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口之家,面積只有60㎡,全屋布置溫馨無比,廚房用水泥灶臺意外驚喜。
這是一個舊房改造案例,房齡至今已有20年,原來的房子光線比較暗,整體布局不合理,看起來十分緊湊。
改造之後,整個房子看起來明亮許多。相同的面積,經過巧妙地布局,比原來的格局顯得更加寬敞了。
映入眼帘的是客餐廚一體的空間,天花板沒有做吊頂,而且走明線,安裝了好幾組軌道射燈,所以開燈之後,室內氛圍特別溫馨。
餐桌對面是大人的臥室,沒有用牆隔成一個房間,而是通過布簾隔斷。
這個臥室很簡單,一張雙人床,床底是塑料抽屜收納盒,床頭旁邊是一個多功能儲物櫃,窗戶安裝的是百葉窗。
天花板最顯眼的是排煙管道,由於房子沒有專門的排煙管道,只能找最近的牆排出去。如果做吊頂包起來,整個層高就會顯得特別矮,很壓抑。
其實,只要其他空間搭配協調了,也不會覺得這個排煙管道特別影響美觀。
看了很多日本的裝修案例,發現他們家裝真的很少打柜子,利用可活動的家具,加上各種收納工具,就可以把家收拾得井然有序。
客廳屬於一個橫廳,光線十分充足,在這個空間裡看電視、吃飯、做遊戲,一家人過得超有幸福感。
靠牆擺放兩個鐵皮收納櫃,顏值高,收納空間也充足。
在家裡安裝一個吊籃,供小孩玩耍,超開心的。
電視櫃旁邊是兒童房,家裡最大的一個獨立空間。很多人喜歡把家裡最小的空間留給孩子,但是這個家卻把最大的臥室留給了孩子。
廚房仔細看,發現是用水泥砌的櫥櫃。左邊是洗切煮的操作臺,中間安裝了嵌入式洗碗機,兩邊安裝了活動實木隔板,用來收納鍋具和餐具也是極好用的。
牆上安裝一根長長的掛杆,可以掛很多東西。
另一側的櫃檯,也是用水泥砌好框架,搭配實木板和櫃門,看起來很結實也實用。
用瓷磚砌的櫥櫃,看起來比較笨重,而且瓷磚縫隙容易髒。用水泥和鋼筋做好模塊,再拼接起來,打磨平整,刷上防水的白色微水泥漆,再定製不鏽鋼臺面和實木臺面,就能做到像圖片這樣。
用水泥做的櫥櫃比較結實,而且省錢,設計好了照樣很美觀。
廚房裡面設計一個小儲藏室,裝上隔板,用來收納小家電、廚房用品等等,乾貨、零食用收納盒裝起來,貼上標籤,放在隔板上。還有的人喜歡把冰箱也放到小儲藏室裡面。
如果廚房空間比較大,可以做類似的設計,比吊櫃好用,東西一目了然,拿取方便,還不用擔心吊櫃用久了會砸下來。
洗漱臺的設計跟廚房差不多,也是用水泥砌的框架,搭配實木板。如果鏡櫃沒有自帶開放格子,可以在鏡子下面安裝一塊隔板,用來擺放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不佔用臺面空間。
下沉式玄關,左右兩邊都有儲物空間。
左邊盡頭,用隔板做成鞋架,下面可以放行李箱和雨鞋,上面還有堆放雜物的空間。
從鞋架旁邊的門口進去,是廚房的小儲藏室,直接能走到廚房,對於家庭主婦來說,這樣的設計特別方便,尤其買菜回來。
另一邊用來放自行車。
60㎡的三口之家,在很多人看來像是「窮裝」,但細節設計超人性化,整個布局看起來也寬敞,相比面子工程的「豪華」,更喜歡這樣接地氣又實用的家,一家人住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