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動畫片《機器人》與電影前傳三部曲的淵源揭秘

2021-02-06 星球大戰中文網

【譯者按】原文《From Boonta to Baobab: Droids and the Star Wars Prequels》於2014年4月1日刊登在《星球大戰》官方網站,作者蒂姆·維克霍文(Tim Veekhoven)。

《機器人:R2-D2與C-3PO歷險記》從1985年到1986年播出於美國ABC電視臺。這部動畫片由內爾瓦納有限公司製作,但只有一季和一集特別節目《大希普》,共15集。《機器人》與內爾瓦納的另一部《星球大戰》動畫片《伊沃克人》組成電視節目《伊沃克人與機器人冒險進行時》。雖然內爾瓦納是一家加拿大的公司,但《機器人》是典型的美國八十年代中期動畫片,因此不能出現肢體暴力畫面。這部動畫片在西班牙和法國等其他國家也播出過,非常受當地觀眾歡迎。

《機器人》的故事發生在雅文戰役前15年。在這段歷險記中,我們熱愛的機器人R2-D2與C-3PO先後跟過三位不同的主人,遇見了許多新朋友和新敵人。其他電影主角沒有在《機器人》裡出現,但這部動畫片看起來依然是《星球大戰》宇宙的一部分。「Λ級」穿梭機、「班薩Ⅱ」貨運小艇、TIE戰鬥機等電影裡的飛船和載具都時不時地在動畫片裡亮相。甚至連肯納的古早玩具都出鏡過,大概這些玩具銷量不高所以要靠動畫片推廣吧。

有件事或許你一下子沒意識到,那就是這部動畫片裡的某些元素或設計還進入了電影前傳三部曲。有的幾乎原封不動,有的被用作概念或類似設計。本·伯特是常規參與《機器人》創作的盧卡斯影業員工之一。他創作了最後一個故事單元——那兩個機器人偶遇探險家芒戈·貝奧巴。正傳三部曲藝術指導兼概念設計師喬·約翰斯頓參與創作了難以言表的第9集《科比與獵星者》。我們現在並不完全清楚那些《機器人》元素最後進入前傳的原因和方式,但很有可能是本·伯特向喬治·盧卡斯或概念團隊提供了某個名字或設計。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機器人》是如何影響前傳電影的!

名字有何深意?

《機器人》與前傳電影最明顯的聯繫可能就是「邦塔」這個名字。在《機器人》裡,這是一項陸行艇競速賽事的名字,在行星邦塔舉辦。邦塔原名「科瓦裡」,後來被赫特人改成了現在的名字。在《幽靈的威脅》裡,「邦塔」在塔圖因被用作一個節日的名字:邦塔夜,以及以這個節日命名的飛梭車賽。「邦塔」在這兩部作品裡不僅寫法一致,而且都是競速比賽的名字!按照《星球大戰》傳說宇宙的設定,以「邦塔」命名的賽事一共有三項,除了塔圖因和邦塔的這兩項,還有一項在阿拉米舉辦。組織這三項賽事的目的是紀念邦塔·赫斯提利克·沙德魯稱神。阿納金·天行者在莫斯埃斯帕的邦塔夜精英賽中奪冠十七年後,R2-D2和C-3PO再次幫助他們的主人贏得了一項邦塔比賽——這次是在邦塔,作為喬本-杜薩特競賽隊的成員。

邦塔陸行艇大賽和邦塔夜精英飛梭車賽

另一個在前傳電影裡被明確提到的名字是「博格登」。因為博格登有18顆衛星,所以這個位於內環的行星系一般被稱為「博格登衛星群」。其中一顆衛星,即「沼澤衛星」,在《機器人》裡出現過。羅帕吉人海盜吉爾·凱博·倫-查把傑琳·託達公主綁架到那顆衛星上的一艘廢棄星際飛船裡。詹恩·託什、傑西卡·米德、R2-D2和C-3PO作為先頭部隊前去營救公主,而蒙·朱爾帕和傑琳的父親馬拉繆·託達隨後想辦法逮捕了倫-查的海盜團夥。在《複製人的進攻》裡,詹戈·費特向歐比-旺·克諾比提到,正是在博格登這個地方,泰拉納斯把他招募為DNA提供者,用來在卡米諾打造複製人士兵。在1997年的迪士尼遊樂項目《星際旅行》10周年慶典上,一位演職員閱讀了來自塔圖因、恩多以及博格登的問候。

博格登沼澤衛星

相似的設計

一個被《機器人》和前傳電影先後採用的設計就是輪形摩託。年輕的礦工詹恩·託什在泰恩斯霍基騎一輛加利斯科技的「48滾筒」輪形摩託到處遊歷。他在一次拍賣會上遇到了R2-D2、C-3PO和一個奇怪的機器人——事後得知他其實是塔穆茲-昂的蒙·朱爾帕。託什把他們三人載到他和舅舅「岡迪」帕奇·岡達裡安住的營地。途中,託什遭到約波·莫格的追擊。約波·莫格是迪爾科奈特族賞金獵人克萊布·澤洛克的打手。在《西斯復仇》裡,我們看到第212攻擊營抵達尤塔帕後,格裡弗斯將軍騎一輛茨繆-6單人輪形摩託逃避克諾比將軍的追捕。歐比-旺則騎蜥趾龍博加追擊輪形摩託,結果輪形摩託高速竄入帕市天坑。這兩種輪形摩託略有區別,但鑑於這種交通工具在《星球大戰》裡不常見,因此它肯定是《機器人》和前傳電影間的聯繫之一。

詹恩·託什與格裡弗斯將軍的輪形摩託

下一個比較相當明顯。R2-D2和C-3PO離開他們的主人薩爾·喬本和喬德·杜薩特後,被星際機器人局送到泰恩斯霍基。在這顆礦業行星,一個四條手臂的吉爾薩裡亞人想為自己的餐館尋找幫手。他叫杜德尼克·沙佩爾茲。在《複製人的進攻》裡,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四條手臂的廚師,即科洛桑的貝薩利斯克人德克斯特·傑特斯特。杜德尼克是被貝薩利斯克人帶大的,和德克斯特是朋友。他倆一起離開奧約姆,經過一番冒險後,來到泰恩斯霍基。杜德尼克與德克斯特不僅相貌類似,他倆的餐館也很像。杜德尼克咖啡館與德克斯特餐館外觀一致,都以美國五、六十年代的餐館為基礎。德克斯特餐館的風格叫「梅德索託」,不知道杜德尼克咖啡館是否也以同樣的風格而建。

杜德尼克·沙佩爾茲與德克斯特·傑特斯特

還有芒戈·貝奧巴的型號未知的飛行艇。芒戈、3PO和R2拜訪了芒戈母星曼達的藍色星雲小酒館後,用這艘飛行艇逃避衝鋒隊的追捕。芒戈的這艘飛行艇被刷成黃綠相間。雖然它沒有大型舷外改裝高速引擎,但其塗裝和總體設計很像阿納金從西蒙·格雷謝德議員那裡「借」的XJ-6飛行艇。複製人戰爭爆發前不久,阿納金就是駕駛這艘飛行艇追捕在科洛桑暗殺阿米達拉議員未遂的扎姆·韋塞爾。

芒戈的飛行艇與XJ-6飛行艇

相似的機器人

《機器人》毫不意外地表現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新機器人,不過它們中的大多數依然未被命名和分類。其中有些機器人很像前傳電影裡的同類。廢物吞食者是被大希普用來在比圖回收和攻擊星際飛船的機器人。它們以許多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存在,很容易在外太空運行。有的還被安裝了看起來很邪惡的人形臉。《機器人》裡的廢物吞食者在功能上類似邦聯在複製人戰爭期間用的皮斯託卡破壞機器人,即蜂鳴機器人。在《機器人》裡另外還有一個就叫「吞食者」的機器人。這個安保機器人看起來就像一個大輪子,為大希普和帝國守衛比圖的礦場。它可以快速滾動,打擊入侵者。貿易聯盟和邦聯的機器傭兵或毀滅者機器人使用類似的推進方式——這些危險的機器人不處於直立戰鬥模式時,能摺疊成一個輪子,以最高75千米的時速前進。《機器人》裡還有一個沒有名字的安保機器人出現在「魯恩快馬號」人力帆船上。芒戈·貝奧巴、奧倫·約姆和C-3PO被比薩德·孔省長逮捕時,孔省長就用這個機器人守衛甲板。這個機器人的頭部非常像動畫連續劇《複製人戰爭》裡邦聯的BX系列機器人突擊隊員的頭部。機器人突擊隊沒有出現在前傳電影裡,但在《複製人戰爭》裡很常見。

孔省長的安保機器人與BX系列機器人突擊隊

雖然C-3PO不記得他在吉奧諾西斯機器人工廠的悲慘遭遇了,但當他和R2-D2在比圖的燃料礦加工廠內遇險時,R2-D2一定記得當年在吉奧諾西斯的經歷。燃料礦加工廠歸大希普所有,內部包含典型的傳送帶、壓碎門和大磁體。R2當時似乎不再擁有助推火箭,因此用一根從頭頂內伸出的鉤子鉤住纜繩來解救3PO。

比圖和吉奧諾西斯的工廠

《機器人》還首次介紹了機器人星際戰鬥機。我們在前傳電影裡會結識許多機器人星際戰鬥機,比如「禿鷲級」、重型飛彈平臺、三聯戰鬥機等,但這種機器人載具早已在《機器人》裡出現過。弗羅姆幫使用能進入太空的機器人星際戰鬥機守衛他們在安努的匪穴。弗羅姆塔形機器人被蒂格·弗羅姆用於守衛其在英戈的秘密基地。這些機器人型號很像貿易聯盟、企業同盟和邦聯在複製人戰爭期間使用的MTT、AAT或NR-N99「說服者級」機器人實施者等坦克機器人。孔省長使用的藍色無人戰鬥機看上去很像巨型蝴蝶。這種無人機能否進入外太空不得而知,但孔在他的「魯恩快馬號」貨艙裡藏了兩架。

其它

當不計其數的機器人軍隊在複製人戰爭期間湧入戰場時,它們的對手是複製人部隊——受絕地大師賽福-迪亞斯和西斯尊主達斯·泰拉納斯委託,這支部隊由卡米諾人打造。《機器人》裡也有複製人:安努達特藍族複製人。這些複製人由弗羅姆幫培育,被用於守衛「三角一號」人造衛星武器。弗羅姆幫最後答應把這些複製人交給赫特人賈巴,幫助他清除曼達洛人死神衛僑民。

然後還有雙頭異族人。把魯恩星系地圖給芒戈·貝奧巴的克羅克斯有兩個頭,就像著名的特羅伊格人飛梭車賽解說員福德辛比德·安諾杜一樣。在《機器人》裡,雅文戰役前15年的魯恩殖民地運動會由兩個不同的無名異族人解說。克羅克斯和這兩個無名異族人都可能影響了福德和比德的概念。

克羅克斯、福德辛比德與殖民地運動會解說員

最後我們見到了著名歷史學家、作家、探險家和語文學家埃本恩·Q3·貝奧巴。雅文戰役前32年,當新當選的最高議長帕爾帕廷在希德祝賀阿米達拉女王戰勝貿易聯盟時,埃本恩也在場。他是芒戈·貝奧巴的親戚、貝奧巴家族成員、貝奧巴商船隊和貝奧巴檔案館的所有人。正是本·伯特自己在創作《銀河常用語手冊與旅遊指南》時建立了這個角色與《機器人》的聯繫。在《幽靈的威脅》裡,這個角色就由本·伯特本人客串。他為這個角色取了名字,由此建立了前傳電影與《機器人》動畫片的新聯繫。

埃本恩·Q3·貝奧巴

譯名表

作品(現實生活)

Droids: The Adventures of R2-D2 and C-3PO,《機器人:R2-D2與C-3PO歷險記》

The Great Heep,《大希普》

Ewoks,《伊沃克人》

Ewoks and Droids Adventure Hour,《伊沃克人與機器人冒險進行時》

Coby and the Starhunters,《科比與獵星者》

Star Tours,《星際旅行》

The Clone Wars,《複製人戰爭》

Galactic Phrase Book and Travel Guide,《銀河常用語手冊與旅遊指南》

公司(現實生活)

Nelvana Ltd.,內爾瓦納有限公司

Kenner,肯納

Lucasfilm,盧卡斯影業

人物(現實生活)

Ben Burtt,本·伯特

Joe Johnston,喬·約翰斯頓

George Lucas,喬治·盧卡斯

角色

Mungo Baobab,芒戈·貝奧巴

Boonta Hestilic Shad'ruu,邦塔·赫斯提利克·沙德魯

Anakin Skywalker,阿納金·天行者

Gir Kybo Ren-Cha,吉爾·凱博·倫-查

Princess Gerin Toda,傑琳·託達公主

Jann Tosh,詹恩·託什

Jessica Meade,傑西卡·米德

Mon Julpa,蒙·朱爾帕

Malameu Toda,馬拉繆·託達

Obi-Wan Kenobi,歐比-旺·克諾比

Jango Fett,詹戈·費特

Darth Tyranus,達斯·泰拉納斯

Yorpo Mog,約波·莫格

Kleb Zellock,克萊布·澤洛克

General Grievous,格裡弗斯將軍

Thall Joben,薩爾·喬本

Jord Dusat,喬德·杜薩特

Doodnik Sharpelz,杜德尼克·沙佩爾茲

Dexter Jettster,德克斯特·傑特斯特

Zam Wesell,扎姆·韋塞爾

Padmé Amidala,帕德梅·阿米達拉

Simon Greyshade,西蒙·格雷謝德

Governor Bisad Koong,比薩德·孔省長

Auren Yomm,奧倫·約姆

Tig Fromm,蒂格·弗羅姆

Sifo-Dyas,賽福-迪亞斯

Jabba,賈巴

Krox,克羅克斯

Fodesinbeed Annodue (Fode and Beed),福德辛比德·安諾杜(福德和比德)

Ebenn Q3 Baobab,埃本恩·Q3·貝奧巴

Supreme Chancellor Palpatine,最高議長帕爾帕廷

生物

varactyl,蜥趾龍

Boga,博加

機器人

Great Heep,大希普

Gulper,吞食者

sludgegulper,廢物吞食者

Pistoeka sabotage droid (Buzz Droids),皮斯託卡破壞機器人(蜂鳴機器人)

Droideka (Destroyer droid),機器傭兵(毀滅者機器人)

BX-series droid commando,BX系列機器人突擊隊員

droid starfighter,機器人星際戰鬥機

Vulture-class starfighter,「禿鷲級」星際戰鬥機

Heavy Missile Platform,重型飛彈平臺

Droid tri-fighter,機器人三聯戰鬥機

Fromm Tower Droid,弗羅姆塔形機器人

NR-N99 Persuader-class Droid Enforcer,NR-N99「說服者級」機器人實施者

Drone fighter,無人戰鬥機

事件

Battle of Yavin,雅文戰役

Clone Wars,複製人戰爭

Boonta Eve Classic podrace,邦塔夜精英飛梭車賽

Boonta Speeder Race,邦塔陸行艇大賽

Roon Colonial Games,魯恩殖民地運動會

地點

Boonta (Ko Vari),邦塔(科瓦裡)

Tatooine,塔圖因

Arami,阿拉米

Mos Espa,莫斯埃斯帕

Moons of Bogden,博格登衛星群

Bog moon of Bogden,博格登沼澤衛星

Inner Rim,內環

Kamino,卡米諾

Endor,恩多

Tyne's Horky,泰恩斯霍基

Tammuz-an,塔穆茲-昂

Utapau,尤塔帕

Pau City,帕市

Coruscant,科洛桑

Ojom,奧約姆

Doodnik's Cafe,杜德尼克咖啡館

Dexter's Diner,德克斯特餐館

The Blue Nebula,藍色星雲

Biitu,比圖

Roon,魯恩

Geonosis droid factory,吉奧諾西斯機器人工廠

Fuel-ore processing plant,燃料礦加工廠

Annoo,安努

Ingo,英戈

Theed,希德

Baobab Archives,貝奧巴檔案館

種族

Hutt,赫特人

Ropagu,羅帕吉人

Dirconite,迪爾科奈特人

Jillsarian,吉爾薩裡亞人

Besalisk,貝薩利斯克人

Annoo-dat Blue,安努達特藍人

Troig,特羅伊格人

組織

Galactic Empire,銀河帝國

Joben-Dusat Racing Team,喬本-杜薩特競賽隊

clone trooper,複製人士兵

Gallis-Tech,加利斯科技

212th Attack Battalion,第212攻擊營

Intergalactic Droid Agency,星際機器人局

Stormtroopers,衝鋒隊

Confederacy of Independent Systems,獨立星系邦聯

Trade Federation,貿易聯盟

Corporate Alliance,企業同盟

Fromm Gang,弗羅姆幫

Mandalorian,曼達洛人

Death Watch,死神衛

Baobab Merchant Fleet,貝奧巴商船隊

飛船與載具

Lambda-class shuttle,「Λ級」穿梭機

Bantha-II cargo skiff,「班薩Ⅱ」貨運小艇

TIE fighter,TIE戰鬥機

airspeeder,飛行艇

landspeeder,陸行艇

48 Roller wheel bike,「48滾筒」輪形摩託

Tsmeu-6 personal wheel bike,茨繆-6單人輪形摩託

Roon Clipper,「魯恩快馬號」

其它

Med'soto style,梅德索託風格

Booster Rocket,助推火箭

Trigon One,「三角一號」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全回顧!
    ▲ 點擊藍字「愚樂大眾」,關注最強電影花絮昨天帶大家回顧了《星球大戰》的正傳三部曲,也就是《星球大戰
  • 必看電影之《星球大戰》前傳
    《星球大戰》是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所製作拍攝的一個系列科幻電影。那麼《星球大戰》到底編了一個什麼故事,讓我們分前傳、正傳、後傳與外傳三期,細細道來。前傳三部曲,《幽靈的威脅》、《複製人的進攻》、《西斯的復仇》故事以奎剛金和歐比旺·克諾比受到敵人襲擊開始。
  • 大神用虛幻4引擎重製《星球大戰前傳1》機器人飛船場景
    【大神用虛幻4引擎重製《星球大戰前傳1》機器人飛船場景】2018年國外大神JorgeBarros開始利用虛幻4引擎重製《星球大戰前傳1》機器人飛船場景。當時該項目還處於製作階段,現在有好消息傳出,Jorge Barros已經獨自完成了這個項目。與其他重製星戰項目相比較,Jorge Barros製作的是完全可玩的Demo,裡面的建模材質都是他自己搞定的,真是讓人佩服。
  • 機器的人性與人的機器性——《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與「白兵」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的「白兵」,是歐美流行文化史上非常強勢的形象。但是對於不熟悉《星球大戰》故事的國內人士來說,不少人第一次看到「白兵」時,往往會誤以其為「機器人」。 產生誤解的原因很簡單。
  • 《星球大戰8》霸屏,新三部曲凱歌連奏
    題記:母公司迪士尼年終分量最重的種子選手——《星球大戰8》也高調登場。
  • 星球大戰專題《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
    繼《星球大戰系列科幻電影-全集導讀》中對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進行了簡短的介紹,本期將對電影中的精彩部分進行講述 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又名 《星球大戰-魅影危機》
  • 畫面宛如電影!粉絲虛幻4自製《星球大戰前傳1》遊戲
    時間過得真快,2018年的時候,小編曾經報導過虛幻引擎4重製《星球大戰前傳1》機器人控制艦的新聞,而現在,很高興地告訴大家,這個由Jorge Barros一個人製作的重製版遊戲已經完成了!
  • 大都會國際影城118日影訊《星球大戰前傳:俠盜一號》聽說甄子丹和姜文這次不是打醬油的哦~
    金·厄索(Jyn Erso,菲麗希緹·瓊斯飾演)是個狂野惹事生非的女孩,落到義軍同盟手中後,蒙·莫思馬看中了金·厄索,並將其選做偷取死星設計圖的人選。但對於義軍來說,他們僅僅知道帝國有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任務的未知因素讓它變得非常艱辛,金·厄索將會和她的夥伴踏上一條危險異常的旅途。
  • 按這個順序觀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才叫完美!
    星球大戰系列目前一共是7部,按照上映年順序,是這樣排列的:①1977:星球大戰4:新希望②1980: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③1983: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④1999:星戰前傳1:魅影危機⑤2002:星戰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⑥2005: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⑦2016: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 從《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復盤整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也才發現原來有所謂的本傳三部曲和前傳三部曲,最近幾年的還有續集三部曲和外傳,怪不得我當初看電影都是一跳一跳的看,完全搞不懂劇情是怎麼發展,所以就看不大下去了,看完所有的電影才知道正確的星戰電影劇情順序如下:星際大戰首部曲:幽靈的威脅(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
  • 淺談《星球大戰》電影
    文章開頭我這個偽粉先簡單聊一下星球大戰電影的歷史吧:1977-2019歷時42個年頭一共12部電影:前傳3部,正傳3部,後傳3部,外加2部外傳和一部動畫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比星戰更星戰的電影~
    《星球大戰》(英語:Star Wars),中文可簡稱星戰,是美國導演兼編劇喬治·盧卡斯所構思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同時「星球大戰」也是該系列電影最早拍攝上映的第四章故事的原始片名。《星球大戰 帝國反擊戰》1980年《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是喬治·盧卡斯電影《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五部,顧名思義,故事內容是講帝國的超級武器「死星」雖被反抗軍摧毀,但勢力再興。
  • 《星球大戰8》看前必讀:星戰系列電影時間順序梳理
    正在上映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八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結尾,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之後所發生的故事。為了更清楚明了地看明白《星球大戰8》的劇情,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星戰系列電影的時間順序。
  • 《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中喬治·盧卡斯及其子女出鏡全記錄
    在《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電影中,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把大女兒阿曼達·盧卡斯(Amanda Lucas)、二女兒凱蒂·盧卡斯
  • 星球大戰觀看順序 2018最新八部星球大戰觀看順序指南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星球大戰是一部史詩系列的電影劇集,它自1977年開始上映了《星球大戰1: 新希望》開始,在全球範圍了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星球大戰分為正傳三部曲和前傳三部曲以及後面的外傳情節,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星球大戰觀看順序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開始觀看星球大戰系列時曾經問過的一個問題。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觀看該系列。
  • 947樂訊| 一個刷新三觀的《星球大戰》主題曲版本
    你可能早已熟悉電影《星球大戰》器宇軒昂的主題曲。
  • 《星球大戰:索龍三部曲》:一部真正的太空科幻史詩
    「星球大戰」這個IP在國內似乎總是顯得不冷不熱,一些死忠粉拼命地向外界宣傳,而路人們則總是反應冷淡。最近幾年《星球大戰》有了幾部新電影,7-9這三部後傳,還有《俠盜一號》和《遊俠索羅》兩部外傳。這篇文章的本意還是安利《星球大戰》,這些失敗的東西,算了吧……說多了都是淚啊! 但「星球大戰」這個IP的成功不僅僅是取決於電影的,在國內大家一般比較熟悉的是正傳加前傳六部曲,這六部電影構成了「星球大戰」的主體部分,但「星球大戰」遠不止於如此,「星球大戰」是一個多處開花的IP,它包括電影、電視劇、小說、動畫、漫畫、遊戲、設定書、主題樂園等多個部分。
  • 另一個「星球大戰」:巨型合體機器人初來中國
    這段開場白出自1987年引進我國的美國機器人動畫片《星球大戰》。然而,眾所周知的是,上世紀80年代我國並未引進過知名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的同系列動畫片。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她借用了當時美國最火爆的電影《星球大戰》,將中文劇名改為《星球大戰》。如果從美版《麥克倫一號》來看,地球人在兩個維度宇宙對抗外星人,確實有星球大戰的味道。《星球大戰》動畫與《星球大戰》電影的開場白也挺相似,前者是「在遙遠遙遠的未來」,後者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要是《亞空大作戰》那部分如果能引進,「星球大戰」將更加名副其實。
  • 星球大戰的終章,原力永在,但一個家族的故事已終結
    星戰系列編年史除去兩部外傳及衍生的相關電視劇和動畫片之外,星球大戰系列目前共有9部。前傳、正傳及後傳三部曲,按時間順便來計算,正傳三部曲最先拍攝,然後才是前傳和後傳。按觀影順序來排列則是:前傳三部曲:《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星球大戰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正傳三部曲:《星球大戰4:新希望》《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後傳三部曲:《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星球大戰 9:天行者崛起》前傳三部曲主要講述的是阿納金
  • 《星球大戰》系列來了!
    除了光劍外,面具機器人……許許多多的元素都是星戰系列的經典。全世界的星戰迷,無論什麼年齡,都深深地被《星球大戰》中的元素吸引著。1980年代初的《星球大戰》三部曲,首部星球大戰的人物及故事是參照越南戰爭還有日本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所創作而成。1990年代末開始他拍攝了最初的三部曲前傳的故事。同時他把最初的三部曲改為六部系列 。2015年的《星球大戰7》開始,迪士尼每年的12月都將上映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除了《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這其中,新系列的《星戰》每隔一年上映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