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溫子仁導演的《海王》改變了DC在電影製作上與漫威競爭的頹勢。
雖說「以和為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可電影中所體現的「強行的和平」是我所無法接受的。
下面請聽我為大家講解《海王》的劇情和對它的看法。
《海王》劇情
故事剛開始,一個燈塔看守人在狂風暴雨中邂逅了居住在海底亞特蘭蒂斯的女王,兩人在相處中漸漸生情並誕下了混血兒亞瑟。
可好景不長,來自海底的軍隊找到了女王的所在,女王被迫回到海底接受政治婚姻,其後孕育一子,名喚奧姆。
因其不貞,奧姆的生父將她獻祭給了海溝族,臨行前,女王安排隨從維科擔任亞瑟的導師,傳授了亞瑟多種格鬥技能。
(ps:亞特蘭蒂斯是上一個文明,因王濫用海神的黃金三叉戟而導致國家深陷水中,在三叉戟的威力下,大部分人都只能生活在水中,除了皇族可以水陸都能生存。文明分裂為數個海底國家,有些進化,有些返祖,喪失意識。海溝族就是返祖的其中之一。)
年幼的亞瑟在水族館意外發現自己可以與魚類溝通,慢慢覺醒了自己的天賦,又在維科的教導下成為了海上懲惡揚善的鬥士。
可一場陰謀隨之展開……
弟弟奧姆掌管亞特蘭蒂斯後不滿陸地毀壞海洋的行為,決意聯合海底其他國家,共同對陸地發起進攻。在自導自演了一場陸地對海洋襲擊的戲之後,得到了多數國家的贊同,並用海嘯將大批海洋垃圾投向陸地。
海嘯撲向了那些海岸城市,而亞瑟和他的父親也深受其害。
海嘯過後,女主湄拉登場,告訴亞瑟唯有他繼承王位才可以阻止這場浩劫。
亞瑟與湄拉潛入亞特蘭蒂斯與導師維科的會面,卻不幸被奧姆的軍隊發現。
憤怒的亞瑟決意與弟弟奧姆在海底巖漿處進行決鬥,兩人你來我往,僵持許久,可不擅長海底戰鬥的亞瑟還是落敗了。幸得湄拉相助,逃離了亞特蘭蒂斯。
在會面時,維科告訴亞瑟,唯有獲得丟失的黃金三叉戟才能讓他統領海底各個國家。跟著維科所給的線索,亞瑟找到了沙漠中的一處遺址,緊接著跟著遺址中所給的提示,來到了義大利。
湄拉與亞瑟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漸漸生出了情愫,在義大利的名人石像處四目相對。可炮火卻來得卻不是時候。
數日前因與亞瑟戰鬥而失去父親的海盜獲得了奧姆提供的武器,對這對小情人進行追殺。一番殊死搏鬥,海盜落敗,亞瑟重傷。
湄拉把亞瑟的傷口簡單包紮,並告知亞瑟目的地是他母親的祭臺。亞瑟害怕見到母親的遺骸,不願意去取得黃金三叉戟。
在湄拉一番勸慰後,亞瑟與湄拉終是來到了海溝族。兩人躍入海底,身後是數以萬計的海溝族。在漆黑的海底,遠方的光指引著他們前行,也阻止著海溝族的接近。退無可退的兩人衝進了光源,意外發現光源中別有洞天,更讓人驚喜的是亞瑟的母親並沒有死,她只是困於這片天地。
母親告訴亞瑟,唯有拿到瀑布後的黃金三叉戟才能離開此處,在瀑布後有著守護三叉戟的惡獸。
亞瑟畏懼存在於傳說中惡獸,而母親卻鼓舞著自己的孩子要勇於擔起維護海陸和平的責任。
亞瑟重拾信心,進入了瀑布……而另一邊奧姆帶領著軍隊與不贊成攻擊陸地的海底國家開戰。
瀑布後,惡獸吊打著亞瑟,並嘲諷其不純的血脈。但能與海洋生物溝通的天賦在亞瑟命懸一線時得以發揮。經過一番溝通,亞瑟成功勸退了惡獸,並拔出了黃金三叉戟。
黃金三叉戟入手,亞瑟溝通海洋生物的天賦被全面激活。他帶著愛人和母親來到了奧姆所在的戰場,靠著天賦成功召喚海洋生物阻止了正在發生的戰爭,並在陸地上與奧姆展開決鬥。
雙方雖如之前那樣難分難解,但終是亞瑟戰勝了自己的弟弟。
當黎明的曙光從東方耀著海面,母親的出現意味著戰爭告了一段落,新王登基。
結尾處,母親與亞瑟父親時隔多年的擁抱溫暖人心。
影片評價
我個人十分喜愛這部片子,當年上映前曾多次觀看宣傳片,上映後也是在電影院兩刷。
影片無論是令人震撼的特效、壯觀的打鬥場面還是融合恐怖、浪漫、動作等的風格都是值得觀看的。
影片最為人稱道的是亞瑟父母跨種族的愛情。
劇中的愛情是每天在同一時間和地點那無聲的等候;是看到文化差異後那無言的包容;是即使數年未見,卻依舊鐘情彼此的堅定。
除此之外,《海王》中的曲子也值得進入你的歌單。無論是情歌、打鬥時恢弘的曲調還是Rap搭配著影片顯得相得益彰。
總而言之,如果給之前二十多年看到的電影排序,《海王》一定是前三。
親愛的讀者,你願意去觀看嗎?
劇情分析
《海王》中奪權的主題在漫威的《黑豹》中也有所體現。
《黑豹》中的反派意圖用瓦坎達的武器給予黑人統治世界的權利,而黑豹則認為黑人欺辱的時代已經遠去,沒有必要挑起新的戰爭。黑豹的觀點從邏輯上來講並沒有錯誤,種族間的戰鬥根本無從消除歧視。
可反觀《海王》,戰爭真的沒有必要嗎?
假設戰爭不發生,人類至今不明白海底還有著亞特蘭蒂斯,不法商人依舊向大海排放著汙水,漁民過度的捕撈也會導致海洋生物的銳減。站在亞特蘭蒂斯的角度,這種和平並非是一種共贏,更像是一種屈服。奧姆的反攻陸地並非是一場兒戲,更像是深謀遠慮的思考。
戰爭發生後,人類或許會傷亡慘重,但戰爭導致的兩種文明的融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人類在亞特蘭蒂斯的歷史教訓中,必然能明白一味地追求力量並非是件好事,唯有與自然和平相處才是長久之道。
戰爭沒有發生,那麼終有一天,自然的報復將比戰爭更為可怕。
所以,這樣的和平是否真的該被需要嗎?
(ps:跪求讀者點個讚,點個關注,讓為愛發電的我能獲得繼續戰鬥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