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假期已經開始,國慶檔的影視作品也已經開始爭奪。而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無疑是《我和我的家鄉》。在這部電影之中,有著五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但卻都是一樣的精彩,令人感受家鄉的味道。
電影之中的五個故事,也有著五個代表性的地點。東(浙江千島湖)、南(貴州黔南苗寨)、西(陝北毛烏素沙漠)、北(東北鄉村)、中(北京)。不管是其中的熱心市民,還是農村發明家。也不管是支教老師,還是治沙英雄。他們雖然身份年齡各不相同,但都能以他們的視角,給我們還原最濃烈的家鄉味道。
在這部電影之中,最打動我的則是範偉老師主演的一個單元,名字叫做《最後一課》。範偉老師的電影作品讓小編最為深刻的可能就是《非誠勿擾》中的"幹部",其他屬實是有些想不起來。而在表演領域,範偉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就是一個笑星,負責搞笑和活躍氣氛。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最後一課》中,範偉飾演的鄉村教師,能夠那麼的真實,打動人心。
在《最後一課中》範偉老師的表演可以稱的上是傳神,從早已成年的學生躲在牆後,看著早已記憶混亂的範老師,而白髮蒼蒼的老師就那樣出現在了講臺之上。在時間的長河中,孩子們早已經長大成人,有著各自的職業和生活。
只有範老師的事件在不斷地重複、倒退。在他記憶中那個最艱難的時光中,仍舊在努力改變著孩子的命運。
居住在國外的範老師得了老年痴呆,記憶倒退回到了28年前,那時候的他還是一個青壯年,在農村為孩子們教書。兒子為了讓父親"圓夢",趕緊聯繫村民香味父親還原一堂課。曾經老師的學生都收到了這個消息,便都忙活起來努力為老師還原當時的場景。
書桌,板凳,牆面,甚至連屋頂都捅破還原成原來的樣子,只為讓老師的這堂課能夠圓滿。
在範老師的記憶中,孩子們沒有顏料,沒有水彩,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但是就是在這樣貧瘠的環境之下,他們的理想卻並未因此而枯萎,而是努力紮根,長成了參天大樹。老範記得,曾經那個叫做姜小峰的孩子,姜曉峰也於28年後再遇自己的老師。
諸多感人劇情恕小編不能劇透,但是在這部電影之中,範偉貢獻了"教科書"般的表演,58歲的他整整淋了4天的雨,才為我們貢獻出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這樣一個老師。他們可能並沒有什麼儒雅的氣質,也沒有一個帥氣或者英俊的形象。但是在破舊的瓦房中,他們總是能在黑色充滿裂紋的黑板上,一筆一划為我們講述那些知識。
長條板凳和坑坑窪窪的木桌,就是那童年上課最深刻的記憶。村子中的每一個孩子,都和老師"沾親帶故",他把我們當成是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用知識填充了我們的生活,教育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年人。
如果有機會,真的強烈推薦大家去觀看《我和我的家鄉》,五個故事,五種角度,五個地方但都是切切實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即使它並不繁華,但卻能讓我們足夠幸福。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