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翟天臨北大博士在直播中一句玩笑不知道「知網」是什麼,引發網友質疑學歷的真假問題!網友們再一次發揮出自己強大的偵查能力,找出一串串證據,翟天臨算是坐實了學術不端的名聲。翟天臨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除了博士後工作被辭,博士學位被撤銷之外,更難堪的是在全國人民面前形象盡失,演藝事業也大受影響。對學術界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因為翟天臨事件的影響,很多高校對論文的考核自然變得更加嚴格了。
近日又有網友爆料稱,曾參加過《奇葩說》的陳銘,也存在學術造假 !
11月30日中午,陳銘在微博曬出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及裁定書回應稱「別急!結辯總要一點時間嘛!」
據悉,陳銘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因為熱播網綜《奇葩說》被觀眾熟知,是第二、三、四、五季主力辯手,第五季曾獲「奇葩之王」。
令人咋舌的是,此前有網友爆料稱陳銘疑似學術造假,更是通過裙帶關係,「小三」上位才有了現在的成就。早在2005年,陳銘在武漢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就讀時與其現任妻子劉吉樺相識,當時劉吉樺還是陳銘的班主任,並已有家庭,而陳銘在校期間兩人就已同居。陳銘大三時,劉吉樺與其前夫離婚。
此外,該網友還稱陳銘本科時學術成績平平,績點只有2.6。他從本科生到成為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以及最後留校教職,都是靠劉吉樺在背後相助的。劉吉樺的父親譚徽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常委等職位,陳銘是靠他的關係才獲得現在的眾多學術成就。
此前,陳銘妻子劉吉樺也回應過此事,稱2019年4月紀委調查就已經結案並內部通告了,並否認了婚內出軌。
11月30日,陳銘發布長文回應此事。長文中,陳銘稱自己遭到了一位同事多年的惡意誹謗,對方處心積慮移花接木,但爆料中提到的所有違規違紀和學術不端信息點皆不屬實。陳銘詳細列舉了這位「同事」的多輪舉報,並一一回擊:
「第一輪:你在學校的中層幹部、教授學者圈子裡群發匿名郵件,群發匿名簡訊;沒人理你;
第二輪:你在武漢的高校圈群發匿名郵件,在全國新聞傳播學圈群發匿名郵件,有人竊竊私語;
第三輪:你自已註冊微博號發「爆料」,給新京報匿名「爆料」,新京報派記者來暗訪,弄清楚後默默回京;給幾個新聞爆料大號投稿,人家調查完了此事翻篇;
第四輪:你向紀委部門黨組織舉報,紀委用了兩個月多時間,對你爆料裡所提到的所有信息點挨個調查核實,詳細取證了本人及家人武漢大學本科招生、本科畢業、碩士、博士、留校的全部第一手原始資料,把當年的所有見證人包括退休工作人員全部挨個調查訪談核實了一遍,原始資料摞起來有半人高。去年5月紀委調查結案,所謂「爆料」中所提到的所有違規違紀和學術不端信息點皆不屬實,調查結果報備湖北省紀委,並在全系大會、全院教職工大會公開通報和公示兩次,全文通讀長達十頁的調查結論兩次,澄清事實;
第五輪:你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又精進了一大步,果然開始廣撒網、群投稿,好些個以求關注為己任的無腦營銷號開始在頭條、公眾號、知乎、晉江帶起了一波節奏,後來呢?」
陳銘最後表示,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將起訴相關平臺、營銷號。同時「自侃」學會了調查郵箱發件IP,「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在陳銘發表了回應聲明之後,不少網友表示有理有據支持陳老師:
從陳銘的回應來看,他還是很有底氣的,敢於直接起訴造謠的人,應該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吃瓜群眾們還是期待後續的發展吧。
小編知道陳銘還是看《非正式會談》,這是一檔室內談話類節目,一檔外國人用中文訪談類節目。11個不同國家的青年和4個主持人圍繞熱點話題和青年關注的問題進行討論。
由大左和楊迪主持,詼諧的風格很能活躍氣氛,陳銘跟陳超,作為副主主持。而陳銘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會說話的年輕人之一」,陳銘的辯論能力跟急智反應,讓人佩服。總是能在節目中抓住一些諧音梗和語病梗突然「飆車」。
非正的外國嘉賓也都特別優秀,可以說都是各國年輕人中的佼佼者。有牛津學霸,有年輕的老闆,有世界名企的管理層人員,可是也有著草根出身的網紅。但是他們都是有著自己想法和見解的年輕人,各自有著獨特犀利的思想和閃光的個性,而且三觀都特別正。
作為國內的跨文化交流節目,《非正式會談》給我們多元看世界的新鮮角度和有趣觀點,引發辯證的深度探討。涉及了從時下流行元素,到人際關係、價值差異等不同維度,聚焦與當代年輕人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節目呈現中既有段子與故事齊飛的「快樂源泉」,也有消解跨文化刻板印象,彌合認知鴻溝的靈魂思考。
從第1季到第6季的的豆瓣高分。這檔節目你值得看!從節目中也能更了解陳銘,對於他現在的境遇,期待事件的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