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建省年度「閩版好書」評選辦法》(閩新出〔2019〕154號)的相關規定,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和福建省出版協會成立2020年度「閩版好書」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專家討論、投票,從全省出版單位申報的項目中選出2020年度「閩版好書」10種,分別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感動——戰「疫」中的那些福建故事》《鼓浪嶼》、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研究》、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菌草技術與生態治理》、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上岸》、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大自然裡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八閩非遺藝萃》、鷺江出版社出版的《古詩詞閩南話誦讀解說300首》、海峽書局出版的《採昆蟲 做標本》、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機制研究——基於自由貿易組合港模式》(排名不分先後)。
公示時間:5天(2020年8月17—21日)。
受理單位:福建省出版協會。
聯繫電話:0591-87534611、87558442。
福建省新聞出版局
福建省出版協會
2020年8月14日
附件:
入選2020年度「閩版好書」簡介
《感動——戰「疫」中的那些福建故事》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精選整合福建省內外主要媒體、重點媒體的相關報導素材,用文字與圖片記錄福建抗疫防疫前線的感人故事,展現中國人民尤其是福建人民、閩籍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戰疫情的精神風貌,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堅守者和行動者致敬,為正在勇敢前行的人們帶去更多溫暖和力量。
《鼓浪嶼》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鼓浪嶼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評述作為依據,對鼓浪嶼進行自然景觀、文化遺蹟、公共租界與國際社區、萬國建築、醫療教育、音樂體育等多方面的書寫,把一個國際社區溫婉美麗、風雅動人、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小島之美呈現給讀者。
《德育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系「當代中國教育學術史」叢書之一,對中國德育理論研究近七十年尤其是近四十年間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本書通過對本學科既有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和挖掘,以文獻綜述的方式呈現中國德育研究領域過去數十年間主要的研究問題、思想觀點、不同見解之間的爭論以及研究進展,分析德育理論研究取得的成就與不足,揭示隱藏在現象背後的中國德育研究的內在矛盾與發展邏輯,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
《菌草技術與生態治理》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是菌草技術發明人林佔熺教授及其團隊幾十年來從事菌草技術研究的系統總結,介紹菌草研究歷程、菌草及其栽培、菌草生態治理研究與應用、菌草栽培食藥用菌,以及菌草菌物飼料利用和生物能源開發等方面的實踐。書中內容對幫助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和治理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
《上岸》
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小說以閩東一帶的連家船民為原型,講述了以徐家為首的獅犁幫船民從光緒十年到21世紀初一百多年間,先後五代人為上岸陸居而歷經的奮鬥。早年他們忍受屈辱,賣兒賣女,登花船,挑私鹽,拔犁……與天鬥與人鬥,終不能達成目標。新千年伊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連家船民徹底結束了千百年的水上漂泊歷史,實現了祖祖輩輩上岸定居的夢想。
《大自然裡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作者以十分準確、詩意的筆觸,向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以動植物為主角的稀奇故事:一隻出生不到兩周的小老鼠,坐著孩子們做的樹皮「小船」去遠航。整個世界都在和它作對。風颳著,像是非要把「小船」掀翻不可,浪打過來,像是存心要把它拖入河底;小老鼠好不容易爬上岸,但比它大的動物都想吃了它。小老鼠憑著自己的智慧、勇氣、堅韌和耐心,終於在奇妙的冒險之旅中化險為夷,並收穫了成長的喜悅。
《八閩非遺藝萃》
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該書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元素將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分類,以「金石為開」「入木三分」「上善若水」「爐火純青」「寸土寸金」作為章節,圖文並茂,通過作品本身的魅力去聯結和感染讀者。同時,從作品、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理論三個維度,層層遞進,幫助讀者實現對福建非遺文化管中窺豹的效果,全面了解本土非遺文化形態及現狀。
《古詩詞閩南話誦讀解說300首》
鷺江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採用閩南話注音方案為古詩詞名篇逐句進行注音,並用閩南話來解釋和賞析,分為《詩經》、《楚辭》、詩、詞四個篇章,基本涵蓋了中國古代詩詞當中的所有傳世名篇。書中的閩南話注音簡便易懂,只要是會講閩南話的人,即可通過注音準確誦讀出古詩詞。本書還配有音頻,由作者親自錄製,讀者可點選任一篇目,反覆學習欣賞。
《採昆蟲 做標本》
海峽書局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由一流生態專家、自然教育專家擔綱,採用圖解的形式,手繪漫畫和真實相片相結合,用最精煉的文字向讀者介紹採集昆蟲、製作標本的方法,讓讀者能輕鬆地掌握要訣,快速進階;收錄了不少珍稀種類,有利於讀者進行觀察、採集和調查等實踐活動,旨在讓讀者在學習與欣賞的過程中愛上昆蟲,深入研究它們,保護昆蟲,保護環境。
《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基於自由貿易組合港模式》
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本書從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組合港建設背景出發,基於全球的視角,對世界自由貿易港區及區域協同的理論研究、發展實踐經驗進行了系統梳理,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組合港的發展基礎,並提出其在空間、產業、金融、科創、制度、治理、人才等方面的初步協同構想。在此基礎上,本書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組合港進行價值模擬分析,發現自由貿易組合港協同政策將會顯著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貿易和財政實力,並強化人口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