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照
南朝如一夢,有夜長酒多樂未央,有金鼎玉匕合神丹,有遁跡既遠人世歡,有烽火羽檄邊亭來……有波瀾壯闊浮世夢下,庸庸碌碌一鮑照。
鮑照出身不好,「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裡,他是正兒八經的寒門出身,生來就是該任勞任怨的活著、死去,在貴族的世界滾一滾塵土不留下半點痕跡的命。然而鮑照自認有一身不該被埋沒的才華,又心懷家國天下皆在我身的意氣,自認是頂天立地傲骨錚錚的大丈夫。他胸膛裡滾著獨屬於少年人的一腔熱血,年輕氣盛,壯志凌雲,只害怕乘不上萬裡長風,卻從不懷疑自己能夠一路劈波斬浪,直至扶搖九萬裡。恰逢有臨川王廣納文士,他獻詩言志,成就了一生中最慷慨激昂神採飛揚的一段風採。 ——「卿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 ——「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沈沒而不聞者,安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慧,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 然後……然後是三十年的宦海沉浮,鬱郁不得志。
鮑照的人生並不順遂,沒多少稱心如意,也沒撞上過什麼機緣,有過意氣風發,但沒足夠的福氣感受什麼叫春風得意。從逼仄泥濘裡閃出的光芒引起過人們的訝然,但那光也不怎麼耀眼,只一閃,就匆匆蒙了世俗塵灰。他也沒有遇上什麼無妄的禍端,動蕩不安的時代人人自危,他惶惶中平平淡淡渡過了整三十一年,中間為人世不公不平些許,為親友離去心傷些許,為前途不見飄零無依悲哀些許……沒有撞上國恨家仇,沒有結下奇恥大辱,生活談不上輕鬆,艱難將將就就,也算僥倖。也不是沒遇上過貴人提攜,雖然貴人事忙對小人物如他不過有提攜提攜的情份;也不是沒有就任過要職,雖然最後總因為種種或怪他或怪不得他的理由被他失去。
這一生仿佛古來無數潦倒詩人、寒門薄宦的縮影,那些有名姓或是無名姓的默默人眾,浪濤攜捲起又拍碎的片點浪花,帶著自己的方寸人生,酸甜苦辣,嬉笑怒罵,消融在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幸也不幸。不願與燕雀相隨的少年,終究在史冊中留下了名姓,雖然書寫草草,筆跡寥寥,人生匆忙一筆就帶過,戛然止於「為亂兵所殺」。
鮑照實在是個平凡的人。沒有家世背景,沒有未來可期,求仕在他是最理所應當的道路。他孜孜以求為自己爭取到改變身份的機會,不敢將它看輕,就此將自己套進小心翼翼的殼子裡,按部就班,仰人鼻息,生平俗套無趣又無可奈何。遊戲官場的瀟灑和不畏權貴的傲氣對鮑照來說都是很遙遠的說笑,鮑照不可能放下對仕途的執著,戰戰兢兢,勤勤勉勉,輾轉在各位大人手下,留下一篇篇的頌文,自輕江郎才盡,自認「臣妹才自亞於左芬,臣才不及太衝爾」,如此艱辛又憋屈。他主動罷過官,先主辭世,疾病纏身,對飄零的日子忍無可忍,在無窮的失望裡心灰意冷的時候,拋下一切理想怨憤不如意的,像先賢那樣歸于田園。不要去想那些紛紛擾擾,就找個平靜的地方隨遇而安,多好?多好……可他到底沒有先賢的境界,他的田園不見人煙,只有荒野、鼠雀和疾病,他做不到先賢的灑脫,遁世隱匿仍想不透勘不破,茫然無措於進伏兩暌時。該說什麼呢,這樣的鮑照卻抱了一生的天真。他仿前人的詩文也想仿前人的孤直,萬般無法下丟不下文人最後的那點風骨,去做碩鼠蚊蠅、善賈巧宦;他屢戰屢敗失望透頂,卻總勸不住心中的零星僥倖,越是怨憤悲痛越是懷有奢望;他從低處來,經歷多少卑微苦難,於是以平視的目光看見了無數水流之下的芸芸眾生。
庸人多自擾,鮑照尤為個中楚翹。他追求不該屬於的自己的功名,畫地為牢給自己綁上一輩子的重壓,他拿不起,放不下,把自己繞進進退兩難的怪圈不肯放過,他看得見世道黑暗民生疾苦,感同身受無法改變,他一生前行,一生糊塗,發問一生得不到答案。又多少多少年以後,鍾嶸在《詩品》中輕描淡寫的寫下一行,「才秀人微,故取湮於當代。」
大概就是這樣的鮑照,只有這樣的鮑照,才會把民歌融入樂府,用字字鏗鏘聲聲琳琅發洩難言的心情;才會用險用鋪陳帶入最直觀的感受,被評價成急以怨;才會寫兵士之苦、女子之愁、寒門之恨,那些大多數人關注不到的角落;才會對荒蕪的城池感慨出「天道如何,吞恨者多」,終究認了天命。可別忘了,也是這樣的鮑照,曾寫下「獻歲發,吾將行」。
好一段「春山茂,春日明」。
圖源 | 網 絡
文稿 | 於青辰
排版 | 程一軒
審核 | 吳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