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劉亞樓,畢生心血獻給空軍事業,去世後享受最高級別葬禮

2020-12-20 歷史典錄

前言

劉亞樓將軍一生英勇善戰,多次立下赫赫戰功,是東北野戰軍的三巨頭,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空軍事業。

劉亞樓

劉亞樓1910年出生,出生時因為難產導致母親去世。父親一個人又要照看剛出生的孩子,又要出去幹活賺錢養家。再加上母親去世對於父親造成的巨大打擊,讓劉亞樓的父親一時不知該如何繼續下去。

自己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不希望兒子再重蹈他的覆轍,便狠心將他送人,好在繼父繼母對他還不錯。

繼父發現劉亞樓從小就表現的比其他孩子要聰明很多,為了培養他,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也要供劉亞樓去私塾讀書。

劉亞樓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有著超乎這個年紀的膽量與膽識,後來組織成立「鐵血團」,參加革命。1929年3月加入紅軍,擔任閩西遊擊隊班長,同年加入我黨。這一年劉亞樓19歲。

因為劉亞樓表現突出,作戰勇猛,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領導的重視,晉升也很快,後來擔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務。

在1934年長徵,劉亞樓帶領著隊伍在槍林彈雨中殺出血路,成功幫助紅軍逃出國民黨的包圍。1939年被派往蘇聯學習,畢業後直接留在蘇聯步兵88旅,被授予少將軍銜。

1949年4月,黨中央忽然通知讓他來負責組建人民空軍。

創立中國空軍

從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劉亞樓將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人民空軍的建設事業中。

7月,中央軍委下令現在必須以建立空軍為首要任務,並致電劉少奇,要求代表團先跟蘇聯領導做初步交談,定購飛機,如果對方表示願意合作,再派劉亞樓前往進行進一步談判。

次日,劉少奇前去拜訪了史達林,闡述了想要建立空軍的想法,史達林當即表示全力支持。總理收到復電後,立刻派劉亞樓等人前往蘇聯具體商談。

在此之間他們先去拜訪了總理與主席,匯報了他們的初步方案與設想,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8月13日,劉亞樓等人見到了蘇軍總參謀長,講述了他們關於組建空軍的初步方案與設想,蘇方聽後:「你們的方案原則上我是同意的,但還是希望你們可以再將計劃做的詳細一些,草籤協議之後,報請史達林同志批准。」

後來雙方又深入會談3次之後,草籤了協議。蘇聯向我國派遣878名專家顧問,出售434架飛機,開辦6所航校。10月7日劉亞樓一行人啟程回國。

劉亞樓認為,此時除了蘇聯的援助之外,當務之急還需要創辦航校。上報之後得到了主席的全力支持。但航校辦的好不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個好的辦校人。

次日,他開始找航空局各領導幹部以及各方面負責同志談話。看似談話,其實是一場考試。劉亞樓會在每一位同志介紹過基本情況後,提出幾個問題:「你最擅長做哪一部分?最突出的成績是什麼?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獲得的?最不擅長做什麼?為什麼?」

經過幾天的考核之後,每一個人都深深的印刻在劉亞樓的腦海中。最終選出6人擔任六所航校校長,6名政治幹部,7人擔任政委,並得到中央批准。1949年11月,任命魏堅擔任第七航校校長。

第一批領導班子的成立,也為我國空軍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亞樓被任命為空軍司令員。

1949年10月,蘇聯首批專家到達北京,確定了航校校址,經費等問題後,便開始選拔第一批空地勤學員。歷時兩個月的選拔,最終選出1672名學員,分配給6所航校。

12月1日,航校開學。短短一年的時間,航校三次擴大規模,並培養出了第一批骨幹力量。但考慮到他們只是掌握了技術,並沒有實戰經驗,劉亞樓選調了90多位符合條件的幹部開始學習飛行,這一建議也得到了主席的認可。

幾個月的時間,第一支航空兵部隊在南京成立,並任命劉震為志願軍空軍司令員。1951年1月21日,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空戰。這是一場美國空軍與志願軍空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次空戰。

但作為一期生的這一批飛行員對這次空戰充滿了信心,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接擊傷美軍一架戰機,這對於他們來說可以說是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後來一次比一次穩健,一次比一次成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空中戰鬥的勝利。

1952年2月一共作戰26天,擊傷美機7架,擊落37架。而我軍被擊傷14架,擊落12架。敵我之間的比例為3:1:1.。這讓向來都自命不凡的美國空軍感受到了挫敗感,而我國空軍的發展也越來越強大。

1955年,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1959年擔任國防部副部長。1965年5月7日因病逝世,年僅55歲。

劉亞樓追悼會地點設在了中山公園中山堂,要知道,只有國家領導人去世才可以將追悼地點設在這裡。

這一天幾乎所有領導人全部出席,十萬軍名前來弔唁。這樣的追悼會規格,在所有的開國上將中,都是史無前例的。

相關焦點

  • 空軍司令劉亞樓為何只是上將,林彪真的替他說過話麼?
    1955年,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而職位與其平級的海軍司令肖勁光、公安軍司令員羅瑞卿、裝甲兵司令許光達均被授予大將軍銜。空軍作為解放軍新組建的兵種應該得到重視才對,為何劉亞樓這個空軍司令要低一級呢?其實論革命資歷和貢獻來講,劉亞樓完全有資格被評為大將。
  • 空軍之父劉亞樓一上飛機就暈,毛主席:空軍司令暈機,這就對了
    真正能完成開國大典飛行任務的,僅有17架飛機。就這樣,想要完成飛行儀式還遠遠不夠。不得已,17架飛機中飛行速度較快的9架p-51野馬戰鬥機只能冒著危險,飛行兩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此時稱不上擁有空軍。為了保衛新中國的安全,中央軍委決定加快建設人民空軍的步伐。為此,毛主席和共和國其他主要領導人反覆思考後,找來了一個人。
  • 開國上將去世後,沒有一個生前好友來參加他的葬禮,這是為何?
    第一次授銜儀式誕生了元帥、大將、上將等諸多軍銜。其中誕生了55位上將,1956年與1958年又各自增補了一位上將。這些上將都是對革命有突出貢獻的人,按理說,他們去世後的葬禮應該極其隆重,最起碼生前的親朋好友要到場。不過,在開國上將中,有一人去世後,他生前的好友沒有一個來參加他的葬禮,這是為何呢?
  • 劉亞樓以暈機推辭空軍司令,毛主席:「海軍司令暈船」
    劉亞樓是林的「五虎上將」,林自然不是很願意讓劉亞樓離開,曾向劉亞樓致電暗示:「盼不要接受空軍司令一職」。劉亞樓也知道林的意思,便跟毛主席說:「我呢,暈機,恐怕不能勝任空軍司令啊!」其實劉亞樓還真是暈機的。毛主席大笑:「好啊!
  • 劉亞樓當空軍司令員,政委吳法憲給他提包,恨不能替他生病
    在新中國的空軍中卻不一樣,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他的威望特別高。那是從東北野戰軍開始,就打出的威望,劉亞樓的名字是和林彪羅榮桓並列的,「林羅劉」三巨頭嘛。(劉亞樓和羅榮桓)很多人只知道新中國的空軍司令員是劉亞樓,空軍政委是誰?似乎名氣不大。
  • 新中國成立後,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殲20第1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劉亞樓(1910年4月8日-1965年5月7日),福建省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人,畢業於抗日紅軍大學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從貧苦農民家庭出身,到中國第1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的經歷令人欽佩。1949年10月,劉亞樓出任空軍司令員,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5年9月,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1965年5月7日,劉亞樓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16年間,他為中國的空軍建設鞠躬盡瘁,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 首任空軍司令劉亞樓:一生4段婚姻,最後一位仍健在,如今92歲
    為了更好地開展抗日工作,組織決定派遣劉亞樓到蘇聯學習,正是這次蘇聯留學之行,使這第二段婚姻宣告破滅。 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期間,劉亞樓不僅自學了俄語,而且在畢業後還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並被授予少校軍銜,是為數不多參加蘇聯衛國戰爭的開國將領之一。
  • 紀錄片《一代名將劉亞樓》在福建武平首映
    國際在線城建頻道消息:為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鬥爭精神,緬懷劉亞樓將軍,激勵廣大人民凝心聚力、奮力譜寫老區蘇區強縣富民發展新篇章,11月23日,紀錄片《一代名將劉亞樓》在新中國開國上將、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誕辰110周年之際於福建武平首映。
  • 他貴為開國上將,妻子因私事求他卻被他拒絕,說不能搞特殊
    開國上將劉亞樓一生有四位妻子,其中第四位妻子名叫翟雲英,有一半的蘇聯血統,蘇聯名字叫塔瑪拉。有一次劉亞樓要去莫斯科出差,為籌備新中國的空軍做準備。翟雲英聽說這件事之後,就和劉亞樓說,自己的出生地就是莫斯科,在莫斯科還有她的親人,她想借這個機會和劉亞樓一起出差,去尋找她的親人。這個要求其實不算過分,但劉亞樓當場就拒絕了。他說自己去莫斯科是去工作的,不是去尋親的,更不可能讓翟雲英跟著去湊熱鬧。如果每一個和蘇聯有關係的人都帶著自己的親戚去蘇聯,那火車都坐不下了。
  • 王海:空軍上將軍銜,原空軍司令員,現狀如何?
    王海:空軍上將軍銜,原空軍司令員,現狀如何?提起1988年恢復軍銜制,其重大歷史意義不亞於1955年開國授銜。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授銜17位上將中,空軍上將僅有一人,他就是王海上將,時任空軍司令員。
  • 空軍司令劉亞樓回老家,一烈士遺孀衝出跪在他面前,所為何事?
    劉亞樓,新中國的首任空軍司令,這位空軍司令還是暈飛機的司令。當時,空軍司令暈飛機,海軍司令暈船可是主席的政策。劉亞樓在空軍司令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創建了十幾支空軍部隊。在1926年的時候,劉亞樓輟學畫家,開始參加革命。在1929年的時候,劉亞樓由同鄉的張滌心介紹加入共產黨,這位張滌心就是那位攔路的婦人的丈夫。在此後的革命中,劉亞樓參加了眾多的戰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劉亞樓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戰士,成長成為統領一方的將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劉亞樓被授銜為上將。
  • 我國開國將軍,戰場上勇猛無畏,都有哪些稱呼?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我們的開國將軍中,有很多的將軍都有屬於自己的外號,其實這都是身邊的戰友起的,不僅與自己的性格吻合,而且大部分都反應了戰友們之間的情誼。今天為大家帶來幾位開國將軍親切的外號。第一位、雷公爺——劉亞樓將軍
  • 劉亞樓的混血嬌妻,守寡後不懼迫害,她展現了什麼是「大寫的人」
    往往一段模範的婚姻故事也會為後人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對模範夫妻:劉亞樓和翟雲英。劉亞樓的名字大家可能聽說過,他是開國上將之一,在戰爭時期做過很多貢獻。翟雲英是中俄混血,父母都是革命鬥士,父親曾經去俄國參加革命,認識了她的母親,後來兩人回國繼續投身革命,但她的父親在1942年被日本兵嚴刑拷打致死,因此翟雲英也是嫉惡如仇。
  • 開國上將王建安戰功赫赫,1980年去世後,卻無人參加葬禮,為何?
    1955年,國家給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了軍銜,但是有一個人是個例外,他是1956年被授予的上將軍銜,這位將軍就是王建安。為何他被推遲了一年?當時很多人都在猜測中間的原因,說什麼的都有。
  • 因何事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的「腦袋掖在了褲腰帶上」?
    1956年4月的一個夜晚, 毛澤東親自打電話給空軍司令員劉亞樓, 告之「五一」後要乘飛機南下廣州考察。劉亞樓堅決不同意。之後, 他深感此事關係重大, 立刻向周恩來作了匯報。可幾天後, 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給劉亞樓打電話:主席發脾氣了, 此事看來只能按主席的意見辦了。
  • 開國將軍三大姓氏:張、王、李!張姓百歲開國將軍最多,有十位!
    1988年,時任軍委委員兼國防大學校長的張震被授予上將。當時晉升的17位上將中,張震是「唯一」湖南人,也是「唯一」張姓上將!2015年張震將軍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2歲,是開國中將中最後一位逝世的將軍,也是張姓九位百歲開國將軍之一。
  • 劉亞樓:從棺材裡搶出來的上將,林彪批評他打仗愛冒險,不要命
    在共和國的將軍裡,劉亞樓上將是出了名的愛冒險,喜歡搞前沿偵察,打起仗來也不惜命。為此,他沒少受林彪的批評。將軍一生中多次死裡逃生:當紅軍政委時,「死」了之後被抬進棺材裡;在蘇聯期間,被宣布兩小時後處死。神奇的是,將軍居然一次次得以生還,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
  • 他當八路軍師長時才23歲,但是在41歲就成開國上將,子女中出了3位將軍
    建國初授銜時,57位開國上將中,年齡最小的是蕭華,只有39歲。 40歲的開國上將有兩位,一位是陳錫聯,一位是劉震。 41歲的開國上將有三位,他們是李天佑,葉飛和楊成武。 楊成武文武皆備,武有松柏之姿,文有蘭竹之韻。
  • 朱姓唯一開國上將,來自湖南;驍勇善戰,被譽為「軍中良才」
    他驍勇善戰,三次負傷,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而就在此時他急流勇退,建國後他第一個下野。朱良才上將人如其名,毛委員稱之為「軍中良才」。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朱姓唯一的開國上將,在朱姓23位開國將軍中,江西人最多,因為朱姓兩位開國中將,如朱明,朱輝照都是江西人。朱姓的元帥是四川人,而唯一的朱姓開國上將就來自我們湖南。
  • 他是開國上將,曾任中顧委常委,三野虎將,文武兼備,84歲去世
    曾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9兵團司令員、政委,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中顧委常委等職的開國上將宋時輪,文武兼備,功勳卓著,於1991年9月17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4歲。新中國成立後,宋時輪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9兵團司令員、政委,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軍事科學院第一副院長、院長,中央軍委教育訓練委員會主任,中顧委常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長津湖戰役中,宋時輪帶領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