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音響線材產品,如何選擇合適的線材成了最重要的問題。不同音響線的特點及應用是什麼?另外,電腦音箱主要分為兩個類型的音箱,有源音箱和無源音箱。音響線怎麼連接電腦呢?
淺談關於音響線材的分類及應用
音響線材對部分 Hi-Fi 和 AV 發燒友來說,可說是一種又愛又恨的玩意兒。關於線材是否能改變聲音或圖像品質這點,我想大家應該是持肯定的態度;但是對於改變的程度多少,則是爭議之所在。同時也因為目前線材市場上的產品價格呈現兩極分化的傾向,更讓題一時間難以取得共識。
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線材產品,如何選擇合適的線材成了最重要的問題。這個時候,首先了解自己音響的特性,是需要讓聲音亮一點,還是低沉一點,再去選購線材就會容易很多。下面就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下 音響 線材的區別與作用。
由於音響線材的種類繁多,本文主要針對的是目前音響系統中部分常見的線材做簡要介紹,如 HDMI 、 USB 等線材且待下回再作詳解。
一、音響線材的用途
線材的作用,主要是連接器材的兩端,它對聲音的影響,雖然不像放大器與音箱等器材的效果那麼大,但好的線材可以加強或修正音色。一般而言,固定組裝好的小型或迷你類音響產品的線材是不需要重接。如果音響組合在 6 千元以下的話,也沒有必要考慮線材的影響,真正需要考慮線材的應該是價格約 1 萬元以上的音響組合。通常一臺音響包含的線材有下列三種。
信號線
連接各單機或周邊機器信號源(如卡座、 CD 唱機等)輸出、輸入的線材,被稱為信號線(即連接信號源與放大器的線)。此時,若線材的配合得當,會增加視聽品質;如果線材搭配不當的話,除了造成聲音失真、不好聽之外,還會有聽到其他雜亂聲音信號的現象。
數碼線
數碼線是根據數碼 音響 而發展處的線材,主要用於連接數碼 / 模擬轉換器(即解碼器)及雷射唱機。根據材質的不同,數碼線又分為光纖線和同軸線兩種。
音箱線
這是用來連接放大器與音箱之間的線材,如線材配合得宜,聲音會變得比較好聽。相反,如果線材搭配不當則會影響放大器的功能,造成音色失真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各種聲音頻率的波長不同,因此在傳送信號時容易產生高低相位的偏移,也是因為高、中、低音頻率傳送的時間不同,導致有的較快到達目的地,有的則較慢,從而造成聲音的失真。傳遞的距離越遠,失真的情況也就越嚴重。
因此有些廠商在線材上發展一種「黑盒子」,讓極低頻到極高頻的傳遞速度一樣。但這種線材不是每家都有,而且這種設計是否真的較好,至今仍無定論,不過價錢會比同級的產品高。
二、線材的設計要素
線材的設計與材料會直接影響音質的變化,所以線材的價位從一條 20 多元到一條 20 萬元的都有。線材的內部設計大概有三種方式,包括:繞線、隔離以及被覆。其中繞線式的設計不一定每根線材都使用,而隔離式與被覆式則是每種線材都會使用。
繞線式
有些廠商認為,低音會經由粗線傳遞,高音會經由細線傳遞,所以線材內的金屬線要包括粗線與細線,並且兩者要有適當比例的纏繞,如此就能讓聲音的傳遞達到均衡。因此這種設計會在粗線上纏繞數量不等的細線。想知道線材是否採取這種設計方式,可以扭開接線端頭,看線材的內部設計。
隔離式
隔離式是在線材內設置隔離網,讓線材不會受到其他信號的幹擾,因此最好的隔離方式應該是能達到百分之百密度的,這樣才能完全隔離外界的電磁波。但線材必須使柔軟可以彎曲,所以有需要運用編織技巧,讓線材既能夠彎曲使用,又不會使隔離網便稀疏而露出線材。
被覆式
被覆式線材的最外面用軟硬適中的塑膠包裹。若包裹的質料很軟,隔離效果會不佳,而且也可能表示線材裡面的金屬材料太少,會影響傳導的功能,但是如果太硬的話,則會容易折斷。
三、線材的材質
目前,音響線材的材質主要以銅線和銀線為主。由於銅線的導電性不是很好,但是真正導電性質很好的線材又很貴,所以大多廠商都會採取折中的方式,在銅線上渡其他的金屬,以增加銅線的導電性。因此又將銅質線材分為「純銅」線材和「加工」線材,如鍍銀、鍍錫。前者以日本開發為主,「加工」線材則以歐美國家製造為主。
銅質線材
顧名思義,是以銅作為材料,由於價格較低,是目前較為普遍的線材。不過,最好的是使用無氧銅和長晶粒銅甚至是單晶銅材質,以減少阻抗。
銀質線材
銀也是我們常用的線材導電材料。銀的導電性能比銅略好,但由於銀較貴,所以通常銀質線材應用到高檔 音響 當中。
銅合金
即銅、銀、鋅合金,俗稱黃銅。這是一種不常用的導體材料。它的音色與傳統的銅線有很大差異,對有些器材很合適,對有些器材卻很不合適。一般來說這種線材適合於對高音有要求的器材,目前在國外中高檔線材中較為流行,在不是很長距離的家庭使用效果也比較不錯。
碳纖維
這種線材抗老化、抗氧化和抗拉強度極為優越,但內阻抗很高,對於輸入阻抗低的器材與長距離傳輸的專業場所都不適合。
四、線材的產地
目前出產線材的國家主要有歐美、日本等,因為不同的設計理念和材質使用,各國在發展、製造音響線材時,其展現的聲音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歐美等地所出產的音響線材,在音色氣韻上有強烈的個性與氣勢,適合大的聆賞空間;有些線材價格較平實、品質好,低頻反應佳,音色聽起來較為溫和;有些線材的價格不高,但在音色的細節與速度上都有不錯的表現,適合聽流行音樂。
日本的線材則不像歐美產品多樣,音色聽起來都較為溫和。不過每個人對音樂的主觀感受都有所不同,這裡所列僅供參考。
結語: 任何具有一定水準的線材,都有其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不管名氣再大,價錢再高也逃不過這個定理。發燒線材肯定有高下之分,但不一定貴的就好,而且如果要發燒友為了一點點音質上的改進(也許只是改變而已)而付出大量的金錢,這就有點不太值得了。相反,只要肯下功夫弄清楚各種線材的音質、音色特性,在全面了解自己設備特性的基礎上懂得搭配,便會有花紅葉綠、相輔相成之效。
音箱線怎麼連接電腦?
有源音箱和無源音箱:
電腦音箱主要分為兩個類型的音箱,有源音箱和無源音箱。分辨這兩個音箱的方法很簡單。有源音箱是內置有一個小功率功放,直接通過音箱線插在電腦的麥克風接口,然後在接通電源即可正常工作。無源音箱的話一般主要是一些大型音箱或者一些老式音箱,它沒有功放,所以必須先將音箱線連接到功放上,然後在通過功放的線來連接電腦,最後在將功放的另一端連接電源,這樣就能正常工作。
一、有源音箱連接電腦:
有源音箱連接電腦的方法很簡單,你通過一根 3.5m 一分二音頻線,一般插上電腦的耳機輸出接口,另一邊插上音箱的紅白接口,連接好電源即可工作,現在去買的一些電腦專用音箱都是可以直接有內置功放,即插即用。
二、無源音箱連接電腦:
而我們重點是要介紹無源音箱連接電腦的方法,可能一些線條和接口不匹配,需要通過焊接來接線。在電子市場買一個 3.5 轉 6.5 的立體聲轉接線,插孔是 3.5mm 的插頭,將這個插頭線和音箱的線焊接起來。說簡單點就是 6.5 插頭接到功放的一個通道上如 AUX DVD 等都行。 3.5 插頭插入音效卡的信號輸出端就 OK 了。但是很多人對線條的焊接不在行,所以都不敢自己去焊接,首先自己先測試一下音箱兩個線的極性,極性反了會沒聲音的。用一個 5 號電池,把音箱的兩根線分別接到電池正負極,如果撥動線頭能聽到音箱裡面「噼裡啪啦」的聲音,那麼電池負極連接的就是地線,反之應當沒有聲音。如果是左邊喇叭響,就是左聲道;如果是右邊喇叭響,就是右聲道。但是如果是數字連接只需要一條線就行,一端接入音效卡的 SDIF 輸出另一端接入功放的 SDIF 輸入就行了音質就更好。
無源音箱線怎麼連接電腦
測試號音箱的極性之後,立體聲插頭裡面有三個極點,分別是地和左、右聲道,把左右音箱的地線統一焊接到插頭的地線,把另外一根線焊接到左右聲道。另外有一個可以旋上去的插頭殼。焊接好了,再把插頭殼蓋上,就和外面買的耳機頭差不多了。
其實說白點,無源音箱連接電腦就是一個功放放大器連接電腦上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