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地處中國東北腹地,素有「北國春城」美譽。「九一八事變」後長春隨之淪陷,日本侵略者扶持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粉墨登場,建都改名「新京」。雖然蒙羞幾載,但是這裡曾經的繁榮和輝煌不可掩飾。
「偽滿洲」定都長春以後,日本城市規劃專家設計了《大新京都市計劃》,參考了十九世紀巴黎和坎培拉改造規劃,城市建築採用"興亞式"風格,是全中國唯一仿照外國首都建造的城市,30年代的時候,長春大街上已經看不見電線桿了,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全部採用地下管線,這裡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據統計,在1942年的時候,長春的綠地人均佔有率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為世界大城市之冠。
1934年,亞洲最大的無線電臺--新京無線電臺便在長春建成。當江南古鎮乃至亞洲其他地區還在走街串戶收尿拉糞澆菜的時候,長春已經開始普及抽水馬桶了。管道煤氣等市政設施的使用方面,長春也是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的城市。
民國時期,東北鐵路系統已經十分發達。現在我們還有個別地區運行著「綠皮火車」。但是,在1934年至1943年期間,長春至大連區間運行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已經採用大連製造的SL-7流線型機車,全封閉式空調車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長春已經構思規劃中國第一個地鐵了,從1938年開始,長春已經建設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環城高速公路也進入籌建階段。
1943年,當時亞洲最早大量的水力發電站--豐滿水電站已經開始運營,發電能力每年22億度,而時過6年,到了1949年整個中國發電量才43億度。
不可否認,日本侵略者為了掠奪中國東北資源,達到長期佔領統治東北的目的,不遺餘力投資建設了長春大量市政基礎設施和工農業基礎設施,長春得到快速發展,一度超過日本東京,成為亞洲第一大都市,日本朝野甚至夢想遷都長春。
光陰荏苒,今非昔比。據2020年前三季度GDP數據顯示,曾經領跑亞洲的省會城市長春GDP排名全國大陸地區第32位,江蘇徐州都排在長春的前一位。
繁榮與輝煌漸行漸遠,往昔的長春逐漸成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