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跑步,人們普遍認為是最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而針對跑步是否會傷膝蓋,大多數人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那麼到底跑步會不會傷膝蓋呢?
如果不先明確運動量級就盲目談風險,無疑是耍流氓。日常慢跑鍛鍊可將關節炎風險降至1/3,而競速跑的確會傷害膝蓋。平均每天慢跑5公裡是有助於保護膝蓋的。美國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的運動機能學專家羅斯·米勒(Ross Miller)看來,很多動物的膝蓋軟骨會因為跑步得到增強,變得更為健康強韌,那些跑得更多的動物相比久坐的同類,膝蓋骨組織更厚實——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人類。
膝關節內部本身是沒有血液供應的,儘管缺乏與神經和循環系統的直接聯繫,但年輕人膝蓋內的活軟骨仍具備一定程度的自然癒合能力。雖然跑步時膝蓋會承受壓力,但身體會適應這種壓力並通過跑步促進軟骨、肌肉、肌腱和韌帶發育,從而起到保護膝蓋而不是損傷膝蓋的作用。這是因為跑步會把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帶入關節軟骨,促進膝蓋的血液流動和細胞再生。
所以,常規健身跑步本身並不比日常行走更損傷膝蓋。那麼有很多跑友在跑步後發現膝蓋開始痛了……你應該排查下其他原因。
其實只要姿勢規範,運動計劃合理,日常的慢跑鍛鍊不會損傷膝蓋,反倒可能大有助益。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能夠避免膝蓋受到傷害。
注意腳尖方向。
我們可以試著活動一下自己的身體,會發現肩關節是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動的,但是膝關節和肘關節只能向同一個方向移動。所以說,如果有所偏離,那麼一定會磨損到膝關節,這時就需要保證在跑步的時候膝蓋和腳尖方向相同。
後腳跟著地。
很多人跑步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踮起腳尖,認為這樣會更加輕盈一些。甚至有一些人認為這樣是會保護膝蓋的。其實這是跑步當中的一個誤區,在跑步過程當中,用腳後跟著地的話,慣性會更小一些。
重心前移。
而且跑步這項運動,會訓練到我們全身的肌肉,所以說上半身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可以試著在跑步的時候將重心向前移,也就是說我們的上半部分儘可能向前移動。這樣膝蓋所承受的重量也會更少一些,那麼就能夠間接幫助我們在跑步過程當中保護膝蓋。
體重高的人士不建議跑步。
很多健身達人都不建議高體重的人群去跑步,因為如果你體重越高的話,那麼膝蓋受到的壓力就會越大。當我們的腳掌落地時,身體就會產生慣性反應,這個慣性反應是會衝擊到膝蓋的,從而導致膝蓋受傷。很多人跑步之所以聲音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核心不夠收緊。要想核心收緊,那麼腹部必須收縮。
風險總是存在的,所以當你感覺膝蓋的狀態並不是很好時,那麼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先休息休息。總之,運動雖然非常重要,但是在身體健康和安全方面,還是應該先考慮我們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