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樣的內容呢??
答案:點擊箭頭上邊的《建築這些事》即可!
事故案例1:
據合肥市應急管理局消息,3月16日16時55分左右,長豐縣一工程項目施工時發生一起觸電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事故案例2:
監拍一起觸電事故,員工觸電後倒地不起,全身僵硬,當場死亡!
事故案例3:
特種作業操作證已過期的鐘某到某公司送還前幾天修理的吊鑼機,期間該公司廠長周某讓鍾某去三樓車間檢查裝在車間牆壁上的工業排氣扇是否存在故障。隨後,鍾某穿著半袖衫、短褲及拖鞋獨自到三樓,登上噴漆房排風扇所在平臺(約70cm高)檢查處理排風扇故障。
當周某到三樓車間找鍾某時,已發現其躺在排氣扇旁一動不動,維修工具散落在地上,經搶救無效死亡。
直接原因:涉事排風扇電機外殼帶電
死者在檢修時,同時觸碰到排風扇電機外殼及水槽鐵皮或廠房接地體,從而發生了觸電事故。此外,電氣設備沒有採取保護接零和保護接地及相鄰電氣設備等電位連接。
間接原因: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作業人員在明知電工證過期的情況下承接電工作業過程並帶電作業;
施工作業前未對作業環境、條件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和確認;
施工作業時,作業人員也沒有佩戴絕緣手套、乾燥的絕緣物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事故案例4:
近日,某公司配電站在進行電路改造時,發生一起觸電事故,造成1名外來施工人員(男37歲)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55萬元。事故調查組經調查認定,該事故是一起「外來作業人員管理不嚴、電工無證上崗、違章作業」造成的生產安全事故。
從現場勘查來看,幾個致命的隱患導致悲劇的發生:先是配電站在作業時未全部斷電、發生地裸銅排未做安全絕緣防護,接著作業現場也未認真勘查和風險辨識,最後是個人防護用品(勞保鞋、手套)缺失等等。
分析該起事故,可以看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業人員(死者)在進行電纜線穿線時,碰掉邊上帶電電纜的保護蓋,作業人員在把保護蓋復位的時候觸碰到帶電電纜,導致觸電死亡。」可以說,作業人員毫無意識和防備的情況下,誤觸碰帶電線纜,觸電身亡,確實讓人心疼。
事故案例5:
2019年7月1日,位於東莞市橋頭鎮橋新工業園的舒爾曼塑料(東莞)有限公司成品出料倉內冷凍倉庫施工現場發生一起觸電事故(兩級均無漏電保護),事故造成1名操作工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06.6萬元人民幣。近日當地應急管理局公布了該起事故調查報告。
1.操作工人無特種作業電工證,將套管三芯電纜的黃綠色線與研磨機的外殼PE線連接,同時將套管三芯電纜另一端(黃綠色此時為相線)接到距離研磨機約7米處的380V三相電源開關,並接通電源,導致研磨機外殼帶電。
2.事發時操作工人赤腳站在地面潮溼的施工現場,左手(左手有電傷痕跡)碰觸到機器外殼時(此時研磨機外殼已帶電)。
3.設備連接的臨時電源控制開關無漏電保護功能,車間取電的末級電源開關也無漏電保護功能,電流經人體形成迴路,導致操作工人觸電死亡。
事故警示
每個事故的背後,總有令人警醒的「故事」,這是我們認真學習和反思事故的原因。觸電總發生在不經意之間,一步錯步步錯,一個環節失效,個個環節難以管控,失去控制,終究釀成悲劇,實在令人心痛。
安全規程生命書寫,
牢記心中時刻不忘。
你不把安規當回事,
死神就會要你的命!
安全,真的是一秒鐘都不能放鬆!
1
觸電事故原因分析
(1)電氣線路、設備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電工任意處理電氣事務。
(3)移動長、高金屬物體碰觸電源線、配電櫃及其他帶電體。
(4)操作漏電的機器設備或使用漏電電動工具。
(5)電動工具電源線破損或鬆動。
(6)電焊作業者穿背心、短褲,不穿絕緣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鉗誤碰自身。
(7)溼手操作機器開關、按鈕等。
(8)臨時線使用或管理不善。
(9)配電設備、架空線路、電纜、開關、配電箱等電氣設備,在長期使用中,受高溫、高溼、粉塵、碾壓、摩擦、腐蝕等,使電氣絕緣損壞,接地或接零保護不良而導致漏電。
(10)接線盒或插頭座不合格或損壞。
2
觸電簡述
觸電是人體觸及帶電體、帶電體與人體之間電弧放電時,電流經過人體流入大地或是進入其他導體構成迴路的現象。
常見的觸電方式有兩種:即直接接觸觸電和間接接觸觸電。
人體不同部位接觸不同電位則有電流流過為觸電。分為「電擊」與「電傷」兩類。
「電擊」:電流流過人體內部破壞心臟、呼吸與神經系統,重則危及生命。
「電傷」: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可傷內部及骨骼,在人體體表留下電流印、電紋等觸電傷痕。
2.1 影響電流對人體的觸電危害程度的因素
(1)人體情況:人體敏感性;
(2)通電途徑:左手-胸> 手-手 手-腳 > 腳-腳;
(3)觸電時間:觸電急救的黃金時間是觸電後的5~10分鐘;
(4)電流的大小:工頻50HZ下的感知電流,擺脫電流和致命電流;
(5)電流性質:25HZ~300HZ交流電>直流電 > 1千HZ以上高頻電流;
(6)電流從人體的左手流經至前胸時,對人體的傷害最嚴重。
2.2安全電流與安全電壓
(1)人體允許電流:我國按照50HZ交流電,觸電時間不超過1秒時的人體允許電流,一般為30mA·S;
(2)安全電壓:
在無高度觸電危險的建築物中為65V。
在有高度觸電危險的建築物中為24V。
在有特別觸電危險的建築物中為12V。
3
觸電形式分類
3.1直接接觸觸電
直接接觸觸電是指人體直接接觸到帶電體或者是人體過分的接近帶電體而發生的觸電現象。也稱正常狀態下的觸電。常見的直接接觸觸電有單相觸電和兩相觸電。
3.2單相觸電
單相觸電是指當人站在地面上人體的某一部位觸到某相火線而發生的觸電現象。在低壓供電系統中發生單相觸電,人體所承受的電壓幾乎就是電源的相電壓220V。
3.3兩相觸電
兩相觸電是指人體同時接觸設備或線路中的兩相導體而發生的觸電現象。若人體觸及一相火線、一相零線,人體承受的電壓為220V;若人體觸及兩根火線,則人體承受的電壓為線電壓380V。兩相觸電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3.4間接接觸觸電
間接接觸觸電是指人體觸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設備外殼或金屬構架,而因故障意外帶電發生的觸電現象。也稱非正常狀態下的觸電現象。
跨步電壓觸電也屬於間接接觸觸電。
4
觸電電流分類
(1)感知電流:能夠引起人們感覺的最小電流。感知電流值因人而異。總體上成年男子感知電流平均值約為1mА,而成年女子約為0.7mА;
(2)擺脫電流:人能忍受並能自動擺脫電源的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平均值為10mА;
(3)安全電流:使人不發生心室顫動的最大人體電流。在一般的場合可以取30mА為安全電流,即認為30mА是人體可以忍受而又無致命危險的最大電流;而在高危場合應取10mА為安全電流;在水中或者在高空應選5mА為安全電流;
(4)致命(室顫)電流: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最小電流。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強度超過50mА,時間超過1s就可能發生心室顫動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現象(正常情況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為75次/分鐘,當發生心室顫動時心率將達1000次/分鐘)。
5
接觸電壓與跨步電壓防觸電措施
(1)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的大小與接地電流的大小、土壤電阻率、設備的接地電阻和人體位置等因素有關;
(2)當人體誤入電流入地點地面電位區域時,應兩腳併攏或單腿跳躍,離開電位分布區8-10米以外;
(3)當人穿靴鞋時,人體受到的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將大大降低。
防觸電,
磨破嘴皮子和工人說半天,
不如讓他看看這個!
再來一波觸電事故合集,
動圖還原事故現場,觸目驚心!
生產類
點擊播放 GIF 1.9M
點擊播放 GIF 1.2M
點擊播放 GIF 0.9M
點擊播放 GIF 0.7M
生活類
點擊播放 GIF 1.6M
點擊播放 GIF 1.7M
點擊播放 GIF 1.0M
高壓觸電類
點擊播放 GIF 0.3M
點擊播放 GIF 1.6M
點擊播放 GIF 0.7M
點擊播放 GIF 1.3M
點擊播放 GIF 1.8M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來源:每日安全生產、安全科
長
按
解
鎖
關於建築好玩、好看的事兒
公眾號:建築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