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高感亮度活用術:夜間隨拍

2021-03-01 福州榕樓相機城

透過徐緩的步調,與細微的觀察,才能在決定性的瞬間發生時,運用手上的相機忠實的記錄下來,這便是抓拍的精髓所在。只是過往常被提出來探討的,多半是在白天進行,難道夜間就沒有適合隨拍的題材嗎?其實不然,只要放膽使用數字相機中的高感光,與察覺利用街頭上的光源,再增添幾分創作上的巧思,夜間隨拍也能捕捉到不錯的攝影作品,以下便與大家分享八個夜間隨拍的要點,以打破各位的既定觀念囉。

夜間隨拍的拍攝基本設定

拍攝模式:光圈先決自動

光圈:F2.5〜8

ISO感亮度:4000為止

白平衡:隨場景變更

影像格式:RAW+JPEG

拍攝、解說:佐々木啟太

▲銀座的夜晚,展示櫥窗與在市街上行走的人們吸引我的目光。其實,我就是在等待著這一刻的到來,因此所有精神都集中在使用泛焦技巧捕捉畫面的時機。
DATA:OLYMPUSPEN E-PM2, Body Cap Len(30mm), 程序自動(F8、1/25秒),-07EV, WB:自動, ISO3200, 負片衝印效果II+針孔效果。

DATA:OLYMPUS PEN E-PM2, Body Cap Len(30mm), 程式自動(F8、1/25秒), -07EV, WB:自動, ISO3200, 負片沖印效果II+針孔效果。

▲橫濱的夜晚。雖然等待許久,但就是沒有人出現。為了讓太陽下山之後的天空也能展現色彩,藉由調整白平衡的方式,創造夜景攝影少不了的獨特風味。
DATA:OLYMPUSOM-D E-M1, M.ZUIKO DIGITAL 17mm F1.8(34mm), 光圈先決自動(F2.5、1/40秒),-0.3EV, WB:3100K, ISO4000, 多重曝光。

01.高感亮度+隨拍的可能性

隨拍基本上是採手持攝影的方式,與搭配三腳架仔細確認影像後再拍攝的方式大不相同。國外大多會以「Candid Photography」稱呼它,Candid本身帶有坦白、率直之意,正好代表隨拍這種直接利用場景光線來拍攝相片的風格。

而在中文的隨拍一詞裡,則是包含了自由之意,因此對於這種拍攝技巧,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見解,拍攝手法也相當多元。雖然隨拍的範疇相當廣,但核心觀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當場捕捉那個令自己心動的畫面。

再來,如何透過畫面讓觀看者體驗到相同的感動,也是拍攝重點所在。而為了更符合隨拍的精神,當然要避免事後透過顯像來修飾相片。

就算要利用藝術濾鏡等數字影像效果,也請在拍攝當下就直接搭配。對於這樣的拍攝類型來說,高感亮度的可能性,就是讓可運用光線拍攝的場景和影像表現方式變得更加多元而自由。

02.夜間隨拍的魅力與夜景風格

夜間隨拍的魅力,就是各種繁華和奇特的景象。市街在昏暗的光線當中浮現,總是讓人期待不已。

雖然有時我也會被美麗亮眼的燈飾深深吸引,不過從隨拍的角度來看,各種繁華和奇特的景致其實更具有魅力。然而隨著高感亮度性能的提升,即使在有些陰暗的條件下,靠著數字相機就能拍攝出清晰銳利的相片。雖然單就畫質來看的確是相當美麗,但對夜間隨拍來說,卻少了那麼一份獨特的風格魅力,這部分得靠拍攝者的技術來適度地添加進去。

像是在呈現燈飾的美感時,會刻意搭配柔焦鏡讓影像稍微出現霧化現象,拍攝夜間隨拍也是如此,透過振動模糊的影像反而能表現出繁華感,因此就算使用高感亮度設定,也會刻意去選擇人物稍微振動模糊的快門速度。至於奇特性的部分,則是會透過色彩的變化來呈現。如上所述,夜間隨拍的重點,就是繁華感與奇特性的表現技巧。

03.控制人物的振動模糊情形

我認為人像稍微帶有點振動模糊感,比較會有夜間隨拍的氣氛。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源自於某次的拍攝經驗。當時的我使用某款高感亮度性能優異的相機,搭配大光圈鏡頭,在夜晚的街角拍攝往來民眾。因為快門速度也很快,所以人物呈現出靜止的清晰影像,不過隨著拍攝的進行,內心總有一股說不上來的不協調感,在我降低快門速度,讓人物稍微有些振動模糊後,整體影像看起來才比較符合自己內心對夜晚街角的期待與想像。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其實是因為肉眼在觀看風景時,所處場景的光量若是比白天微弱,則人物的動作很容易帶有殘影。自從有了這個經驗,拍攝夜晚街角時,我都會稍微調低快門速度。

基本上,快門速度可以設定為1/10秒,在這個設定下,雖然看得清楚人物步行時的雙腳,但同時也會帶有振動模糊感,之後再配合人物動作進行微調。

▲看起來很快樂的人們背影。一邊用欄杆固定身體,一邊抑制光線偏離並以多重曝光拍攝相片。為了營造人們快樂對話的氣氛,刻意將色調變成帶有溫暖感的橙色。
DATA:OLYMPUSOM-D E-M1, M.ZUIKO DIGITAL 17mm F1.8(34mm), 光圈先決自動(F2.5、1/50秒),-0.3EV, WB:9800K, ISO4000, 多重曝光。

04.泛焦技術的夜間隨拍

就在我不斷探求奇特的夜間隨拍作品時,我遇見了OLYMPUS Body Cap LensBCL-1580,這是一款焦距15mm、光圈固定為F8的定焦鏡頭,規格方面相當獨特。因為它原本是M4/3相機產品,所以在35mm規格換算下相當於30mm視角。此外,它並沒有搭載自動對焦功能,必須以手動方式,藉由操作杆調整對焦點,使用上需要時間來理解與習慣。

為了能夠運用F8的景深進行泛焦攝影,在操作杆上面附有刻度,操作起來相當的流暢順手。自從添購了這款鏡頭後,開啟了我泛焦夜間隨拍的生活。

在光量比白天低的夜晚,之所以能將光圈收縮到進行泛焦攝影的程度,全是仰賴相機高感亮度性能向上提升。雖說是高感亮度,考慮到需要讓人物影像稍微產生振動模糊,夜間隨拍只需搭配數千ISO的設定值,無需用到數萬ISO的超高感亮度,各位有機會務必嘗試看看。

05.泛焦與盲拍技巧

所謂的泛焦,是一種利用景深的效能,讓畫面整體影像都合焦的拍攝手法。使用廣角鏡頭,將光圈收縮到F8以上,然後鎖定距離2~3m左右的被攝體,就能拍攝出連背景都準確對焦的相片。

當感亮度為固定值時,運用泛焦技巧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光量,因此會讓快門速度跟著變慢。雖然泛焦攝影是風景攝影當中常見拍攝手法,但就算是隨拍也多半選在明亮的白天,而因為拍攝時重視快門時機,所以有時會搭配用於廣角鏡頭的盲拍技巧。

對於我個人來說,若是在街角進行盲拍的泛焦攝影,看起彷佛是在偷拍,因此我很少會用這樣的方式隨拍。就算是這次的夜間隨拍作業,過程中也是確實拿好相機後才進行拍攝。

所以,就算得要運用優秀的防手振功能,我也希望設定至容易讓影像振動模糊的快門速度,並且堂堂正正地用雙手拿好相機之後再來拍攝。

06.手持攝影與多重曝光的夜間隨拍

隨著夜間隨拍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這種利用多重曝光功能的拍攝技術,主要目的是用來展現夜景的多變性。像是利用燈飾取代柔焦效果,讓刻意失焦的影像與焦點對準的銳利清晰影像重迭,就是多重曝光攝影的基本技巧之一。

雖然從底片相機時代開始,就會在搭配三腳架的攝影當中使用相同的拍攝技巧,不過如今是大膽地以手持方式來嘗試。若是從追求手持攝影可能性的角度來看,的確給人有些帥氣的感覺,但其實最初嘗試的契機,是因為手邊沒有三腳架而必須採取的緊急應變方法。

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拍攝焦點對準與失焦影像時,構圖方面不可以偏離太多。一旦兩者之間的構圖相差過多,清晰與模糊的影像將無法對齊,進而讓整張相片帶給人不協調感。至於拍攝的訣竅,在於帶著放輕鬆的感覺確實固定好相機。若是剛開始嘗試,不妨利用欄杆等物體來固定身體或相機。

▲原宿的傍晚。一邊觀察快步通過的人們,一邊等待時機拍攝。在小巷的前方有間著名的鬆餅店,不妨捕捉這個時機下的數張畫面,之後再從中挑選出滿意的作品。
DATA:OLYMPUSOM-D E-M10 Fisheye Body Cap Len(18mm F8), 程序自動(F8、1/30秒),+2.3EV, WB:陰影, ISO4000, 特別效果處理。

07.高色調的泛焦隨拍(魚眼鏡頭+黃昏拍攝)

魚眼鏡頭大體上分成了兩種類型,一種是對角線魚眼鏡頭,它有著180度的視角,可以拍攝出強烈彎曲的影像,另一種則是可以拍攝出圓形影像的圓周魚眼鏡頭。

這次使用鏡頭為視角140度的OLYMPUSFisheye Body Cap LensBCL-0980。它與先前本章所介紹的Body Cap Lens是相同的產品,本身沒有自動對焦功能,光圈固定在F8,也可以用來拍攝泛焦相片。魚眼鏡頭最受歡迎之處,就是它那種獨特的影像描繪效果,加上視角相當寬廣,可讓許多物體一同入鏡,因此畫面的安排上必須多加注意。在此我個人採用了高色調技巧與特別效果處理做搭配。

高色調是將曝光調整至+1級的狀態,讓影像變得更為明亮的表現方式。拍攝重點在於把握構圖主題在畫面當中看起來最醒目的時機,還有留意光線狀態。若是+1級的曝光還不足夠,那就大膽地採用+2級曝光吧。

▲在小巷漫步時發現的廣告牌。靠著魚眼鏡頭的廣角性能,很容易讓周遭的氣氛融入相片當中。而為了避免魚眼鏡頭讓影像彎曲的效果過強,建議稍微拉開點距離再拍攝相片。
DATA:OLYMPUSOM-D E-M10, Fisheye Body Cap Lens(18mm F8), 程序自動(F8、1/13秒),+2EV, WB:陰影, ISO4000, 特別效果處理。

08.黃昏隨拍的柔美魅力

若是一般的高色調相片,就算將光圈固定在F8,也不一定要用到高感亮度設定。這裡所使用的相片是在傍晚時所拍攝,在傍晚帶有點柔和的光線當中,為了能隨心所欲地以高色調搭配手持攝影的方式拍攝相片,需要用高感亮度為輔助。

傍晚的光線微弱,是個讓人感覺很平穩祥和的時段。若是拍攝沒有人的街角,在柔和光線的照射下,會讓影像帶給人悠閒自在的氣氛。而相對於傍晚的時間流逝,趕著回家的人們,還有心裡想著接下來要去哪裡玩而感到雀躍的人們,有時他們的動作看起來會比白天時更為快速。

若單純只是將眼前的風景拍成相片,比起傍晚所展現的獨特柔和魅力,對比度貧弱、影像吸睛度不足的感覺會比較強烈。實際在拍攝時,不妨像範例相片一樣添加變化性,讓影像跳脫真實感,應該會比較符合傍晚這個時間帶的獨特氣氛。各位不妨拿起相機,嘗試看看這些表現技巧吧。

▲停在空地上的腳踏車。光是這張相片並沒有很強的張力,不過若是與其他的相片做搭配,就能變成一張讓人感受到拍攝現場靜謐氣氛的魅力相片。
DATA:OLYMPUSOM-D E-M10, Fisheye Body Cap Lens(18mm F8), 程序自動(F8、1/80秒),+2EV, WB:陰影, ISO4000, 特別效果處理。

DATA:OLYMPUS OM-D E-M10, Fisheye Body Cap Lens(18mm F8), 程式自動(F8、1/80秒), +2EV, WB:陰影, ISO4000, 特別效果處理。

更多詳情請關注:福州榕樓相機城

佳能五星金牌店:0591-87553345

尼康典範店:0591-83359833

榕樓相機城:0591-87532991

地址:福州市津泰路10-16號

榕樓官網:www.RongLou.com
福建攝影網:www.FJsyw.net

相關焦點

  • 夜間攝影小技巧
    文筆不太好,通篇採用白話文,撿幹的說;如果有什麼我說錯的地方,請大家原諒,攝影對於我並不是專業的,就是我的一個小愛好。有想要知道的更多的關於手機拍照、相機拍照的,也可以私下找我,大家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步入寒冬,白短黑長,你是否困惑於夜間如何用手機拍攝出好照片?你是否拍出來的都是有躁點的、模糊、亂糟糟光源的照片,而你卻不知道為什麼?怎麼辦?
  • 攝影技巧 曝光篇 高感光度活用術 旅遊夜景攝影高感光度靈活運用技巧
    若要避免手振問題,首先以相機或鏡頭本身搭載的防手振功能來應對,當防手振功能仍無法有效消弭振動模糊問題,再以調高感光度的方式下手。  倘若需要拍攝動態被攝體,或者拍攝者所乘坐的物體本身會振動時,那就只能利用高感光度搭配高速快門,才能拍攝出靜止的清晰影像。設定技巧方面,若是狀況允許,建議配合試拍,讓感光度設定至剛好能讓影像呈現靜止狀態的數值。
  • 美輪美奐的夜色,6個幫你拍好夜景的攝影技巧
    原因很多,主要是兩點:一:夜間光照不強, 不足以支撐世間萬物表現出各自的色彩差異。 二:因為長曝光的運用,會讓相對固定的色彩不斷強化。比如天空的色彩,反之,湧動的人群因為在動,在畫面停留的時間短,所以對色彩的影響要弱於天空。        明白了以上這一點,你就會發現拍夜景用RAW模式是多麼的必要。毫不誇張的說,它可以讓一張圖片變成N張。具體的大家可以自己去試一試。
  • 夜間攝影技巧,怎樣獲得準確的曝光參數設置
    為夜間攝影找到合適的曝光可能會比較困難,並且在攝影中需要經過反覆嘗試。在本文中,將介紹有關如何在夜間攝影中獲得正確的曝光拍好照片。
  • 星野攝影的5個簡單小技巧
    星空一直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拍攝的題材之一,浩瀚的星海的確可以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那麼該怎樣拍好星空呢?B門當先現在很多數碼單眼相機都有B門,它是一種完全由攝影者所控制的快門釋放方式,快門時間長短完全由攝影者按下快門的時間長短來決定,因此也稱為「手控快門」。使用B門拍攝星空的好處是時間可控,可以任意選擇曝光時間,這樣拍出的照片是「繁星點點」的浩瀚星空還是奇妙的星軌就可以自由掌控了。
  • 極影系列教程——星空攝影技巧全揭秘 (上)
    星空攝影系列教程擬分為:星空攝影技巧揭秘 (上)星空攝影技巧揭秘 (下)星空全景接片前期後期技術詳解上篇下篇1. 相關天文知識1.相比深空攝影,星野攝影的起點並不高,更注重構圖和後期調色等技巧。為什麼別人的照片漫天繁星閃爍,而你興致勃勃去拍銀河,照片中卻是星光疏落,失望而歸,根本的原因就是銀河沒有出現在你拍攝的夜空中。星空攝影是較為特殊的題材,不僅需要精湛的前期和後期技術,了解相關的天文知識是拍攝成功的關鍵。
  • 如何拍好夜間城市全景
    ▲點擊藍色「攝影世界」,一鍵輕鬆關注!
  • 攝影技巧:秋冬的黃色楓葉怎麼拍好看?有哪些攝影技巧?
    攝影技巧:到了秋冬季,金黃的樹葉也成為很多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對象,但是想要將這番秋冬美景拍好看,真的還需要花點心思
  • 攝影技巧 人像篇 日系人像攝影外拍實用攝影技巧 有feel的遊拍實戰
    一開始可以從戶外的遊拍開始練習,一邊遊玩一邊拍照,心情比較輕鬆, Model的肢體動作也會比較自然不做作。在戶外拍攝人像時,除了掌握住Model的神韻外,很多人常會忽略場景的配色及呈現季節變化的重要。接下來會針對遊拍人像攝影,提供拍攝技巧及建議,讓新手能透過輕鬆的引導拍出有有feel的遊拍照片。
  • 攝影攝像:單眼相機設置及攝影技巧(3)
    8、夜間人像留影上三腳架,調節白平衡,自動或自定義白平衡;iso100-400;A檔,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閃光,後簾閃光模式;此時,閃光燈會閃兩次,按下快門閃一次,曝光結束前會再閃一次,所以在閃兩次前,人不要離開。這樣拍出來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於背景曝光不足而過暗。
  • 攝影技巧:如何拍好夜拍人像?
    夜拍人像,需要解決夜間拍攝光線不足的問題,所以要尋找現有光源或者補光道具來給人像補光。
  • 拍夜景難麼?告訴你這幾個實戰技巧
    原因很多,主要是兩點:一:夜間光照不強, 不足以支撐世間萬物表現出各自的色彩差異。 二:因為長曝光的運用,會讓相對固定的色彩不斷強化。比如天空的色彩,反之,湧動的人群因為在動,在畫面停留的時間短,所以對色彩的影響要弱於天空。明白了以上這一點,你就會發現拍夜景用RAW模式是多麼的必要。毫不誇張的說,它可以讓一張圖片變成N張。
  • 攝影技巧 人像篇 人像夜拍如何掌握拍攝的要訣 微光人像實戰攻略大公開
    本文告訴大家在微光的拍攝環境中,該如何掌握拍攝的要訣,建立在這基礎之上,接下來要進階教大家怎麼在黑暗中如何尋找光源,防震小技巧,挑戰混合色光的拍色,並且利用白平衡及色溫來決定照片的情感。若是使用RAW檔拍攝,在拍攝時可以降低一格的光圈拍,事後再用RAW檔調回,或者將照片轉為黑白都是不錯的作法。
  • 夜晚也能拍照片,手機夜間拍照技巧
    用手機拍夜景真的很難麼?有沒有什麼訣竅可以將夜景拍好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浪漫夜拍全攻略。一、基本技巧1、避免手振  由於夜間光源微弱,相機會放慢快門以獲得更多的光線,此時只要稍有晃動就會使影像嚴重模糊。
  • 攝影入門:單眼相機設置以及攝影技巧!
    攝影入門:剛買到手的單眼相機不知道怎麼設置?不知道拍照時如何設置參數?bobo給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實用的單眼相機設置及攝影技巧!一起往下看吧。攝影技巧  1、拍靜止小東西的特寫拍靜止的小東西的特寫,如花、鳥、蟲:用A檔,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儘量在1m以內拍攝,使背景虛化!光線好的話,iso100,光線不好的話,iso最好400以內。
  • 【攝影教程】夜間攝影——夜色景物拍攝技法
    夜間攝影是指日落後夜幕降臨到日出前的東方初白這一時間段所進行的攝影。夜間攝影從光源上可為:1.自然光攝影,如日落後的天光、月光、星光為照明光源或被攝對象,如圖1《祈天》;2.人工光攝影,如閃光燈、路燈、室內照明燈、裝飾燈等用電的發光器為照明光源或被攝對象的攝影,如圖2《雪鄉夜色》;3.以混合光為照明光源的夜間攝影,畫面中既有自然天光,又有現場燈光,如圖3《索菲亞大教堂》。
  • 這三種常見的酷炫攝影畫面如何拍?
    其實這些攝影題材很簡單,並沒有特別高深的技巧,今天我們就挑選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題材教大家如何去拍攝。    拍攝車流需要在夜間進行,使用AV檔或者M檔都可以。為保證乾淨的畫質,ISO 100或者最低即可。光圈建議F8-F16之間,具體多少看當時環境的亮度,亮度高就讓光圈小一些。
  • 你拍的藍天不夠藍?教你 4 個攝影技巧!
    看著是藍的,拍出來是白的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個可以把天空拍得更藍的小技巧,一起來嘗試一下吧~以天空為背景進行拍攝,通常的情況是天空的亮度要比地面景物亮度高,這時天空與景物就存在光差,這就要求我們進行測光。測光有可以選擇景色中較亮的地方進行點測光,這樣較容易找到適合的曝光結果。此外,天空的亮度會影響色彩的飽和度——過曝的天空變成一片死白,就是最極端的例子。恰當調低一些曝光補償,會讓天空的色彩更漂亮。
  • 「夜間攝影鼻祖」告訴你如何在夜間不用閃光燈也能暢拍夜生活
    1932年出版攝影集《夜巴黎》,以窮盡巴黎夜生活全貌而聞名於世,贏得「夜間攝影鼻祖」美譽。1980年代出版《在我生活中的藝術家》攝影集,正值壯年的畢卡索、達利、馬蒂斯等藝術家都出現在布拉塞的鏡頭中,又引起新的轟動。
  • 拍楓葉,你該知道的攝影技巧!
    因此,順光時看起來很平凡的紅楓,當我們改變角度,把光線變成逆光或是透射光時,就能拍出更加立體、鮮豔的楓葉照片。 技巧 4:多雲天氣更適合拍楓紅 注意背景亮度、主體楓葉光線角度與亮度差異,於其中適當的增減曝光補償,而增減補償的量取決於紅葉與背景的明暗對比,以及與畫面的比例分配,如果寬容度裡無法達到你想要的畫面曝光值,那使用較大幅度的包圍曝光或是使用黑卡控制曝光,也是獲得成功作品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