指南正在成為現實。
45區了解到,為了共同探討形成規範化的行業機制,比特小鹿近期發布了《雲挖礦行業標準草案》,牽頭髮起行業淨化行動。
「首先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算力的真實透明,我們把它分為了三個維度去評判算力,一是算力要可追溯,用戶運行的任何一份算力套餐平臺都可以追溯到執行該算力套餐對應的礦場,以及具體礦機的運行情況,確實是有真實的share提交的,有礦池算力的。」 盧海怡表示。
這確實從源頭上直擊了雲挖礦過去「黑匣子」狀況的第一大痛點。只有在算力可追溯的前提下,投資者才能具象地觸碰到項目的真實體溫。
算力的第二個評判維度是是否可控。據盧海怡介紹,用戶購買的算力應該是可以自己隨意切換礦池的,用戶下單和訂單生效時都可以更改接入的礦池,因為這與真實的礦機挖礦過程是完全貼合的,相當於模擬了整個生態。
「真實透明的第三個維度則是算力的數據需要在第三方礦池可查詢,確保能夠實時看到這些訂單算力大小和波動情況,如果項目方不能呈現出這些數據,那算力產出和收益產出就都存在虛假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對45區(id:block-45)分析,這兩重評判維度的提出完全是基於對行業內幕的徹底了解,尤其是是否在第三方礦池可查,相當於給項目的真實性上了一道安全鎖。
盧海怡還強調,雲挖礦模式需要公開公平,是由礦池直接打款,用戶挖礦收益是由礦池定期打款給到用戶的,資金不會經過平臺,打款的信息也是在鏈上可查詢的,能夠極大的保證用戶資產安全性。
過去雲挖礦的模式一直備受「中心化機構控制」的非議,這也成為不靠譜項目接連炸雷的命門所在,如果收益打款信息可以直接上鏈,相當於不再需要通過資金沉澱池,減少了被平臺挪用的風險。
資料來源:比特小鹿
據悉,這份《草案》還倡議加強對波動值的合理範圍估算。比特小鹿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行業調研,以及對自家礦機數據的測試後發現,在PoW幣種算力波動達標率上,算力波動在3%以內應該佔到98%以上,算力波動在1%以內應該佔到85%以上,如果不在這樣達標範圍的算力,用戶挖礦收益將蒙受損失。
數據來源:比特小鹿
至於對礦場的接入標準的判定,《草案》強調也應該有三個維度。首先是電力需要保證至少98%的時間、98%的機器正常運轉,需要保證98%的時間、98%的礦機設備網絡通信正常,第二是需要有嚴格的網絡防火牆設置和完善的防火防災設施。
礦機接入標準還應該包括算力波動不超過正負5%,設備能夠在高溫低溫、潮溼、乾燥、風沙惡劣環境中還能正常運轉,而且能設置多個備用礦池,主動支持礦池的探活,確保當前連接的礦池有問題可以快速切換。此外,礦池生命周期也應該保持在六個月以上。
「夥伴們」
對想要跨入挖礦門檻的投資者來說,《草案》是一份詳盡的項目鑑定書,而對於整個行業生態而言,它更貼切的定位是「照妖鏡」。
「如果我們的合作夥伴看到雲算力平臺和雲挖礦平臺沒有辦法真實地呈現這些數據,就可以提前甄別判斷項目的風險。」盧海怡如是說。
盧海怡所說的「合作夥伴」包括了ViaBTC、f2pool、蟻池、幣印等多個合作礦池。事實上,《草案》就是首發於2019年 5 月 29 日的比特小鹿的礦業生態大會上。
區塊鏈行業經歷的牛熊十年,使得先覺者們從應用落地的渠道之爭逐步過渡到生態的合作和協同進階階段。
如果說早期只需要關注技術和產品的迭代去構建企業間的競爭,當下則逐漸過渡到產業鏈的競爭,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越強越能發揮出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成為礦業的共識。
這也應該被視作行業漸漸從草莽期步入成熟期的標誌。
仍以比特小鹿為例,據悉,平臺每天為用戶產出的BTC挖礦的日淨收益超百萬,月均下單次數達到4次,這些行業紅利也分享到了平臺的合作夥伴,目前已累計了八家合作礦池帶來累計超過了三千T的算力,並發展了20家以上全球及區域的代理,淨分潤數千萬,同時也對接了多家支付交易服務商為他們共享了百萬及交易用戶需求。
好消息是,市場正在迅速重構信心。
45區了解到,與比特幣全網算力相比,更直觀的一個指標是比特幣地址達到了672658個,區塊鏈錢包用戶數38614230個。
對比2017年和2019年一組用戶調研數據,2019年已經超過半數人了解什麼是比特幣,並且認為比特幣、區塊鏈是一種金融創新。
儘管現在斷言是否進入「永恆牛市」為時尚早,但目前全球範圍內接受比特幣商家數量接近一萬五千家,從2018年11月起,總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企業已經能夠使用比特幣支付所有的付款,世界共同的支付媒介和渠道正在形成。
現在,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現在有一張去新世界的船票,你願意一起嗎?
- 星標小教程 -
為了防止我們失聯,按照下方操作,把你們從信息的海洋裡撈出來!
- 區塊鏈商城 -
- 區塊鏈作弊手冊 -
區塊鏈 | 區塊 | 區塊高度 | 去中心化 | 私有鏈 | 聯盟鏈 | 公有鏈 | 加密 | 對稱加密 | 非對稱加密 | 哈希 | SHA-256 | 比特幣 | 中本聰 | 創世區塊 | 時間戳 | UTXO | SPV | 錢包 | 熱錢包 | 冷錢包 | 助記詞 | 礦機 | ASIC | 挖礦 | 記帳 | 礦工 | 礦場 | 算力 | 礦池 | 雲挖礦 | 51%攻擊 | 雙重支付 | 動態調整 | 共識機制 | PoW | PoS | DPoS | 拜佔庭將軍問題 | PBFT | 數字籤名 | 盲籤名|環籤名 | 多重籤名| 節點
- 區塊鏈題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