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孫子孫女的疼愛簡直讓爸爸媽媽插不進去手,老人偏心起來讓做父母的都覺得嫉妒。
曉梅和她的老公都是獨生子,兩個人都是1993年生人,雖然結婚了,但是雙方父母還把兩個人當成是孩子,可是他們的好日子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到頭了,自從兒子出生以後,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眼裡就再也沒有他們兩個人了,滿眼滿心的都是孩子。
曉梅苦笑說:以前老人經常給我倆買東西,現在都只是給孩子買東西,每次我回家,我媽就只給準備孩子喜歡的,已經完全把我給忘記了。爺爺奶奶更誇張,只要我老公說孩子一句,他們就不樂意了,加倍數落起我老公來,我們太難了。
孩子兩歲,資產已經超過我
曉梅可不是個例,曉梅這種情況在中國太常見了。有位網友也是「含著淚」寫下來自己的經歷。
自從雙胞胎女兒出生以後,自己和老公的地位就從最上頭下來了,老人眼裡都是孩子,房子拆遷的時候,爺爺奶奶做主把兩套房子分別給了兩個孩子,名字就是直接寫孩子。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每次給孩子包紅包都是毫不吝嗇,並不忘囑咐我們不要動孫子的錢,一定要給孫子留起來。
到現在為止,我倆閨女在2歲,全部資產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我和她們的爸爸了,你說我們慘不慘?
「隔輩親」要注意分寸
「隔輩親」實在是太常見了,幾乎大多數家庭都是這樣的,寶寶出生以後,起初一段時間也是孩子的奶奶帶著,每次孩子的爸爸說孩子一兩句,比如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之類的,奶奶就受不了了就會把壓箱子底的都搬出來:你小時候才不聽話,寶寶已經很聽話了,孩子這麼小,你還指望著不哭不鬧嗎?你不知道你小時候什麼樣,要看到你小時候,你還不得掐死?
孩子爸爸只能苦笑,這樣看,連說都說不得了。
隔輩親在中國太常見了,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還算嚴厲,但是現在面對我們的孩子父母卻完全變了一副樣子,對孩子各種寬厚仁義,不忍心孩子吃一點苦頭,希望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老人疼愛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是疼愛過頭了,變成了「溺愛」,就危險了。
我們不反對隔輩親,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底線要守住,不能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如果真的那樣了,才是真的害了孩子。
養育孩子這些底線要守住
1、培養孩子獨立性
不管有多疼愛孩子,都一定不能大包大攬,替孩子操持所有的事情,如果真的為了孩子好,就提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遲早要獨立面對這個社會,對孩子來說,越早獨立,越有利於孩子適應社會。
2、教會孩子感恩
溺愛孩子,只能培養出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長一味滿足孩子的所有願望,在孩子眼裡這些都是家長應該做的,既然生了就要養著,一旦有一天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反過來埋怨家長,到那個時候父母后悔都來不及。
3、教會孩子勞有所獲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太輕易就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會給孩子造成一個幻覺,只要等待著,想要的東西都會來的,如果得不到就朝著父母哭鬧,所有的夢想願望都會實現,這樣等到孩子長大之後進入社會,會處處碰壁。
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就要從小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任何時候都是勞有所獲,想要獲得什麼東西,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這才是正常的程序。
愛孩子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溺愛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真的愛孩子,就先從試著放手開始吧,讓孩子在成長中慢慢獨立,懂得感恩,明白付出和索取的關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