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檸萌影視出品的兩部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成為了火熱一時的熱播劇。
前者講述的是四名大學畢業女生,在即將踏入社會時所遇到的各種困惑。
後者講述的是三名年近三十的女性,在快要進入而立之年時對生活的各種思考。
兩部劇聚焦的人群很明確,劇情編排也比較貼近現實生活。
不僅能讓年齡段與主角相近的觀眾共鳴,還能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更好地回顧或設想自己的人生。
因此能成為一時的爆款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為都是出品自一個影視公司,兩部劇在劇情上也因此多少有點關聯。
其中,在《三十而已》的第九集裡,王漫妮和顧佳女主為了幫鍾曉芹散心,三人一起從上海飛去深圳,偽裝成學生重溫校園生活。
她們恰好進入了《二十不惑》的華南財經大學,並和紅樓四子坐在了一個教室聽答辯講解課。
這個交互劇情信息量很大,既有王漫妮認為梁爽皮膚好是主播這樣的交互,也有羅豔、段家寶對將來面對的社會和家庭生活感到擔憂的點題,甚至還有姜小果會與周總有戀愛戲份的劇透。
通過精妙的情節和臺詞設計,用短短幾分鐘的文戲把兩部劇都緊密地關聯在一起,不僅沒有讓劇情因為串戲變得尷尬,還能使兩部劇的觀眾都得到滿足。
《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的這段劇情互動絕對是成功的。
但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段串戲只出現在《三十而已》裡,《二十不惑》並沒有出現相關劇情。
明明這個劇情交互可以提升劇集的質量,為何《二十不惑》不引用呢?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劇情時間線的問題,從這段交互劇情的背景可以發現,紅樓四子已經完全沒了隔閡,而且還在一起參加畢業答辯的講解課。
目前《二十不惑》只播放到19集,四人還沒有進行畢業答辯,梁爽和段家寶的關係也沒有破冰,可見《三十而已》的這段串戲,其實是發生在《二十不惑》後面的劇情裡。
因此,《二十不惑》並不能與《三十而已》進行同步互動,但也許會在即將結局時,重新回放這段劇情,甚至加入另外的互動也說不定。
另外,其實兩部劇除了有一個劇情上的互動外,對女性問題的思考也有很強的關聯,其中針對職場上的問題,更是有異曲同工的類似橋段。
在《三十而已》裡,王漫妮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奢飾品銷售員,她因為對來賓一視同仁的敬業態度,接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大客戶。
然而,她的同事借為客戶送點心的名義想去套取客戶信息,她的上級也千方百計地想把客戶佔為己有,這反映了職場上爾虞我詐的殘酷,諷刺一些人為了佔據別人的勞動成果花招百出的醜態。
在《二十不惑》裡有也類似的劇情,梁爽剛認識口紅女王莉莉婭時,莉莉婭就假意為她提供了一個拍攝口紅廣告的機會,並讓她構思不同的拍攝方案。
心思單純的梁爽構思了很多方案,並對莉莉婭和盤託出,結果莉莉婭把最好的方案佔為己有,只給了梁爽幾張粉絲見面會門票和一個所謂的籤約機會作為回報。
莉莉婭通過梁爽的創意獲利不少,但事先並沒有告訴梁爽事情,無疑就是一種佔據別人勞動成果的醜陋行為,這和王漫妮的同事沒有任何差別。
兩部劇在關於職場的劇情裡都設計了這個橋段,可見在職場上搶佔功勞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
不管是奢飾品行業還是直播行業,不管是銷售員還是主播,搶佔功勞的行為並不會因為行業和職業的不同而變化,也不會因為被發現或者曝光而消失。
因為這種行為起源於人的貪婪和懶惰心理,希望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屬於最為頑固的陋習。
那麼在現實職場裡,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喜歡搶佔功勞的人呢?
我認為首先應該培養自己帶眼識人的能力。
在《三十而已》裡,王漫妮之所以沒有被同事搶佔功勞,是因為她在日常工作中,早就認識了同事的為人,知道她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
所以,當她見到同事拿著點心想進去貴賓室時,第一時間就客氣地攔住了同事,並委婉地告訴對方自己的客人自己照顧即可,軟硬兼施地勸退了同事。
但由於她剛被調來奢飾品部,對上級的認知還不全面,沒想到自己的主管居然也是好大喜功之人,所以差點就被搶佔功勞,幸好客人只認可王漫妮的為人,最終才沒有被上級得逞。
其次,我認為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成果進行適當的保護。
在《二十不惑》裡,梁爽在向莉莉婭提交創意前,隔壁的段家寶曾提醒她:即使她再怎麼不懷疑莉莉婭,也不應該把自己的創意拱手交給對方,至少也應該加上自己的專屬水印。
段家寶的思路其實十分正確,哪怕是再小的工作,只要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就應該烙上自己的印記,打水印、文檔標註作者、對關鍵部位進行信息隱藏等都是基礎且有效的手段。
帶眼識人的能力也許需要長年累月的鍛鍊,但保護自己勞動成果的小操作,並不難掌握。
我們千萬不能想梁爽一樣,以事小而不為,結果最後掉進被人設計好的陷阱裡。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被侵佔勞動成果怎麼辦?從《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中學妙招」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