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Middleage Crisis),又稱「灰色中年」,多見於男性,高發於35歲~50歲之間。它的成因,主要來自於家庭、事業、健康、婚姻等方面,是人生中一道難以跨越、卻又不得不去跨越的一道坎。
人們善於藉助這一話題「製造焦慮」,關於中年危機的文學、影視作品不勝枚舉。今天要說的,正是其中一部較有代表性的電影佳作——《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
《美國麗人》一片由奧斯卡最佳導演薩姆·門德斯(Sam Mendes)執導,好萊塢金牌編劇艾倫·鮑爾(Alan Ball)撰寫,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金球獎影后安妮特·貝寧(Annette Bening)聯袂演繹,全明星陣容,卡司豪華。
本片曾一舉包攬第7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男主」、「最佳攝影」5項重量級大獎,含金量十足,當年無人可望其項背。
千萬不要被這個如糖似蜜的片名所迷惑,《美國麗人》實則是一部「鈍刀子割肉」的揪心家庭劇情片。
當前,該片在豆瓣28萬人打出8.5分,IMDb100萬人打出8.3分。「中年危機」這一話題雖已屢見不鮮,但能把它拍得如此深入人心的,十有一二。
據悉,《美國麗人》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誕生,要歸功於一隻廢棄的塑膠袋。
在奧斯卡頒獎臺上,影片編劇艾倫·鮑爾曾說——是一隻在大廈間隨風飛舞的塑膠袋,勾起了他創作劇本的靈感。看來,文人都是感性的。
選角階段,艾倫·鮑爾腦洞大開,讓前來面試的演員描述塑膠袋飛舞的情景。最終,韋斯·本特利繪聲繪色的描述打動了他,拿下了「裡基」這個重要角色。影片中也有這段關於塑膠袋的劇情,大家可以觀賞原片感受一下。
影片故事發生在一個中產家庭,凱文·史派西飾演的一家之主萊斯特,是一位事業遇到瓶頸,親情面臨考驗的中年男子。
在這樣一個本該輕鬆過活,實則艱難維繫的家庭裡,萊斯特無疑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員。中年危機的箇中滋味,萊斯特諱莫如深。
萊斯特的妻子卡羅琳,是一名事業心很重的女強人。她從事房屋中介行業,能說會道,善於交際,賺得比丈夫多,在這個家裡掌握著絕對話語權。
卡羅琳崇拜那些比自己強的人,她瞧不上事業始終不見起色的萊斯特。長此以往,她便把屬於一個妻子的溫柔轉移給了別人——一個同行業的銷售精英。
萊斯特的生活本就亂成了一鍋粥,而更讓他省不下心的,是那個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兒——珍妮。
珍妮自幼生活在父母角色錯位的家庭環境下,骨子裡有著揮之不去的自卑與消沉。正因如此,她才會以叛逆的性格來保護自己,時常傷人又傷己。
直到珍妮遇到了他的近鄰——一位英俊帥氣的男孩裡奇,方才卸下防備,展現出了她溫柔的一面。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裡奇看似陽光開朗,內心實則脆弱敏感。和珍妮相比,他的原生家庭同樣不盡如人意。
裡奇的父親是一位上校,控制欲極強,喜歡掌控家裡的一切。他自幼生活在父親的威嚴之下,不敢頂嘴,不敢反駁,稍一惹怒父親就會換來一頓拳腳,性格也就變得逆來順受。
除了上述幾名主要角色外,還有一位配角直接影響著劇情發展,至關重要。她便是珍妮的好友——一個表面上看似人盡可夫、背地裡卻渴求關愛的「壞」女孩安吉拉。
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角色,竟出人意料地產生了交集——關於「愛情」的交集。在一場學校組織父母觀看的拉拉隊比賽中,中年危機的萊斯特和尋求愛與關注的安吉拉邂逅了。
薩姆·門德斯導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黑色鬧劇,將這些或曾經、或現在被生活所傷的人丟進了同一個大染缸裡。無論他們以前是黑是白是何種顏色,都將在此沾染上對方的色彩,共同被或喜或悲的生活所著色。
不久之後,萊斯特又結識了裡奇,並與之成為朋友。他的父親本就多疑,更是對兒子與萊斯特的這段忘年之交產生了懷疑,甚至說是被害妄想。
一個是女兒的好友,一個又是女兒的男友。這兩個年輕人的出現,為萊斯特黯淡無光的生活注入了一抹色彩。
他決定作出改變,走出這片中年危機的泥沼。然而,現實卻與希望背道而馳,萊斯特註定會越陷越深,直至被黑暗完全吞噬。
《美國麗人》上映於1999年9月,距今已有21個年頭,依舊常看常新,耐人尋味。
它因編劇艾倫·鮑爾的一隻塑膠袋而生,讓薩姆·門德斯在35歲這一年,拿下了導演生涯的第一座小金人。也讓時年41歲的凱文·史派西,首次摘走了奧斯卡影帝的桂冠,極具紀念意義。
《美國麗人》被譽為「編劇的教科書」,曾有人說它是「北美影史上最接近悲劇處理的電影之一」。兩個多小時,五六個角色,個個飽滿,絲絲入扣,讓人挑不出毛病,找不到硬傷。
這樣一部電影,更像是20世紀90年代版的《推銷員之死》。它讓我們看到了平凡生活背後的艱辛和隱忍,以及那些人生低谷中不著邊際的幻想與幻滅。箇中滋味,盡在其中,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