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我和米粒爸被困在美國加州這邊好一陣子了,好在我們住的地方離米粒爸的大學室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S很近,只有40分鐘車程,所以這段時間我們兩家每周都會聚聚,畢竟過去一兩年也難得見一面。
S的兒子4歲多,是個上躥下跳的小猴子,跟米粒小時候有一拼
我們四個大人邊吃火鍋邊天南海北地聊,S家的娃,滿屋子追著米粒瘋,小傢伙跑得磕磕絆絆,總搞得人仰馬翻,簡直能做成一組表情包
S夫妻倆哭笑不得,跟我們感慨:咱們這代人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怎麼生出這麼皮的孩子?
米粒爸說:我小時候可一點都不乖,我是我們大院裡出了名的「搗蛋大王」(也不知道這有什麼可驕傲的),小孩嘛,哪有不皮的?這樣挺好。
S的妻子一臉驚訝。我突然明白了什麼,趕緊岔開了話題。
我之前在全網閱讀量1000萬+的爆文《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上了中國第三的學校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裡寫過S的傳奇經歷。
他是米粒爸的大學室友、最好的朋友,他有個令我和米粒爸佩服得五體投地的習慣,大學四年,每天都要仿寫幾篇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一來熟悉金融市場,二來練習英文寫作。
前幾年,他從高盛辭職,進入美國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成為最年輕的合伙人,也是管理層唯一的亞洲面孔,30出頭,年薪就有幾百萬美金。
他的美國同事,需要寫重要的文章,都請他寫——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英文寫作還不如高中畢業才去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不過S的英文文章真的是超級牛。
S的妻子是美國著名的外科醫生。他們夫妻倆事業都這麼成功,工作也很忙。但他們真的是我身邊,把工作和家庭平衡得最好的一對父母。
醫生就是醫生,連廁所都放著醫學讀物▲
他倆在美國獨立工作、結婚、買房、養娃,完全沒有老人幫襯,什麼都靠自己。
不過,我之前聽米粒爸提過,在跟S夫妻倆的閒聊中,他們自己也時不時說起,他們倆有著非常相似的童年經歷——
S和妻子的父母都忙於工作,把孩子完全交給爺爺奶奶撫養,和孩子就是陌生人,真正的「生而不養」,他們從小跟著叔叔嬸嬸、堂兄堂妹們一起生活。
我由衷感慨,他們從偏遠邊陲小城的「留守兒童」,拿下美國頂級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到今天美國人人豔羨的華爾街銀行家、著名外科醫生,完全沒有家裡的幫襯,每一步都全靠自己。沒有傘的孩子,更要拼命奔跑。
所以,他們感慨自己小時候乖巧懂事的時候,我突然就明白了。
這樣的孩子,怎麼會調皮呢?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孩子不知不覺學會了察言觀色,分外乖巧、懂事,討大人喜歡。
▲演員王鷗在節目中講,小時候父母離異後,他們在7平米的房子裡分別照顧王鷗幾個月後,就誰都不再管她了
好在S他們倆都衝破了原生家庭的禁錮,不僅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得像蜜糖一樣。現在的他們在談到小時候的經歷時,也能夠雲淡風輕。
而且雖然他們的孩子沒有得到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愛,但他一點都不缺少父母的愛。只有被滿滿的愛包裹著的孩子,才敢肆意釋放自己的天性。
調皮的孩子,很少缺愛。
先給你們講一個米粒姥姥小時候的故事。
我的姥姥姥爺(也就是米粒姥姥的父母)都是百分百事業型的人,米粒姥姥從幾個月大一直到16歲,一直被寄養在她自己的姥姥家,跟著幾個姨,以及一群表兄弟姐妹一起長大。
我姥姥姥爺呢,一頭扎進研究所,幾乎不去看孩子,只是每個月給些撫養費,讓老人給孩子買點肉蛋奶吃。
那邊孩子多,老人也不好單開小灶,那點撫養費一攤到每個孩子頭上,沒剩幾毛錢了,所以孩子們也吃不上什麼有營養的東西。
可人家別的孩子有自己爸媽在身邊疼啊,米粒姥姥沒有依靠,只能盡力討好所有人,尤其是自己的姥姥。
米粒姥姥的姥姥(也就是我的太姥姥),牙口不好,稍微硬點的東西都吃不了,家裡烙餅,她吃幾口餅皮、餅邊,都很費勁。所以每次吃餅,米粒姥姥都搶著吃硬硬的餅皮,把裡面更軟的部分遞給姥姥,還謊稱餅皮有嚼勁,自己愛吃。
那之後,家裡人就理所當然地每次都把餅皮留給米粒姥姥吃,甚至米粒姥姥的舅媽會把餅皮撕下來,遞給米粒姥姥,說:小X不是愛吃餅皮麼,都給你了。
米粒姥姥說,每次吃完那一碗餅皮,夜裡都會胃疼。但為了讓家裡人喜歡她,覺得她懂事、有用,她下一次還是會主動去吃餅皮。
米粒姥姥從小沒有自己的父母在身邊,跟別的孩子比,她特別沒有安全感,也特別缺少愛。
在老人身邊做了十幾年懂事的乖孩子,讓米粒姥姥成為了討好型人格的人。直到現在,米粒姥姥還經常過分替別人著想,不懂得拒絕。
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愛,米粒姥姥對我尤其上心,她特別怕我跟她一樣,乖巧、懂事、討好大人、不敢做自己。
所以我小時候,據說比男孩子還淘氣,踢球、爬牆、拆家電、觀察螞蟻窩、偷工地的材料去建樹屋……我小時候的保姆說,本想照看個女孩子省心省力,沒想到比男孩還難帶
我上小學時,班上有一個男生,又高又胖,四年級的時候,他已經有120斤了,是全班最壯的男生,大家都叫他大雄。
大雄平時總愛欺負同學,或沒來由地挑釁別人,因為他長得高大,力量懸殊,其他同學也不敢回擊。
有一次我們上體育課,後半節課自由活動,幾個女生就聚在樹下玩起了過家家,玩著玩著,大雄就跑過來搗亂,還沒來由地動手打了幾個女生。
當時才四五十斤的我向120斤的大雄猛撲過去。。。
之後我大腦一片空白,什麼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大雄離開的時候,耳朵裡滲著血,臉上也有好多血道(估計是被我抓的)。他之後再也沒敢欺負過同學(後來聽說他成為了鳳凰周刊的知名記者呢)。
這件事發生之後,我回家第一時間告訴了米粒姥姥,其實在那之前,教導主任早就一個電話打到米粒姥姥單位,告了我的狀。
但米粒姥姥說:我的女兒我最了解,她絕不是主動惹事的孩子,等她回家,我會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問清楚的。
自始至終,米粒姥姥一句責備我的話都沒說,她耐心聽我把事情經過講完,然後一把抱住我,我終於繃不住,大聲哭了出來。
我就知道,米粒姥姥是可以永遠愛我、支持我、保護我的人。
▲哪怕我已經是孩子的媽媽了,但在媽媽眼中,我永遠是媽媽的孩子
我高一早戀的時候,也沒有瞞著米粒姥姥,她還搖身一變,成了我的好閨蜜。有一次放學,米粒姥姥開著車,載著我追著剛放學的隔壁班男生看哪個長得帥
看到我當時的小男朋友不夠帥(但才華橫溢啊!),米粒姥姥還替我憤憤不平老半天
從小到大,不用米粒姥姥姥爺說,我也非常清楚,在家裡,我可以任性,可以調皮,可以撒嬌,即使不小心犯了錯也沒關係,因為他們會永遠無條件愛著我。
米粒爸小時候也是皮得不要不要的,米粒奶奶跟我說,米粒爸小時候,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風一樣的男子」。
▲本以為米粒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然鵝。。。
小時候整天在家上躥下跳,有一次蹲在地上跟哥哥彈玻璃球,因為贏了哥哥太興奮,米粒爸突然往上那麼一竄,直接把自己奶奶的門牙給磕掉了
他還跟哥哥比賽吃包子(話說,天津人是不是從小就對包子情有獨鍾),才八九歲的年紀,大人拳頭那麼大的包子,米粒爸硬生生吃進去八個,他哥居然吃了十二個!(後來,據說他倆連前一天吃的飯都一塊吐出來了。)
米粒爸拆東西的技術也是一流,小時候不僅拆玩具,連家裡的錄音機、爺爺的收音機,他都不放過,簡直就是一枚移動的粉碎機。
米粒從小就很皮,米粒奶奶常說,他跟米粒爸小時候不相上下。
雖然每天跟他鬥智鬥勇,耗費了我大半精力,但我也很慶幸,我們給予了他足夠的資本去淘氣、頑皮、搗蛋,他不必做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句話: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可懂事的孩子,也不過只是個孩子。」
電影《狗十三》有一條高贊影評: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那些懂事的孩子,也許心裡正暗流湧動,內心得不到愛的滋養,懂事便成了偽裝。
希望每個孩子,都被父母溫柔以待,敢說出心聲,敢做回自己。
希望孩子所有的懂事,都沒有隱忍,沒有違心與不甘,只有愛,歡喜與發自本心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