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開學季,全國各地的大學女生陸續走進軍訓場。
軍訓,是人生重要的一課。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鍛鍊體魄,當然,它也是國防動員工作的重要一環。
服兵役是每個中國公民的義務,由於中國人口人多,兵源實在太多,因此沒有實行全員兵役制。因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軍訓,是他們最能接近和體驗軍隊生活的人生環節。
然而,在軍訓當中,時常會發生教官與女生談戀愛此類的「越軌」問題。教官,身穿軍裝,教導學生軍事訓練,既代表了國家工作人員的形象,也需體現出為人師表的體面和威嚴。理論上說,教官和學生戀愛,等同於教師和學生戀愛,均屬於有悖倫常的越軌行為。
我軍各部的軍訓紀律明確規定,嚴禁教官與女學生發生情感關係。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教官和學生年齡相近,且都屬於青春躁動的年齡段,極其容易發生越軌事件。我本人也曾參與過學生軍訓工作,目睹了不少個別人違反軍訓紀律,私下裡與學生談戀愛,甚至還有一些帶隊的軍官在已有家室的情況下,依然勾搭女學生,鬧出了不少笑話,並且事後居然沒有得到嚴肅處理。
從女學生的一側出發,個人認為,和教官談戀愛,弊大於利。
首先,教官和學生的相遇,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次偶然相逢,軍訓結束之後,各奔東西,彼此人生再無交集。目前,軍訓教官多為軍校學員和部隊士官。部隊士官大多已經成家立業,且帶隊幹部也會嚴肅約束,與女學生擦碰情感火花的可能性並不大。戀愛現象,主要出現在軍校學員當中。
軍校學員,是一群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人。而地方女大學生,則可以自由的選擇就業和職業發展的地點,清晰地規劃自己的人生。當代女性,應當獨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不應過早地墮入戀愛的陷阱,尤其是不能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遇見錯誤的人。女大學生與教官之間的露水情緣,抵擋不過時間的衝刷和利益的糾葛。對於軍校學員來說,能夠幫助他們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的女人,才是他們最後選擇的結婚對象。軍官的進退走留,都和配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多軍官為了轉業到大城市,不惜採取假結婚的手段以求達到安置條件。在別無選擇的人生面前,愛情往往會倒退為不值一提的次品。而習慣於愛情至上的地方女大學生,往往會對軍官在婚配上的現實難以理解。
兩個人最終能否走到一起,看的不是一見鍾情的激動,而是最終人生之線是否能有交集。試問女大學生們,有幾個打算到農村去,到山溝去,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去?
與其錯誤的開始一段孽緣,不如從一開始就把它掐斷,各自安好,互不打擾。
其次,在軍裝和教官身份的加成了,女生的感情衝動往往缺乏理想,很難深刻認識到軍裝之下的那個真實的個人。眾所周知,女性的從眾心理要遠強於男性,因此,社會新的標識——軍裝對於女性的誘惑能力也遠遠高於男性。正因為如此,女生容易盲目地因軍裝而衝昏頭腦,在沒有深刻認識到一個人的情況下,貿然選擇談戀愛,最終釀成苦果。美好的愛情,往往發端於平等、包容、互助的環境和土壤之中。而軍訓這種場景,教官居高臨下,學生被動服從,軍裝掩蓋真人,這實際上處於一種嚴重信息不對稱的場景。畸形的場景往往會滋生畸形的愛戀。理性愛人,首先就要學會把自己置於和對方同等的位置,這樣才能方便自己更加清楚地去觀察一個人的本質,去真實的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家庭背景、三觀以及愛好、習慣等等。
第三,在部隊已經三番五次嚴令禁止和女學生談戀愛的情況下,部分人依然頂風違紀,視紀律於不顧,這樣的人,道德情操必然低下,也不值得託付終身。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也是軍人應恪守的職業道德底線。嚴禁同女學生談戀愛,這是歷年來我軍軍訓工作最基本的紀律規定,每一次軍訓出發前,各級主官都會三番五次強調這條紀律。試問,一個人,敢於挑戰其賴以生存職業操守,如何能夠安心與其戀愛?
第四,年輕女大學,對軍人職業的認識不夠深刻,還沒有做好長年兩地分居,一生固守清貧的心理準備,更重要的是,軍人家庭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也有一定的隔閡。
從家庭生活而言,軍人妻子的角色更傾向於傳統中國女性,尤其看中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孝順父母等傳統婦女的形象特質。前年,陸軍司令韓衛國在寫給軍人家屬的一封信中提到,軍人的妻子必須要能吃苦。這句話,雖然表達的很「直接」,聽起來很「直男」,但說出的的確就是現實,也是軍人妻子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真相。
而當代女大學生,未必嚮往這樣的家庭生活也未必能接受軍人家庭偏傳統和保守的意識形態。貿然選擇和教官談戀愛,三觀不合,最終必然分道揚鑣,竹籃打水一場空,反而白白錯失了與其他優質男性戀愛的機會。
總的來說,和教官談戀愛,弊大於利,既存在較大的感情破裂風險,同時也使得教官違反了軍隊的紀律,稍有不慎,還容易引發軍地糾紛,影響軍民團結。
總之,一句話,教官,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更多互動和及時訊息,請關注微博:「垃圾桶內你與我」:
//weibo.com/lajitongneiniyuwo
反抗者的靈魂從未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