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的就是精華」,這句話用在潘長江的身上再適合不過了,作為著名的小品演員、喜劇表演藝術家,潘長江老師只有159cm,比很多女生的個子還矮。
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潘長江的妻子楊雲身高有165cm,夫妻二人結婚39年了,相敬如賓,非常恩愛。
兒時的潘長江,生過一場怪病,被醫生斷定活不過25歲,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戰勝了病魔。他曾16次登上春晚的舞臺,給人民群眾帶來歡聲笑語,如今63歲的他雖然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但熱愛喜劇的腳步從未停止,他拍攝小視頻、網劇繼續帶給人們歡樂。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父親潘林生是東北一帶小有名氣的評劇演員,當年在圈內也是響噹噹的人物,曾任東寧縣評劇團團長,後調到遼寧鐵嶺評劇團工作,母親王晶平也是著名評劇老藝人。
從小受到父母影響,潘長江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
5歲以前的潘長江家境優越,但是在他5歲的時候得了一種罕見病叫「消渴症」,也叫「尿崩症」,表現在潘長江身上就是他可以一次性喝很多水,比如四、五瓶礦泉水,但是都可以很長時間不用上廁所,而上一趟廁所的時間比普通人要長達幾倍。
父母帶著他各處求醫,去了很多醫院都治不好,甚至有些醫院的醫生直接下了死亡判決書:您兒子活不過25歲!
父母沒有放棄他,為了給他治病,家裡把能花的錢都花了,一貧如洗,潘長江是家裡的老二,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
潘父潘母為了養活5個孩子,日子過的非常艱難。
潘父潘母
走投無路之下,他們聽說縣醫院有個老中醫,針灸特別厲害,就帶著潘長江去試試,老中醫每天拿著納鞋底一樣粗的針往潘長江的肚子上扎,潘長江從來都忍著不哭,而且都不要人督促自己就去扎針,父母看了眼淚在在眼眶打轉,心裡疼啊。
因為被下了「死亡通知書」,兒時的潘長江非常聽話懂事,只想在這25年時間裡學更多東西,才能讓自己不留遺憾。
不過父母只想讓他開心度過一生,因為練功太辛苦了,所以不讓他練,可是潘長江卻背著父母開始學戲,越是不讓學越是偷偷練,直到有一次練功過度,手指布滿血痕,纏滿紗布 ,父親只好妥協了。
於是小小年紀的他,開始跟命運抗爭,每天練功、積極治療,後來奇蹟終於出現了,潘長江打破了活不過25歲的魔咒,還娶了老婆生了孩子。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生病的影響,最後他只長到1米59,他的兄弟姐妹都不矮,弟弟潘長甬還是1米79的高個,是個製片人,跟哥哥潘長江一起合作了《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
在一次節目中,潘媽媽非常內疚,說兒子沒能長高,自己還是很有責任的,因為太窮了,沒給他吃上什麼有營養的東西,只能天天小米粥、麵糊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別看潘長江個子小,一直以來都挺有魅力的,潘母自豪的說在結婚前就有兩個姑娘追求他,個子都比他高,1米7。
其中一個姑娘直接178cm的身高,潘媽媽果斷拒絕了,「我兒子太矮了,你太高了,你們不般配」。
後來,潘長江在24歲的時候碰到了楊雲。
楊雲本來是潘母王晶平的學生,跟著潘母學評劇的,一來二去的跟潘長江就熟悉了,潘長江雖然個子矮,但是機靈,還風趣幽默,挺招女孩子喜歡的。
早在潘長江跟著評劇團下鄉演出時,他就碰到了楊雲,那時候她負責接待工作,扎著兩個大辮子,還穿著花衣裳,一下子就吸引了潘長江。
同時追求她的好幾個人呢,都是評劇團裡的,潘長江可一點不覺得自己個子小就自卑,照樣追喜歡的姑娘。
恰逢楊雲想考縣劇團,找潘母來學習評劇,潘長江逮著機會大獻殷勤,每當楊雲下課了,就幫她端茶遞水,有不懂的地方,還幫她悉心講解。
這樣,兩個年輕人的心走到了一塊,很快潘長江就跟她表白了,但是楊雲有點猶豫,並沒有立馬答應他,而是說要跟父母商量一下。
父母聽了,非常生氣:「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能唱唱評劇,有什麼出息?多少條件優越的男孩子你不找,你到底圖他什麼?」
本來楊雲就在猶豫,父母還這麼一說,她非常惱怒,決定這輩子非潘長江不嫁了。看到女友對自己的認可,潘長江更是拍著胸脯發誓:
「就算你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將來沒工作了,什麼都沒有了,但我就相中你這一堆一塊了,我就認你了。即使要飯,我也要幹的給你,我喝稀的!」
楊雲家是農村的,潘長江為了討好未來嶽父母,不惜幫嶽父母下地幹活,最後嶽父母被他的真誠感動,只要女兒好就行,所以就沒再反對了。
私下認為,楊雲是農村人,這也是她願意嫁給潘長江的一個因素,他們談戀愛的時候是1980年,那時候農村窮啊,很多農村人都擠破頭了想要成為城市戶口,吃商品糧,有穩定的工作、收入,還有退休金和養老金,幹同一份工作,連工資都比農村人拿的高几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拿到城市戶口都覺得高人一等。
不像現在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很多農村還拆遷、賣地,成了「土豪」,好多人都想把戶口從城市遷到農村呢。
1981年,兩人舉行了低調的婚禮,那時候的潘長江還沒25歲,楊雲膽可真大啊。
潘長江和楊雲結婚後,由於劇評團一時半刻還沒給他們分房子,所以小夫妻倆只能住在劇場後面的男公廁裡,潘長江找人填平了,還是味道難忍,冬天北風那個吹的,冷的直哆嗦,夏天又到處被蚊子咬,8平米的小房間夫妻二人愣是住了8年,從二人世界變成一家三口,女兒潘陽就是在那裡出生的。
日子過的艱辛也幸福,這可能是潘長江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吧。
為了讓妻女過上更好的生活,潘長江更加努力。
因為個子小,演評劇根本沒有優勢,沒人關注他,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扮醜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於是改演二人轉,專攻丑角,豁出去了扮醜,怎麼醜怎麼來,既然老天給了「殘缺」的身體,一定要好好加以利用,不是誰都能有這個「高度」的。
1984年,潘長江順利調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並主演了《四聖巧戲豬八戒》,還因此參加了全省優秀小戲大賽,認識了一同參賽的趙本山。
此時的趙本山也正在崛起中,相比起潘長江的優越家世,趙本山出生在農村,看著顯老的本山大叔其實比潘長江還要小三個月,他從小母親病逝,父親遠走他鄉,跟著盲人二叔學會了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轉小帽等,還樣樣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為突出。
1982年,他在遼寧省舉辦第一屆農村小戲調演中,憑藉《摔三弦》一舉成名。
此次參賽,他仍然表演的是《摔三弦》,跟潘長江雙雙得獎。
這次比賽後,這哥倆結下了緣分,還一起合作了《大觀燈》,結果場場爆滿、連演了200多場,火遍東三省,潘長江在《大觀燈》裡的表現被觀眾稱為「天下第一瘸」,而趙本山被稱為「天下第一瞎」,也讓潘長江、趙本山二人成了東北家喻戶曉的二人轉演員。
1987年趙本山調入鐵嶺民間藝術團,而潘長江憑藉《豬八戒拱地》獲第三屆國際青年戲劇節「個人表演金獎」,人稱「東北醜王」。
哥倆就這樣暗暗較著勁,不分上下,直到1990年趙本山率先上了春晚,火遍全國,成了「小品王」,這下潘長江急了,開始對準了春晚發力,經過2年多的準備,1993年潘長江憑藉小品《草臺班子》也順利登上了春晚,這一登就是16次,先後表演了《過河》《同桌的她》《雨天有故事》等作品,成為春晚的常客。
他跟蔡明的搭檔讓人印象深刻,蔡明的毒舌更是直接對準了潘長江的身高,叫他「小陀螺」、「七個白雪公主和一個小矮人」、「土豆」,而潘長江半點包袱都沒有,越吐槽越歡樂。
當然要說藝術成就,潘長江還是遠不及趙本山,趙本山連續上了21次春晚,農民形象深入人心,每年都是在晚上11點多壓軸登場,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那些年全國人民都在等著他的小品,他先後跟宋丹丹、高秀敏、範偉做過搭檔,留下很多經典作品《昨天、今天、明天》、《賣拐》三部曲、《不差錢》等。
除此外他還創建了本山集團,拍電視劇,僅僅《鄉村愛情》系列已經拍了12部了,投資電影,開辦了劉老根大劇院專演二人轉,收了不少的徒弟,小瀋陽、劉小光、王小利等都是他的徒弟。
成名後的潘長江,膨脹了、飄了,覺得自己了不起,妻子楊雲已經沒法跟上自己的腳步,因此動不動就對楊雲發脾氣,看她哪哪都不順眼,做什麼都不對,只想跟她離婚,當初結婚時的那些美好承諾早就忘的一乾二淨了。
妻子也發現了他的變化,不跟他爭不跟他吵,反倒是潘長江不知道咋整了,找了兩年毛病,結果沒找著。
楊雲說他就像飛高了的風箏,那兩年時刻有掙脫繩子飛走的危險,結果楊雲將繩子使勁一拽,他就落回地面了,看著美麗的妻子,可愛乖巧的女兒,潘長江一下子醒悟過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多麼不容易啊,當初若不是妻子的不離不棄,怎能有如今的自己呢?照顧她們是自己的責任啊!
因此,他再也不提離婚的事情了,一心一意過好一家三口的小日子。
2012年,29歲的潘陽出嫁了,對方石磊比她大兩歲,是個典型的高富帥,出生於音樂世家,在香港長大,美國留學時曾是郎朗的同學,現在為某集團公司總裁,身家數十億,結婚後所有的財產都給了潘陽掌管,潘陽還被網友戲稱「潘十億」,婚後潘陽生下兒子石全,非常幸福。
如今潘長江和楊雲結婚39年了,仍然非常恩愛,堪稱「模範夫妻」。
63歲的潘長江說他不退休,要演到八九十歲,啥時候觀眾煩了就離開,雖然沒有再上央視春晚,也還是會創作小品,他還轉戰小視頻、拍網劇,生活過的相當充實。
在小視頻裡,帶著外孫一起玩,非常開心。
潘長江曾跟命運抗爭25年,艱難的時候有妻子不離不棄的陪伴,如今女兒有了好的歸宿,外孫聰明可愛,自己身體健康,仍然有熱愛的事業,回望過去,他說:「這輩子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