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是唯一的鬧中取靜之所

2021-03-02 KLOOK客路旅行


在香港,要找一處鬧中取靜之所,可謂一件難事。即使原有那麼一兩處清淨之所,但在香港這塊地理範圍不大而又極其逼仄的地方,卻也不那麼清淨了。如始建於20世紀初的寶蓮寺,本是佛門清淨地,現在卻也人聲鼎沸,變得不那麼清淨了。似乎一切事物,只要身處香港便身不由己地被其同化,變得躁動起來。不過,有那麼一類地方是個特例,便是香港的清真寺。當你乘著半山扶手電梯留戀於各色酒吧之時,有無留意半山腰那扇半掩的鐵門?

香港的清真寺,多位於鬧市中的鬧市。倒不是因為香港的穆斯林有意將清真寺築在繁華之處,而是因為後起的鬧市是依清真寺而建的。很難相信,在酒吧林立的半山,會藏匿著一座清真寺。不仔細看,誰會留意這個經過水侵日曬而略顯斑駁的半開鐵門,竟是香港回教禮拜總堂——些利街清真寺的入口。即便是在老港們的記憶中,也不過恍惚著一個古舊的名字「摩羅廟」罷了。


推開這個虛掩的鐵門,沿著石階緩步上前,幾間作浴室、廚房、衛生間之用的小屋,靠著幾面石牆,聚攏著綠色的清真寺出現在眼前。其實,若不是那高高的頂著星月的洋蔥形宣禮塔,它更像是一處民居小院,安靜祥和,與世無爭。這寺的綠色,稍嫌扎眼,一定是剛剛粉刷過。伊斯蘭教尚綠色,因那象徵著和平與生命,自然不可讓其褪色。


較之那些高大宏偉的清真寺,些利街清真寺顯得是那麼小巧精緻。宣禮塔身後的主殿,也不過幾十米進深,被一道牆隔成前後兩半。對著大門,也就是麥加聖地的方向徑直向裡望去,底牆邊緣擺放著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宗教書籍。而在其上方,懸掛著一隻鐘錶,是它為那些虔誠的穆斯林標識每日五次的禮拜時間。而對穆斯林來說,這隻表則深深種在他們的心裡,是無須提醒的。大理石的地面,鋪設著禱告用的地毯,圖案指向麥加克爾白方向,供穆斯林跪地禱告,抑或起身接杜瓦——那來自真主的恩賜 。

主殿南北,對開著尖頂窗戶,鑲嵌著彩色的玻璃。這彩色玻璃,在清真寺上原是常見。但在嶺南這塊地方,倒也不顯得違和。因廣東建築素來使用彩色玻璃進行裝飾。所以,說清真寺有嶺南風味也不過分。牆邊和頂上還設有空調和風扇,不過在此二者成了虛設。因為身處寺內,絲毫不察覺嶺南的潮熱,分外清涼。這份清涼,我相信來自於內心的安寧,而這份安寧,一定是真主賜予的。

在我在殿中閒逛的時候,一位阿訇出現在殿中。短暫的眼神接觸,我不自覺地避開他的目光。我想起在廣州的時候,想進入光塔寺一探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還未踏入,便被一位阿訇禮貌驅逐,好生遺憾。這才想起來,我不自覺地走進了禮拜大殿。我生怕這會觸及他們的禁忌,甚至怕我彩色的襪子會惹惱他,將我呵斥出去。不料,這位阿訇卻主動向我打個招呼,叫我過來。於是,我便和他攀談起來,問他清真寺的前緣後事。在這位印度阿訇的指引下,我們走到殿外。他向我指了指殿外廊柱上的銘牌,把這座寺的歷史向我娓娓道來。一眼看去,便是那再也熟悉不過的阿拉伯書法:一切讚頌全歸真主。。

1841年,英軍開赴香港,隨軍有大量的印度籍穆斯林士兵,便駐守在些利街附近。時間一長,這些駐軍便在些利街周圍開市經商。纏頭裹腦的外國人,在老港眼中自然是稀罕物,常有圍觀的情況出現。廣東人鍾愛燒臘,背著它走街串巷不免碰到這些穆斯林,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所以,地方政府為了協調漢穆之間的關係,便在半山開闢一地,在1850年9月2日以「一元」的象徵性價格和999年的租期給穆斯林以進行宗教活動。這個清真寺便是在1915年8月15日,由印度商人以撒·埃裡亞斯哈吉出資,在原有簡陋的禮拜寺基礎上重建,遂成現在模樣。歷經百年風雨,未有改變。

我和這位阿訇相談甚歡,足有三刻鐘的時間。在互留了聯繫方式以後,這位阿訇告訴我他還要接待一個訪學團體,就先不陪我了。當然,作為感謝,我並沒有馬上離開清真寺,而是坐在人群裡聽了他的講座。他說的內容,特別是教義教理,我已記不大清了。只記得當他吟誦起《古蘭經》的時候,在場所有人包括我,都陷入了一種痴痴著迷的狀態。那來自天方的音調,悠遠清越,仿佛將我們帶到了那遙遠的麥加聖地。儘管,我們並不是穆斯林,也不懂得阿拉伯文。

講座結束,我興衝衝地跑到阿訇那裡,脫口而出:「您可否幫我照個相?」但是,話一出口我暗暗後悔。通常,清真寺禮拜大殿是不可以拍攝的。何況,我竟然還讓這裡的「喳fit人」為我照相,簡直是無禮。就在我心神不定之際,阿訇從他的寬大袍子裡摸出一個手機,對我說:「拿這個照可以嗎?」於是,便留下了這樣一張「珍貴」的照片:

參觀結束。回到了半山扶梯,周圍變得喧囂起來,身上也逐漸變得汗津津的,不那麼清爽了。在半山扶梯上,上行的乘客三三兩兩,在找尋著捷徑以觀賞山頂美景。下行的乘客三五成群,尋覓著最簡便的交通方式逃離港島。而駐足的遊人,多叼著香菸,拿著啤酒,彼此談笑風生,分明一派鬧市景象,與寺內儼然兩個世界。

百年間,香港由小漁村變成了東方明珠,周邊的不毛地變成了高樓群,但這座寺還是老樣子,堅守著自己這片田地,每天按著規定時間做著規定的事情。與周邊的環境比起來,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此,沒有比鬧中取靜更適合的詞語來形容這種情狀的了。這裡的靜,準確地說是淨,是數十萬香港穆斯林精神依託的化身,在這金錢與利益至上的都會鬧市,守護著自己不至隨波逐流而迷離方向。我想這才是鬧中取靜的真正含義吧。些利街清真寺,位於香港半山區些利街和摩羅廟街交口。可乘坐城巴:3B、12、12M、40、40M等巴士,抵達孫中山紀念館巴士站下車。然後往半山扶梯上山,約五分鐘即可到達。如參觀請注意衣著,女士請備頭巾,並尊重伊斯蘭教宗教禁忌。

香港,就是這樣一個包容多種文化的五方雜地。自1841年伊斯蘭教正式入港至今,在這1100平方公裡的地面上,生活著接近30萬的穆斯林。所以,包括些利街清真寺在內,香港共有5座清真寺,風格各異。其中一座,還經營著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清真廣東茶點。是不是感覺很好奇?就跟隨客路,去探尋香港的各色異文化吧!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相關焦點

  • 你好,周迅,為何你懂得鬧中取靜?
    身處演藝圈,懂得鬧中取靜是演員的大智慧。看完《你好,之華》,我更加堅定了周迅作為演員的這份大智慧。
  • 鬧中取靜,苦中作樂
    《菜根譚》說:「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天性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 走進菜根譚,品味你的人生:忙處悠閒,鬧中取靜
    忙處悠閒,鬧中取靜忙裡要偷閒,須先閒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裡立個根基。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在繁忙的時候要想抽出時間休息,就先要在閒暇時練就雖閒逸卻能夠隨時緊張起來的心理素質;在嘈雜的環境中要想保持清靜,就先要在幽靜的環境中練就不怕嘈雜的基本功夫。否則,就可能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出現心緒的變化,也會由於事務繁忙而疲於奔命。
  • 環境真的沒得說,可以坐一下午,鬧中取靜
    環境真的沒得說,可以坐一下午,鬧中取靜,不吃飯也有單獨的茶室,茶室很典型的和式,榻榻米。吃飯都在包間,個人覺得唯一不太喜歡的是一樓包間沒有窗戶,心理感受有點透不過氣。當然如果吃更貴的套餐到樓上的座位,好像都是有窗戶的。服務非常棒!!!
  • 高以翔骨灰安葬地佛光普照,墓園選址鬧中取靜,透著浪漫歐式風情
    儘管他出身在富貴人家,但是卻為人低調和善,在圈內擁有著極好的人緣和口碑,完全沒有一絲富家子弟的紈絝之氣,這也是粉絲們最欣賞他的地方。然而,如此完美的男神卻意外離世了,確實讓很多粉絲們都傷心不已,不過,大家也表示:他已經化成了永恆的光與愛,會留在每一個愛他的人心裡,因此,我們也從未真正與他分開過。
  • 鬧中取靜,亂中得安
    「對濃綠陰中庭院,燕語鶯啼。數點新荷翠鈿,輕泛水平池。」中國傳統的庭院是自然勝景與匠人之心的完美結合含蓄蘊藉的詩畫情趣中更蘊藏了豐富的精神世界表達著中國人不事張揚的淡泊心境鬧中取靜,亂中得安中式庭院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建築與人相通庭院對於中國人不只是一座住宅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方式
  • 這家鬧中取靜的小飯店特別的可不止「鮑魚燒雞」!
    本期參與測評的人員:隊長↓↓↓卡特:樂於發現市井美味的中年大叔 隊員↓↓↓小瑋:經常爆料的美食 「情報員」面面醬:探得了店、下得了廚房的小分隊隊長旭哥:來自東北、吃遍長沙,高顏值大學教師1、位於南郊公園,環境鬧中取靜
  • 中國這個鬧中取靜的寺廟也有「四面佛」
    古德寺位於武漢,是個鬧中取靜的寺廟。建於光緒三年,先後經過多次擴建,才成就了今天這般場景。建築風格主要以羅馬建築結構為主,而天王殿則是古徽州建築風格。雖然差異很大,卻是武漢鬧市中的一片淨土。寺廟免費出入,不過,需要付香火錢,8元至幾十元不等。
  • 在購物公園大商圈中鬧中取靜的小酒館,三五好友小聚,自在得很
    創意系列小酒館,半醉半飽,店鋪位於coco park三樓,muji上方,屬於大商圈中鬧中取靜的位置,門上的招牌很大一個非常的顯眼。半醉半飽這家店鋪首先他們的名字是比較有特色的,主打的是做私房菜,味道自然是不必說。店裡的服務員還是比較熱情地,看到桌上缺什麼,立馬就送過來了。
  • 福康寧公園:鬧中取靜的城市公園,新加坡最著名的室外表演場地
    福康寧公園位於新加坡市區內的一座山地公園,但對於新加坡原住民來說,這座小山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福康寧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據歷史記載這裡是當時島國蘇丹皇室的所在地。現在,這裡還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很high的音樂活動。
  • 識香港 | 香港戲曲中心,鬧中取靜的殿堂級表演場地
    (圖片來源:新華社)「戲曲中心落成標誌著西九文化區終於逐步落成啟用,這也是香港粵劇藝術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9日表示。由設計到落成,戲曲中心經歷了8年時光。它坐落在西九文化區東側,是區內首個地標式表演藝術場館。
  • 南京5A級景區內的公園,鬧中取靜,名字因借用李白詩詞將錯就錯
    在南京夫子廟——秦淮河景區內,有一處以江南自然山水為主調的文化公園,地處繁華的鬧市區域,南臨長樂路,北接桃葉渡,東靠明城牆,西近夫子廟,是一塊鬧中取靜之地,總面積約15公頃。元旦期間,迎著凜冽冬風,頂著暖暖的太陽,我遊覽了公園。一、先介紹一下「白鷺洲」名字的由來:在大明王朝,它有很多名字,曾被稱為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等。
  • 鬧中取靜的殿堂級表演場地——歷時8年建成的香港戲曲中心走訪記
    新華社香港2019年1月9日電(記者丁梓懿)「戲曲中心落成標誌著西九文化區終於逐步落成啟用,這也是香港粵劇藝術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 尋訪蔡元培在香港的足跡
    新華社香港12月31日電 題:尋訪蔡元培在香港的足跡  新華社記者閔捷 丁梓懿  香港尖沙咀柯士甸道156號,一座鬧中取靜的居民樓。旁邊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教會學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柯士甸道:以「周子餘」之名深居簡出  前不久,由北京大學香港校友會聯合北京大學蔡元培研究會、香港北大助學基金會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舉辦「蔡元培與北京大學」主題展覽,展出了蔡元培手跡、珍貴歷史圖片及1916年他被任命為北大校長的委任狀等。蔡元培之子蔡英多、孫女蔡磊砢(現任北大蔡元培研究會會長)到港出席。
  • 劉嘉玲曬上海豪宅內景:比香港豪宅更奢華,整個樓道金碧輝煌
    富婆劉嘉玲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有房產,尤其是在上海和香港兩地的豪宅奢華到令人羨慕。因為工作與自己喜歡的原因,上海的豪宅劉嘉玲也曾對外公開過,大家也曾見過識過有多奢華。顯然劉嘉玲從香港到了上海,正在自己的上海豪宅之中。復古的椅子,這正好符合當下劉嘉玲拍民國劇的一個心情,尤其是在《半生緣》的新劇之中,劉嘉玲的狀態正好與當下她發動態的心情相吻合。據說劉嘉玲這一套豪宅價值已經超過2個億,與她在香港的獨棟豪宅一樣,裡面的裝修風格比較復古,是屬於她喜歡的那一種風格。
  • 張國榮唯一的咖啡店,名字叫:為你鍾情
    啜飲一杯咖啡,舌尖回味著酸澀卻帶著焦香的滋味,鼻尖縈繞著苦澀中夾雜甘醇的氣息。自光耀四射的銀幕長河中,截留一段星光熠熠的歲月,追憶那個曾經顛倒眾生、孤絕華美、不瘋魔不成活的身影——張國榮1989年,張國榮在他的告別演唱會上對歌迷許諾,他將來會開一家咖啡店,粉絲們可憑藉那次告別演唱會的票根,就可以換取一杯免費的咖啡
  • 香港購物中心大搜羅 ,【永東巴士】每日六班車,去香港——so easy!!!
    ◤朗豪坊 朗豪坊坐落於旺角黃金地段集購物,飲食,娛樂於一身的大型購物商場,是九龍區內備受矚目的大型三合一綜合優質發展商場,是遊客到香港旅遊必到之新去處。◤又一城 香港唯一的地鐵及九廣鐵路交匯點,配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穿梭中港兩地或縱橫港九新界,方便快捷,是九龍區旅遊新興的購物勝地。
  • 2019 香港 Creamfields 嘉賓出演日期公布!
    萬千Raver期待的香港Creamfields嘉賓日期分布單人版海報出爐去電音節怎麼不定酒店呢?小編搜羅了一些香港的酒店!地址香港油尖旺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環球貿易廣場等級★★★★★價格¥2700交通信息西九龍  步行距離10米(約1分鐘)香港國際機場   駕車距離
  • 《街頭美食鬥士》香港篇,近期必看吃貨紀錄片
    香港原來美食不只有色香味形,美食的聲音也可以被聽到。食物油滋滋流淌的聲音,仿佛聞到滿溢出屏幕的香氣。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高房價,高人口密度,竟也催生出不一樣的美食高度。傳統和現代融合,東方和西方融合,市井和廳堂融合……香港的美食給人感覺有萬千氣象,可以口味囂張,也能夠鬧中取靜。仿佛吃遍香港街頭,便嘗過人生的百般滋味,這大概是大都市致命的吸引力。即使過不了多樣的人生,也可以體會得到。認識香港,從一杯地道的凍鴛鴦開始。凍鴛鴦:奶茶與咖啡交融,冰塊在杯中沉浮跳躍。
  • 精彩節目|《香港回歸 20 周年特別節目 ——雙城故事》
    上世紀90年代,王亥在香港開了一家主營川菜的私房菜餐廳,香港文人金庸、蔡瀾、倪匡等都是常客,王亥也因此被譽為香港的「私房菜之父」。一個包含了建築、美食、等多重生活美學,充滿設計感的空間。「NO.1的品牌,我覺得就這一點,就太古裡或者就高宅而言,它是全國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