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間,2018年的第一個爐石版本就快要結束了,很多玩家常拿女巫森林版本和去年的安戈洛版本相提並論。不得不說,或許女巫森林版本並沒有重現安戈洛版本的昔日輝煌,但這個版本仍然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迴響和突襲是兩個很重要的新關鍵詞,尤其是突襲機制,頗受玩家喜歡,儘管它和衝鋒效果有著類似的地方,但卻是不能攻擊英雄的,然而在虧身材這方面顯然要優於衝鋒。眾所周知,衝鋒效果雖然強大,但虧身材一般都是挺嚴重,所以很多衝鋒卡牌歷來不受玩家待見,然而突襲機制所虧的身材並不多,尤其拿巨鱗蠕蟲說起,本身就是4/4的身材,在有龍的情況下5/4突襲很顯然超費不少。還有一個便是鱗皮獸,2費1/3外加吸血、突襲的,一般說來2費的隨從都是2/3的節奏,所以鱗皮獸也是很賺的一張卡牌。不要忘記在解場的情況下突襲和衝鋒的效果是完全相同的,況且如今的版本並不追求搶臉,所以突襲機制是一項很成功的設計。
迴響機制雖說不如衝鋒機制這般強大,但考慮到當回合可以多次使用,相當於可以當好幾張卡牌來用,比如說戰士的戰路同樣是不錯的清場法術!
另一個很重要的創新就是奇數和偶數機制,只因兩張橙卡格雷邁恩和巴庫的問世。不得不說,清一色的偶數與奇數卡牌還是虧了不少常見卡牌的,但牽扯到每個職業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不可能是平衡的事情。奇數騎、奇數賊、奇數獵等較為常見,而偶數薩、偶數術等也較為常見,但這兩張橙卡確實造就了很多新卡組,所以這一點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再一個大事件就是一波削弱的來臨,偶數騎無疑是最慘的,要不然這個版本得有多少聖騎士的身影啊,但偶數騎強大快速的鋪場能力確實有點影響天梯平衡了!任務賊為何挨刀,只因這個版本有太多的慢速後期卡組,不然的話任務賊實在太過吃香啦......除此之外,魔塊術也被極大的削弱了,或許是暴雪不願看到過場的鋪場與嘲諷之節奏,然而想不到的卻是沒了術士城牆德又很快崛起了.....
不得不說,這個版本的削弱不見得是完美的,但暴雪到底為遊戲的平衡做了不少嘗試。拿如今的天梯環境說起,很明顯是偏慢速的卡組居多,快攻卡組次之,而中速的卡組其實並不常見。平心而論,如若不拿安戈洛版本來對比,女巫森林版本的天梯環境之多樣性顯然要優於冰封王座、狗頭人等版本的,所以單純的和安戈洛版本做對比是不是有點苛刻呢?
個人感覺女巫森林版本的天梯環境其實還是可以的,在如今的快餐時代下玩家或許也該降低下自己的要求啦,不要忘記女巫森林版本的標準模式卡牌較少,出現一些極端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啦。由於有太多較慢的卡組健在,個人感覺接下來的砰砰計劃版本或許也該稍微提升下卡組的速度啦,不然這種「憋尿」的感覺到底有些不太好受......
總結說來,雖說也有弊端所在,但總體說來女巫森林這個版本還是挺不錯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