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清淨明誨

2021-03-02 唯識學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溼,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誘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闢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慾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節選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相關焦點

  • 【學戒 • 五戒系列】 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 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大佛頂首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楞嚴經第六卷中四種決定清淨明誨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 四種清淨明誨之戒淫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四種清淨明誨中,第一種就是戒淫。
  • 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 《四種清淨明誨》全文
    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盤。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
  • 欲斷邪YIN,請多讀誦《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欲斷邪YIN,請多讀誦《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等
  • 深入經藏:學佛必修課程 四種清淨明誨之戒大妄語
    文珠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所以佛告阿難,在三界六道之中,假設有人,雖然身心都『無殺盜淫,三行已圓',但若犯大妄語戒,則於所修的三摩地,不得清淨;必須若身若心,都不誑不妄,言必真實,方名清淨。三行,指慈行,智行,梵行。身心不殺,可以成就慈行,是應身如來種;身心不盜,可以成就智行,是報身如來種;身心不淫,可以成就梵行,是法身如來種;修行人斷殺盜淫,成就三身如來,是名三行已圓。
  • | 四種清淨明誨之一(宣化上人)
    (眾笑)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所以說,教人這個愛的是魔王,這和菩薩相差就一點點;就是一反一正,不差得太多。相差哪一點呢?菩薩也是愛人的,他是有一種慈悲來愛護一切眾生,而沒有淫慾心的。
  •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第092集 遠離諸相與斷淫、斷殺二明誨
    佛陀接著開示: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 | 四種清淨明諱之三(宣化上人)
    現在講〈四種清淨明誨〉,這在《楞嚴經》裡邊是很要緊很要緊的,這個地方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聽經的人都要特別注意!你看看,這個偷的心如果不除去,你想成佛是辦不到的!所以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了,有偷的心,就把它改了;沒有偷的心,那更好,也不要叫這個偷的心生出來,這是與道最相應了!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就是那一些個邪魔外道、妖魔鬼怪,那一些個害人的魑魅魍魎。
  •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以對待未忘,猶是無明,故真體未顯,若對待一忘,能所雙絕,乃顯絕待真心也。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   此正顯圓照之相也。謂此妙圓心體,本自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名為真空,初因一念無明,障蔽妙明,遂變真空之體,而為十方頑空。
  • 學佛法,要有擇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惡
    就是因為《楞嚴經》說得太真了,而他不能守四種清淨明誨,不能修二十五聖圓通法門,更不敢看五十種陰魔的境界。為了怕原形畢露,令人曉得他的真面目,因此就要想法毀滅《楞嚴經》。這個毀滅,不是燒經,而是從眾生的心中毀滅它,令大眾對《楞嚴經》失去信心。世上的事,就是這樣微妙,真的很少人認識。好像賣假藥的生意非常興隆;但賣真藥的反而沒有生意。為什麼?因為沒有人真正認識它的價值。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50)| 修三摩地復斷妄語,第四決定清淨...
    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闢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 佛教:作明佛母,以圓滿清淨戒律的能力,降伏煩惱罪垢的能力
    在佛教傳入我國之後,大家僅是對佛和菩薩之中的佛陀和四大菩薩最為熟悉,卻不知佛教代表人物眾多,且各有其歷史起源,分別具有不同的寓意,今天就為大家其中鮮為人知的佛教:作明佛母,以圓滿清淨戒律的能力,降伏煩惱罪垢的能力。
  •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全文意思
    但是持誦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同時也要懷有一顆恭敬地心,這樣才能感受到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的作用。此外,我們也要了解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全文意思,這樣對它會有進一步的了解。那下面一起來了解了解吧!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全文意思:主尊金剛薩垛,請您以及您身口意的極深秘密誓言恆時守護、保佑我們。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49)| 修三摩地後斷偷盜,第三決定清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罵,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