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的情況在我國出現的比較早,畢竟這是人的私慾,隋唐五代時期的《宮詞》有云:「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這就是描述宮中太監和宮女的「對食」現象,但是當時並不普遍,到了明代「對食」現象才算普遍。
宮女與宦官之間的戀情被稱為「對食」或「菜戶」。
據說,宦官值班期間無法生火做飯,只能準備一些冷食充飢,而宮女卻可以生火做飯,於是一些宦官就找一些相好的宮女幫助熱一熱飯菜,或者提供飯菜,故私下相通交好的宦官和宮女被稱為「對食」或「菜戶」。明代《宮庭睹記》中記載,宮女多稱所配宦官為「菜戶」,宦官稱所配宮女為「主兒」。
這種配偶關係令人稱奇,卻也覺得可憐可悲。深宮如海,無論宦官宮人,一腳踏入,便不知歸期。長日漫漫,孤寂無依,結成如此的伴侶,也不過是找點情感寄託和慰藉。雖說是排遣寂寞,尋求寄託,卻也不乏一些有情有義者。
在古代無論哪一個朝代,皇宮之中必然有數不勝數的宮女和太監,太監就不用說,關鍵地方挨了一刀,這也是為了防止太監淫亂後宮。宮女一旦進宮,想出去幾乎是不太可能的。這太監和宮女在工作一般都不太好過,自己的主人心情不好肯定那他們撒氣,再加上長時間在深宮之中,出又出不去,終日無聊,因此便出現了對食。彼此組合到一起來排遣寂寞,無論是女女,還是太監和宮女組合在一起都是為了排遣自己在深宮中寂寞。
據《萬曆野獲編》記載,明初若有宦官娶妻者,將以嚴酷的剝皮之刑進行懲處,但明中期以來,違禁者多矣。至明後期,宮人與宦官相配偶更是尋常之事,若一宮人一直無宦官與之結成對食,甚至會被其他宮人笑話。而這種配偶關係並非隨意之舉,竟亦有媒妁為之作合,「訂定之後,星前月下,彼此誓盟,更無別遇」。
朱元璋是個比較嚴肅的領導,眼睛裡容不得沙子,在他手裡,貪官要剝皮,太監談個戀愛,娶老婆,也要剝皮。鐵腕治貪,沒得說,鐵腕治風化,那就該商榷了。萬曆皇帝也容納不了「對食戀」,凡是涉及「對食戀」這條紅線的,都會處以極刑,那些個從中作媒介的,也會一頓板子打死,就是所謂「廷杖」。然而,七情六慾不是剝皮和板子阻止得了的,而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對食戀」這種人事架構的合理性也不是剝皮和打板子所能阻止的。因此,「對食戀」一直頑強地存在著,發展著,沈德符這樣記載:「然亦終不能禁也」。
到了清代末期,對食更為盛行,雖然在制度上管制嚴厲,可那些發了財有權勢的宦官們,依舊相繼娶妻置辦家業光大門庭,有的還收養幾個義子義女,甚至有些宦官簡直是妻妾成群。朝代不同,所以每個朝代對這事的處理方法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