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融專業人士普遍視為史上最大騙局之一的狗狗幣,正站上技術改變未來的十字路口,令所有觀察者瞠目結舌。
狗狗幣漲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狗狗幣到底是什麼奇怪的物種?狗狗幣衍生出來的產業鏈是什麼?狗狗幣會給金融系統和相關企業帶來什麼樣的未知風險?
美聯儲消息稱數字貨幣交易量在今年4月達到2.31萬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峰值,與其同時發生的是美國和歐洲的股票交易量持續下降。
美財長珍妮特·耶倫(Janet Louise Yellen)上半年在紐約時報舉辦的一場線上活動中呼籲市場數字貨幣是一種高風險的泡沫,在媒體上她表示:「比特幣經常被用於非法融資,其應用效率低下,比特幣具有高度的投機性,投資者應該當心。比特幣所消耗的能源只是它開採黃金、以及維護傳統金融基礎設施所需能源的一小部分。」
美國方舟投資(ARK)創始人凱蒂·伍德(Cathie Wood)女士發布視頻諷刺耶倫不懂比特幣存在的實質。
她在視頻中表示:「比特幣是一種數字黃金,所有數字貨幣可以比傳統金融更加高效的進行交易和結算。美國一位密碼專家曾向我表明,比特幣的區塊鏈地址完全透明,實際上更加有利於打擊犯罪活動。」
在美國和歐洲,傳統金融精英對數字貨幣的態度大多冷眼看待,但是由於數字貨幣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普通人對其的理解,2020年80多個國家的央行正在著眼於發布主權國家數字貨幣,例如數字人民幣、數字美元、數字歐元和數字日元。
我們國內對數字貨幣的態度和歐美大同小異,大多數金融從業者對其態度曖昧,在大多數場合均稱其為一場可笑的騙局。
中國央行已經發布全世界第一套測試版本的官方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DC/EP」,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有別於人民幣的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新幣種,不能將其視為人民幣的替代,而是並行,由於各種原因,監管方式非常困難。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英國,英國央行計劃發布「不列顛幣」(Britcoin),通過穩定面值,填補比特幣不可完成的普通交易活動。
數字貨幣在每個大國內部基本上都處於大多數人極其牴觸的狀態,尤其是華爾街和倫敦西區的傳統金融精英。
正常情況下,現代貨幣來源於國家信用為其背書,因此國力強盛的經濟體發行的貨幣能夠成為世界通用貨幣,例如美元,而次一級的貨幣在地區間通用,例如歐元。
中本聰在2008年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憑空製造出比特幣,這種幣種的交易行為永久性存在,且貨幣發行上限為2100萬枚,開發方不持有任何比特幣。
因其隱匿性、安全性、快捷性的特點,被遍及全世界各地的普通交易者在質疑聲中慢慢接受,引起發行數量存在上限,因此不會發生通貨膨脹,但因其幣種可以切割成小數點後幾位數,導致其可分開交易,最終導致其價值持續上升。
比特幣的價值從哪裡來?信用本身是什麼?
財富不會憑空出現,但是會轉移。
社會生產出來的物質,以各國央行發行的貨幣表現其價值,當比特幣持有者需要進行某種商品的交易時,就會拿出所在國的官方貨幣,進行比特幣兌換,導致官方貨幣的一部分價值輸入到比特幣中,因此比特幣的實際價值來源於各國央行發行的貨幣。
不太理解這一點的風險管理者,可以考慮這樣的使用場景,當全球有一定數量的人認可比特幣的價值時。
假設持有者A和持有者B需要交易東京的一處房產,由於個人原因,並不希望通過日元支付,而是希望通過比特幣支付,假設A和B都認為這套房產值1個比特幣,那麼這單交易一旦成功,就會出現事實上的交易行為,因為區塊鏈分布式帳本存儲信息的原因,這套房產的交易行為被永久性保留下來,這個時候另外1000萬個持有比特幣的人意識到,原來1個比特幣可以換一套東京市區的房子。
這個時候大家形成一種因交易行為而產生的共識,1個比特幣等於1套東京的房子,也就是4653萬日元萬日元。
此時,比特幣具備交易憑證的功能。
接下來,大家意識到,既然比特幣可以換成日元,同時日元可以換成任意央行貨幣,那麼也就意味著1比特幣同樣可以換任意國家央行貨幣。
當類似這樣的事情大量發生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時,比特幣逐漸成為一種可兌現各國央行貨幣的類超國家貨幣但又不完全是。
由於比特幣發行存在上限,不斷加入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帶來的歐元、日元、美元越來越多,導致比特幣的價格接著持續上漲。
因比特幣存在價格上下波動,且從長周期看是持續上漲的狀態,那麼在當下,它自然而然具備兩種功能:價值儲備功能、大宗商品交易功能。
比特幣是這個故事的開始,貨幣的演化並沒有結束。
到底什麼在賦予一個東西存在貨幣價值?
我們現在把視角,推演到12000年年前,當你生活在一個20人到30人的部落裡面,你今天捕了一籮筐魚,現在你打算將這些魚和周圍的臨近部落更換其他物品,例如,你和對方部落洽談,雙方都認為13條魚可以換1隻牛肉腿,這個時候出現物物交換。
突然有一天,一個狩獵者發現數量稀少且長期能保存的深海貝殼,能夠被所有人認可,大家都喜歡,那麼,為什麼不把它當作一種交易憑證呢?當捕捉的食物過於龐大,比如猛獁象,短時間內部落裡面的人肯定吃不掉,放著也會壞掉,不如把它部分換成其他部落的其他食物,可是萬一其他部落的食物,我們部落也不吃完怎麼辦?
那麼為什麼不把貝殼攢起來,在下次食物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和其他部門交換新鮮的食物呢?
一開始部落裡面的人當然會反對,覺得這個人一定是腦子壞了,而且愛說大話,但是當一場災難性的雪災到來時,大家意識到貝殼好像的確可以作為在不同部落之間長時間內一種合理分配食物的方式,即使不出去打獵,也可以通過貝殼買來其他部落的食物,當有極個別部落試著這樣做時,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界存活的概率更高,接著開始接受貝殼的人越來越多,這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大家知道,貝殼,可以交換食物。
所以,貨幣的真正來源是什麼?
是一部分人對其和食物之間產生的「共識」和「聯想」。
比特幣,就是在這種共識之中憑空產生實際價值,區塊鏈技術為這種共識提供了隱匿性、安全性、即時性的保證,數千萬人用其交易,保證了該幣種的流通性,更加重要的是它不會輕易通貨膨脹,且會出現儲備價值的功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從12000年前,發展至今,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給貨幣帶來更多的功能。
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刀幣不僅僅可以作為交易憑證,也可以作為王對貴族的賞賜。
南宋時期,四川出現全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它除了更容易攜帶以外,它具備了跨區域的信用憑證功能。
到了明清時代,山西商人通過把法定銅幣和銀元兌換成俄羅斯法定貨幣,展開國際貿易,讓貨幣在等價交易的基礎上產生了匯率的概念,因為俄羅斯和明清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兩個系統對貨幣的定價不同,但價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估算。
墨西哥銀元在16~19世紀大規模湧入中國,一度讓中國的法定貨幣通貨膨脹,明清兩代均缺乏中央銀行進行風險管控,安徽和山西的商人創建的早期私人銀行,又沒辦法發展成中國版的美聯儲,導致金融系統出現嚴重的問題,沒有任何機構能夠解決,多次系統性危機累積,這進一步激化了明清末期的財富分配嚴重不均和國庫缺少貨幣的問題。
從貨幣的成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貨幣在演進的過程中,在不斷的細分出新的貨幣或金融功能,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接著,我們再來看現代,為了嘲諷比特幣的存在,美國波特市的一名程式設計師比利·馬庫斯(Billy Markus),用區塊鏈技術創造出狗狗幣(Dogecoin),一開始,這只是個玩笑,程式設計師在推特上告訴大家這是一種類似於比特幣的新幣,大家快買。
美國的區塊鏈愛好者看到這條消息,大家都覺得很好玩,於是不少人開始囤積這種貨幣,當時的狗狗幣沒有任何價值,唯一的價值就在於Dogecoin這個名字很搞笑。
沒有想到幾年之後越來越多的人用這種貨幣進行交易,2021年5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多次發推,表示支持狗狗幣的未來,並計劃將狗狗幣帶上月球,引導更多的人將所在國貨幣更換成狗狗幣。
狗狗幣創始人並未大量擁有這種貨幣,在狗狗幣的發展初期,因個人缺錢,比利·馬庫斯(Billy Markus)將手頭裡最後的少量狗狗幣全部拋售,換購了一輛豐田汽車,如果這些幣保留至今,大約等於1.2億元人民幣。
從誕生到今天,狗狗幣一共上漲了超過911.88倍以上,總市值達到870億美元。
前幾天,另一位持有大量數字貨幣的持有者將價值數十億美元的Shib(秋田犬幣)捐贈給印度用於抗擊疫情,印度作為為數不多認定數字貨幣為非法的國家欣然接納了這些虛擬幣,並表達了感謝。
Shib此時具備「國際援助」,和可能的支付醫療用品或兌換成美元的功能,在市場上形成流動性,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帳本功能,導致這一行為被永久性保存。
越來越多的新幣種出現,不同的幣種似乎在完成不同的貨幣和金融屬性功能。
以上貨幣暫時均無法保證面值穩定,但USDT這一貨幣長期穩定在一個數值,這讓USDT成為了一種潛在的通用貨幣,用該貨幣去購買比特幣,其他央行貨幣可兌換該幣。
各國央行因為具備國家信用,對於中美歐等金融系統相對安全的國家發布的幣種必然可以穩定面值,例如數字人民幣DC/EP,它可用於未來的商品普通交易,並成為一種純粹的交易憑證。
由於不同貨幣存在不同的優勢和劣勢,那麼這就意味著數字貨幣彼此之間在繼續細化貨幣和金融的功能,那麼可能在2030年,一個由「央行人民幣DC/EP+比特幣+狗狗幣+shib+其他」幣種組成的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超越地區和國家的限制,成為一種事實上的超國家貨幣系統。
由於人工智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逐漸普及後,我們可以應用一個中間軟體,即可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自動支付其中一種貨幣,無需自身做出選擇,且我們可同時擁有10多種數字貨幣。
例如有的貨幣轉變為信用憑證,有的貨幣轉變為貸款憑證,有的貨幣轉變為對公轉帳工具,有的貨幣轉變為儲備憑證。
價值,被一個簡單又複雜的幾何結構框定起來。
這是一個有趣且宏大的未來。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央行對其如何做出監管?作為中國的私人交易公司火幣集團如何做出有效的風險管控?
這將是一個更加嚴肅的問題。
由於篇幅限制,我們下周再談談數字貨幣系統可能的系統性風險,極其監管難題,可以關注一下公眾號,以免我們失聯。
央行數字人民幣DC/EP,同樣是一種數字貨幣,但該貨幣並非是去中心化的存在,而是由央行統一發行和管控,但也有一定可能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業務。
我們,作為一家服務於風控、財務、審計等專業人員的智能風控企業「RiskRaider風險雷達」,比任何人都關注各行各業存在的不同風險,致力於通過AI風險決策評估企業風險評級,幫助企業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下面是關於數字貨幣交易所火幣集團中國公司的輿情監控截圖,下次詳細聊。
等等,別划走了哦!
為各位支持者,建設了一個「risk風險雷達」風控粉絲6群,
群主微信:xd127476
驗證:風控
即可拉你入群
談談數字貨幣企業的風險防控系統,也可諮詢AI決策風控系統,認識更多風控領域有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