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策影視「糖」裡掘金

2021-01-09 鈦媒體APP

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叄號,編輯丨樸芳

《以家人之名》首播前三天,華策影視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11.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7億,較上年同期的-5826.45萬元,增長352.77%。其中,全網劇銷售營收達9.32億元,同比增加41.63%,佔公司全部營收8成以上。

從報告我們可以看出,華策影視的逆勢盈利首要歸功於全網劇的成功,而綜合考量網臺收視、熱搜情況、話題度,以《下一站是幸福》為代表的「糖系劇」無疑是最突出的貢獻者。

劇集官方數據顯示,截止收官,《下一站是幸福》曾連續99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微博同名話題閱讀量破150億,相關話題總閱讀量近500億。與此同時,該劇的收視率也做到了一騎絕塵,24天佔據省級衛視收視冠軍寶座,CSM全國網峰值破2%。

時隔6個多月,同樣由《下一站是幸福》主創團隊操刀的《以家人之名》再次登陸湖南衛視後,也憑藉溫暖搞笑且甜度超標的故事劇情和人物關係設定續寫了這份佳績,並成功接棒《三十而已》成為暑期檔劇集市場的新領跑者。而去年,由其子公司劇酷傳播製作的《親愛的,熱愛的》,也成為了暑期檔最大的一匹黑馬。

「電視劇第一股」的糖基因

華策影視的「糖系劇」能接連破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司自身的糖基因。

創立初始,華策影視在脫胎於浙江廣廈集團的影視團隊帶領下,輸出的劇集主要為正劇、年代劇、武俠劇,在青春偶像、都市愛情等年輕化題材上的布局力度和把控能力較為薄弱,但2014年完成對克頓傳媒的併購後,曾經的短板逐漸轉變成了華策影視的長板。

2014——2016年間,克頓傳媒旗下全資子公司劇酷文化把顧漫「甜蜜三部曲」——《杉杉來了》《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接連送上了衛視,與此同時,克頓傳媒以及其旗下其他子公司也推出了諸多收視火爆的熱門劇集,包括《翻譯官》《錦繡未央》等,且無一例外都帶有濃烈的甜蜜愛情氣息。

2017年,克頓傳媒又借《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三部主打甜虐風的重磅古裝劇,進一步幫華策影視鞏固了「爆款生產機」的行業美譽。藝恩數據顯示,《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分別以超400億的播放量拿下了2017年電視劇播放量冠亞軍寶座,《孤芳不自賞》成功衝進2017年電視劇收視率TOP10劇目之列。

我們還觀察發現,這四年期間,華策影視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總體呈上漲趨勢,分別為3.9億、3.69億、4.78億、6.34億,而上文提到的這些劇集基本都進入了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前五。

克頓傳媒助力華策影視贏得了行業口碑和豐厚的業績盈利,也在這個過程中為其注入並不斷強化了劇集板塊的糖基因。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播出同年,由華策影視「劇可愛工作室」主控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成功以特色標籤 「甜寵」俘獲了萬千少女心,收官累積播放量超25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後,華策影視又接連推出了《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我的奇妙男友2之戀戀不忘》《我只喜歡你》等其他甜寵類網劇,並都收穫了較可觀的播出效果。

產糖專注新鮮

「甜寵」雖一直是中國影視劇市場長盛不衰的題材,但爆款作品往往是難以複製的,一成不變的形式和內容也必定會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

《親愛的,熱愛的》播出前,市場上的電競題材劇屈指可數,但電競已經開始從小眾娛樂走向主流運動,行業用戶規模急速擴張,電競比賽也成為了鳥巢年輕觀眾上座率最高的體育賽事。

這種市場大背景下,《親愛的,熱愛的》「甜寵+電競」的故事設定不僅為電競進入大眾影視作品找到一個合適的「解碼器」,也給足了甜寵劇受眾新鮮感。而站在國產電競題材劇發展的角度上,描摹當下網絡安全領域以及電競圈年中無休、不舍晝夜的訓練生態,為職業選手、俱樂部正名,也是該劇的一項創新。

《下一站是幸福》首次提出了「資深少女」的概念,並用區別於傳統「愛情觀」、「家庭觀」的多元化視角,將既有生活閱歷又葆有少女心的精英女性群體帶入大眾視野,與此同時,它也反映了姐弟戀、催婚等眾多社會現實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

較為可惜的是,劇集後期的故事走向和人物塑造逐漸走偏,整體節奏也越發拖沓,最終只成了「半部好劇」。

相較《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的口碑更穩固,截止發稿前該劇的豆瓣評分仍穩定在開畫的8.6分。而就目前的劇情看,《以家人之名》的高口碑得益於故事跳出了傳統家庭倫理劇的窠臼,用一個「三娃兩爸」的非血緣家庭重新定義了親情,並把生活的辛酸包進糖裡餵給觀眾吃,讓人笑中帶淚。

在講述治癒親情路線的同時,該劇也在不斷鋪陳李尖尖與凌霄的戀愛線,兩人之間的甜蜜互動,尤其是凌霄對李尖尖的種種寵溺舉動與眼神,都為劇集帶來了可觀的討論度,而出現在片尾曲中的「樹咚吻」也成為了不少觀眾的追劇動力。

華策仍將甜下去

依據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以家人之名》也只是華策影視布局「糖系劇」的開始。

公司目前在拍的《錦心似玉》《親愛的,摯愛的》《新人類!男友會漏電》《鏡雙城》以及剛殺青的《長歌行》《我和我們在一起》都帶有濃烈的愛情氣息,而依據最新流出的路透照,《親愛的,熱愛的》姐妹篇《親愛的,摯愛的》還特意邀來了楊紫和李現回歸客串,並為觀眾補上了「童顏夫婦」的婚禮劇情。

趙麗穎、王一博主演的武俠言情劇《有匪》,以及根據沐清雨同名小說改編的軍旅情感劇《你是我的城池營壘》都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得益於原著和主演的高人氣,這兩部劇自宣布製作伊始就賺足了觀眾眼球,《有匪》更是做到了未播先火。截止發稿前,該劇微博超話閱讀量已達到14億+,粉絲數破58萬。

再把目光放寬,華策影視下半年計劃生產的11部電視劇中也不乏「糖系劇」的身影。《當愛情遇上科學家》改編自葉落無心的同名小說,聚焦高智商學霸楊嵐航與低情商材料學學生白凌凌之間的校園戀情;《兩不疑》改編自綠野千鶴和有隻餃子共同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原本兩看相厭、互不信任的帝後,因為意外而互換了身體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華策影視還在今年7月底發布了定增預案,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2億(含 22億),其中的17.34億擬用於影視劇製作項目投資建設,將投入《有翡》《長歌行》《親愛的,摯愛的》等12部影視劇的製作和數字平臺投入,且這12部劇中已有一半籤定了預售,合同金額約為18.58億元。

華策影視將繼續在「糖」裡掘金,但隱患也在逐漸暴露。

《以家人之名》播出前,公司在暑期檔推出的兩部重磅「糖系劇」《錦繡南歌》《我好喜歡你》都未激起過大水花,《錦繡南歌》因人設和劇情bug過多,話題熱度一路高開低走,已更新過半的《我好喜歡你》豆瓣評分至今未出。

而《以家人之名》的口碑雖未出現波動,但質疑其「掛羊頭賣狗肉」、「爹味兒過重」、「對女性角色塑造過於刻薄」的聲音,卻在隨著劇情播出逐漸增多,再加上導演丁梓光和編劇水阡墨、王雄成的過往履歷並不出彩,不少觀眾也擔憂《以家人之名》無法維持開篇的高水準。

其次,華策影視目前儲備的「糖系劇」中,古裝題材的比例過於突出,這無疑增加了播出的不確定性,去年出現在湖南衛視秋招會上的《有翡》就在今年的春招會上隱去了身影。

華策影視的最終收效如何還需要市場檢驗,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未來將迎接的挑戰會更大。

相關焦點

  • 華策影視「糖」裡掘金
    華策影視的長板。克頓傳媒助力華策影視贏得了行業口碑和豐厚的業績盈利,也在這個過程中為其注入並不斷強化了劇集板塊的糖基因。華策仍將甜下去依據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以家人之名》也只是華策影視布局「糖系劇」的開始。公司目前在拍的《錦心似玉》《親愛的,摯愛的》《新人類!
  • 從《下一站是幸福》到《以家人之名》,華策影視「糖」裡掘金
    華策影視的「糖系劇」能接連破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司自身的糖基因。創立初始,華策影視在脫胎於浙江廣廈集團的影視團隊帶領下,輸出的劇集主要為正劇、年代劇、武俠劇,在青春偶像、都市愛情等年輕化題材上的布局力度和把控能力較為薄弱,但2014年完成對克頓傳媒的併購後,曾經的短板逐漸轉變成了華策影視的長板。
  • 從《下一站是幸福》到《以家人之名》,華策影視「糖」裡掘金
    華策影視的「糖系劇」能接連破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司自身的糖基因。 創立初始,華策影視在脫胎於浙江廣廈集團的影視團隊帶領下,輸出的劇集主要為正劇、年代劇、武俠劇,在青春偶像、都市愛情等年輕化題材上的布局力度和把控能力較為薄弱,但2014年完成對克頓傳媒的併購後,曾經的短板逐漸轉變成了華策影視的長板。
  • 華策影視的新成長邏輯
    當年6月的上海電影節上,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怒不可遏:「未來的一兩年時間裡說不定有幾千家影視公司要倒閉。它們透支了行業未來,也傷害了投資者的感情。」隨後的3個多月時間裡,影視行業上市公司股價紛紛腰斬乃至跌去三分之二。2018年8月初,明星個人所得稅徵收率統一調整提高至35%,合計增值稅率、附加稅後,稅收徵收率達到42%。
  • 華策影視的「中年危機」
    不過作為該劇出品公司的華策影視,上半年扣非淨利潤虧損過億,同比下降141%之後,業績情況依然沒有明顯好轉。頭部流量大劇一向是華策領跑市場的獨家武器,2017年堪稱流量明星最後的狂歡,也是華策影視最高光的一年。
  • 華策影視生死危機
    同樣被「拉下水」的還有影片的出品方華策影視。當時華策股價跌停並創上市新低,公司市值一天縮水了16億元。華策在電視劇領域是龍頭,但在電影方面還是新兵。此前,趙依芳的投資策略是「一手郭敬明,一手侯孝賢」,既要有商業片,也要有藝術電影。因此,被趙依芳視作有潛力的導演畢贛也順利拿到投資。
  • 網劇那麼火熱,為何華策影視那麼「冰冷」?
    業績大變臉可能也是負面出清2019年是影視劇行業深度整改擠水分的一年,在這樣的行業宏觀環境裡指望有關企業有多好的業績表現並不現實,華策影視也一樣。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華策影業實現實現營業收入26.31億元,同比下滑54.62%;實現淨利潤-14.67億元,同比下滑794.55%。
  • 華策影視傅斌星:網絡影視3.0時代原創是根
    華策影視傅斌星:網絡影視3.0時代原創是根 2016-12-19 21:50: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華策愛奇藝HiMedia首輪自製節目亮相 華策影視打造中國Talpa
    杜昉原為浙江衛視副總監、《中國好聲音》《最美和聲》等名牌節目製片人,曾任酷6網CEO,有著20多年的電視節目製作經驗,同時也是網際網路跨界媒體人。他曾向記者表示,新合資公司成立後,華策將投入影視資源和製作經驗,結合愛奇藝平臺大數據分析能力,為愛奇藝規模化生產高品質網絡內容。
  • 從財報看中年華策影視依然不夠穩重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整個電影行業都在寒冬之中,直至今年三季度結束,許多影視公司業績仍然是虧損狀態。華策影視作為老牌影視公司,近年來出品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親愛的,熱愛的》等一系列爆火劇。在影視公司近期陸續交出三季報的時候,華策影視也公布了它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報。
  • 克頓傳媒成華策影視業績主力軍
    原標題:克頓傳媒成華策影視業績主力軍  10月24日,華策影視(300133)對外公布前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華策影視在201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79.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92億元,相比2013年同期增長39.68%。  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9月底,克頓傳媒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6751萬元,約佔華策影視前三季度全部淨利潤的1/4。
  • 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強化影視IP商業化能力
    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產影視IP商業化能力不足,華策影視加速打造精品內容,強化國產影視IP的商業化能力。影視內容出海需要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優勢。應對行業變化中國證券報:公司2017年4月應收款項會計估計變更的原因是什麼?
  • 華策式「生態」是什麼樣的? 趙依芳、杜昉詳解華策「大視野」和「影視策」
    華策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上半年,華策影視共6部254集全網劇取得發行許可證,新開機8部396集,市場份額穩固,在一線衛視上星首播比例和收視成績均有顯著提升,新劇網際網路播放量超200億次。下半年預備開機的劇目中,原創IP劇5部,佔38.5%。
  • 《祖宗十九代》票房撲街,華策影視春節檔夢碎
    六部新片裡,只有郭德綱導演的《祖宗十九代》撲街了,首映當天票房僅1722萬。嶽雲鵬忍不住發微博訴委屈「真的心疼我師父」,感慨只有2.9%的排片。網友的最贊評論卻毫不留情:「好片會有排片的,誰會跟錢作對?」一句話直戳郭德綱師徒的肺管子。這年頭觀眾不好糊弄了,《祖宗十九代》撲街撲得簡直毫無懸念,究其原因,電影的質量問題首當其衝。
  • 中國電視劇第一股: 華策影視的轉型之路
    而此前風靡全國的《中國往事》、《解密》、《錦繡未央》、《親愛的翻譯官》、《微微一笑很傾城》等電視劇也都出自華策影視之手。想必看過這些電視劇的觀眾不在少數,但真正了解這些影視劇背後功臣——華策影視的人卻鳳毛麟角!
  • 華策影視上市十周年|感恩,再出發
    研討會上,華策影視發布了「內容核心業務新十年戰略」以及「生態產業新十年戰略」,並啟用全新品牌LOGO。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影視傳媒龍頭企業,在上市十年後,華策影視已構築了強大的內容影響力,如今正從「精品內容生產者」向「平臺化行業賦能者」升級。
  • 華策影視併合潤購克頓 進一步完善影視產業鏈布局
    日前,華策影視(300133,股吧)在一天內發布兩個公告,宣告從去年開始運作的兩大收購項目正式完成。在以1.04億資金收購北京合潤德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股份,以及完成對克頓傳媒100%股權的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登記後,華策影視也完成了其在影視業的全媒體布局。合潤傳媒和克頓傳媒在電影植入廣告和大數據方面均有較好的業績。
  • 華策影視攜手高格影視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轉型 打開《皮囊遊戲》「X」檔案
    華策影視耗資4.5億元的「超級網劇計劃」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今天由華策影視、高格影視、愛奇藝共同開發的超級網劇項目《皮囊遊戲》在愛奇藝北京站營銷分享會上正式發布。10月9日,復牌後的華策影視公布了20億的募資計劃,其中4.5億元用於拍攝20部左右的網絡定製劇。華策影視總經理趙依芳曾對媒體這樣解讀4.5億要怎麼花:「4.5億元是一個整體的規劃,將是綜合性的投入,不僅僅局限於網絡劇的製作。今後華策影視為網絡平臺生產的內容要佔到整體內容的1/10左右。
  • 華策影視 :務實的文創產業整合者
    就如《魔獸》這樣的史詩級遊戲,整整影響了一代青少年。魔獸電影一出,多少人是因為情懷去看的電影?所以這就是超級IP、超級遊戲的魅力所在。接下來,我們從這部電影回到它的出品公司:華策影視。這家公司是我們工作室影視版塊的重點跟蹤標的。這裡不展開,簡單列幾個要點。同時,結合近期公司的一些投資布局和業務發展情況給大家做一個點評和介紹。
  • 上市十年後,華策影視不想只做電視劇
    在華策影視觸及漲停板的同時,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在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上談及了集團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在新內容新消費板塊,發展的重點將落在藝人經紀、紅人經濟和影視藝術的人才教育上,落在動漫、音樂、短視頻、直播電商、消費品品牌上。」在電視劇產能和市場表現保持領先位置後,上市十年的華策影視試圖進一步拓展「內容+新消費」的產業空間,往平臺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