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40歲的日本雜誌《BRUTUS》,看看這40年在流行什麼

2021-02-15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本文授權轉載自:一夜美學(ID:yiyemeixue)

熟悉日本雜誌的你一定對《BRUTUS》不陌生,從最初的「日本男士生活指南」,到如今走進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覺《BRUTUS》到今年就已經 40 歲了。大到一場旅行,小到一塊點心,書頁間的溫熱從來不曾變涼,這本 40 不惑的雜誌好像對前方的道路更加明朗。從 6 月 1 日開始,《BRUTUS》在官網分享了 40 年來所有雜誌的封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 40 年都在流行什麼。

《BRUTUS》的誕生與「大力水手」《POPEYE》頗有關係。1980 年,《POPEYE》所屬的 MAGAZINE HOUSE 決定開闢一條新的路——主打「日本男士生活指南」的《BRUTUS》在這年 5 月誕生。

與《POPEYE》不同,《BRUTUS》最初的定位更偏向成熟男士,第一期創刊號就有鈴木清順、桑田佳祐、小林信彥這些資深文化人登場,飲酒、商務穿搭、中高端攝影器材是雜誌內出現頻率較高的內容。

▲ 左一 Olive,左二 POPEYE,左三 BRUTUS

熟悉《大力水手》動畫角色的人可能會猜到《BRUTUS》的刊名來源。「POPEYE」是大力水手的名字「波派」,「BRUTUS」則是大力水手的對頭兼情敵「布魯託」,周旋於他們之間的女生奧莉佛也在 1982 年被借鑑為主打城市女孩的雜誌《Olive》。

6 月 1 日,《BRUTUS》的官網分享了創刊號的整本內容和它誕生 40 年間的每一期雜誌封面,透過這些封面設計,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十年《BRUTUS》分享內容的變化,窺見它越來越吸引人的原因。

最早的《BRUTUS》始於《POPEYE》的兩位創始人木滑良久、石川次郎「讓我們為《POPEYE》的畢業生製作雜誌」的想法,定位的受眾是在城市裡小有成就的「大人」們。

▲ 

左:1980 年 8 月號《父輩的時代》

右:1980 年 9 月號《向父親致敬!海鳴威》

《BRUTUS》認證的精選集《父輩的時代》和《向父親致敬!海鳴威》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將優秀的前輩分享為大人們的榜樣。

▲ 

左:1982 年 10 月號《紐約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區》

右:1983 年 9 月號《新發現,布魯託的洛杉磯》

▲ 

左:1984 年 10 月號《巴黎重塑計劃》

右:1989 年 9 月號《義大利·現在要學習的國家》

在製作第一期創刊號之前,創始人木滑良久和石川次郎前往巴黎、倫敦、紐約和洛杉磯這四個國際大都市進行走訪研究,80 年代不少專題都與這些西方城市有關。

擅長學習的日本人將當時西方最流行的城市文化帶回國內,從創刊號的內頁也能看到不少西方面孔。在每個城市裡,他們都遇到了很多工作出色,生活愉快的人。

▲ 

左:1980 年 10 月號《令人羨慕的夏威夷房產指南》

右:1981 年 1 月號《紳士學入門》

▲ 

左:1981 年 6 月號《墨西哥的陽光與海的嘉年華!》

右:1988 年 6 月號《 商業精英,放下工作!》

因此「愉悅」成為了創辦初期的核心思想,從生活方式、文化指南等方面,《BRUTUS》力圖吸引都市精英男性們的眼光,它分享過垂釣、房產、度假,甚至不少關於兩性的內容,定位十分精準。在最早的十年,《BRUTUS》就展示出了它優秀的選題能力。

▲ 

左:1982 年 6 月號《居住空間學》

右:1983 年 1 月號《居住空間學·2》

從 1980 年 7 月起,《BRUTUS》由月刊改為雙周刊,推出不少特輯。1982 年亮相的《居住空間學》至今仍在推出,也是讀者最喜歡的專題之一。

20 世紀的最後一個 10 年,泡沫經濟破滅,《BRUTUS》的發行從注重數量變為對質量的更高要求,不過數量也並不見少。在這一時期,《BRUTUS》足夠自信,朝著「引領時代潮流的媒體」這個目標出發,內容以設計、葡萄酒和建築居多。

▲ 

左:1990 年 6 月號《世界廣告水平到此為止!》

右:1990 年 11 月號《室內裝飾》

▲ 

左:1991 年 5 月號《美式設計大爆發》

右:1991 年 11 月號《設計師的房間》

從廣告設計到室內設計,再到服裝設計,《BRUTUS》竭力分享世界上最領先的設計風潮,將好品味帶到日本國內。

▲ 

左:1996 年 11 月號《著名建築師提供的公寓信息》

右:1997 年 11 月號《著名建築師提供的公寓信息 2》

▲ 

左:1998 年 12 月號《現在,「不要蓋房子」。》

右:1999 年 12 月號《可以在東京23區建房嗎?》

同樣被引進的還有建築上的好品味。80 年代後期,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安藤忠雄等人在西方有了影響力,日本社會對於建築設計有了興趣與底氣。由安藤忠雄參與的幾本《著名建築師提供的公寓信息》都十分受歡迎,還讓「設計師公寓」這個詞誕生。

▲ 

左:1990 年 9 月號《是色情,還是淫亂?》

右:1991 年 6 月號《 贗品是文化嗎?》

▲ 

左:1996 年 9 月號《這就是日本的披薩嗎?!》

右:1997 年 1 月號《好的設計,已經不需要了嗎?》

不同於 80 年代的完全分享與入門指南,這一時期《BRUTUS》還策劃了幾期話題性的內容,包括「批評」類的專題——這在日本雜誌屆算是一個十分大膽的嘗試,各種反應絡繹不絕,也讓人們開始思考「什麼是批評?」

▲ 

左:1996 年 10 月號《你還不認為「葡萄酒是一種知識」嗎?》

右:1997 年 6 月號《畢竟,我喜歡紅酒。》

▲ 

左:1998 年 2 月號《紅酒果然還是法國的。》

中:1998 年 3 月號《葡萄酒的新經典。》

右:1998 年 3 月號《義大利葡萄酒教科書。》

1996 年至 1998 年間,《BRUTUS》做了不少關於西方酒的特輯,日本酒類市場敞開大門,愈加國際化和大眾化。

21 世紀的頭 10 年,《BRUTUS》最典型的變化是從介紹鋪天蓋地的事物變成了專注於某個人的深入介紹,這也是《BRUTUS》開始更有深度的一個標誌。

▲ 

左:2003 年 11 月號《昆汀·塔倫蒂諾特輯》

右:2005 年 9 月號《 你知道杉本博司嗎?》

▲ 

左:2007 年 1 月號《WHY?WHAT?酷·日本!?》

右:2008 年 7 月號《緊急特輯·井上雄彥》

從 2003 年起,《BRUTUS》開始策劃「one man, one theme」 系列,從昆汀·塔倫蒂諾開始,杉本博司、大友克洋、井上雄彥等人都登上過這個欄目,每次都會用 60 頁的大篇幅全面梳理一個主題人物

2008 年《緊急特輯·井上雄彥》這種「緊急特集」或「臨時增刊」字樣的雜誌則是日本雜誌用來試探市場熱度的有趣嘗試,小小的文字遊戲往往具有一股魔力,讓你忍不住最快買到手,生怕跟不上時代與文化發展的腳步。 

▲ 

左:2000 年 4 月號《美術館、教科書上都沒有記載,這是什麼藝術⁉︎》

右:2000 年 10 月號《唐招提寺消失了!?》

▲ 

左:2001 年 9 月號《村上隆和奈良美智》

右:2002 年 9 月號《日本藝術?當代藝術?》

這 10 年也是《BRUTUS》藝術化的 10 年,從 2001 年的《唐招提寺消失了!?》開始,日本藝術越來越頻繁出現。

▲ 

左:2004 年 9 月號《日本最好吃的特產》

右:2005 年 2 月號《日本最好吃的特產 2》

▲ 2007 年 9 月號《日本最好吃的特產!決定了!2007 大獎賽!》

2004 年推出的《日本最好吃的特產》專題也頗受歡迎,收集到 256 個項目,熱度延續至今。

▲ 

左:2000 年 8 月號《住在湘南。》

右:2000 年 12 月號《歌舞伎》

▲ 

左:2003 年 5 月號《對新時代壽司的了解更加美味!》

右:2008 年 5 月號《一本關於美味麵包的教科書》

不知不覺間,《BRUTUS》就在這 10 年變換了雜誌方向。事實上,從 2007 年開始,《BRUTUS》更多關注書籍、電影、音樂、時尚、室內、食物等和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也因此受眾更加廣闊,不再只是成熟男性的「聖經」。

▲ 

左:2008 年 8 月號《每一次平靜的心情,書,音樂。》

右:2009 年 3 月號《是貓》

而且,比起前 20 年來說,日本本土的內容比例大大增加,這或許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

離現在最接近的這十年,《BRUTUS》越來越全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綜合性雜誌。它總能走在流行文化的一線,捕捉都市人最感興趣的話題,也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內讀者熟知。

▲ 

左:2012 年 4 月號《 大友克洋特輯》

右:2013 年 12 月號《小津安二郎特輯》

▲ 

左:2016 年 3 月號《森山大道特輯》

右:2018 年 2 月號《山下達郎特輯》

 「one man, one theme」系列被延續下來,直到今天,越來越多有所耳聞的藝術家走進《BRUTUS》裡,被我們熟悉。

▲ 

左:2012 年 6 月號《露營吧!》

右:2012 年 12 月號《 汽車生活》

▲ 

左:2013 年 5 月號《走吧。》

右:2013 年 7 月號《Comfort Life 鎌倉・逗子・葉山 5 年後的舒適生活》

《BRUTUS》也捕捉了很多逐漸興起的新的生活方式,相比以前的城市生活介紹,流行的新生活似乎返璞歸真,又重新回到自然中。

▲ 

左:2013 年 5 月號《居住空間學 2013》

右:2014 年 5 月號《居住空間學 2014》

▲ 

左:2013 年 6 月號《值得尊敬的「日用品」》

右:2014 年 2 月號《續·值得尊敬的「日用品」》

▲ 

左:2014 年 6 月號《喜歡咖啡館。》

右:2016 年 6 月號《喜歡古著。》

無論是從之前延續下來的專題,還是 2010 年代創新的專題,都十分賞心悅目,從內容到封面設計,有著更加堅定可辨的日式風格。

▲ 

左:1980 年 11 月號《書的特輯》

右:2013 年 6 月號《喜歡舊書店。》

值得一提的是,1980 年《BRUTUS》做的第一期《書的特輯》裡附的書店街地圖上的很多書店,現在依然健在,並出現在 2013 年的這本《喜歡舊書店。》特集裡。恐怕當時的編輯都已經退休了,白髮蒼蒼的古書店店主卻還在堅持。就好像《BRUTUS》似乎永遠不會枯竭,雜誌裡有的只是蓬勃的生命力。

《BRUTUS》越來越鮮活,離不開選題的精妙,而「一擊即中的選題,並不在桌子面前。」這正是主編西田善太的秘笈。

1987 年,西田善太進入博報堂擔任文案編輯, 4 年後就入職了 MAGAZINE HOUSE,他曾先後在《BRUTUS》《GINZA》和《Casa BRUTUS》歷練過,直到 2007 年開始正式擔任《BRUTUS》的主編。

也許有的雜誌選題是主編和編輯們最感興趣的東西,但若這樣做,《BRUTUS》恐怕不會這樣常青。西田善太會和編輯去調查當下流行的東西是否能引起足夠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又要如何融入進特輯中,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但是一種良性的學習過程。

2017 年做《嶄新的茶文化》這一期時,咖啡仍是更流行的飲品,但西田善太早已對咖啡感到厭倦。他發現世界各地的茶包設計正突飛猛進,卻缺少伯樂將其統一介紹。西田善太在筆記本上貼上茶袋包裝,寫上感想,找各種喜歡茶包的人,和他們聊天。最後由編輯進行深入探索,這一期意外地非常成功。

西田善太就是《BRUTUS》的領航員,對於自己的職能,他這樣解釋:「通常我會看最大的地方和最細微的地方。概覽整本雜誌的框架,確認流程、版面,這是最大的地方。細緻的地方,就比方說附註的位置,圖片的說明不足,等等。尤其在後半部分的時候,因為本身對主題已經足夠了解,編輯有時會變得鈍感,會理所當然認為『讀者肯定也懂吧』,隨意插入一些專業詞彙。因此檢查得最頻繁的,就是這些可能會造成困惑的地方。」

在西田善太看來,一本雜誌的風格會隨著主編的更迭而發生改變,主編的個人魅力其實也影響著雜誌的魅力。他常跟學生說:「就算做不成迷人的人,也千萬別做乏味的人。一個人的魅力雖然由別人評判,但自己至少可以做到不無聊。」「好奇心再加一點奉獻精神」是西田善太獲得個人魅力的方法,也是他想給年輕人的建議。

最近接受採訪時,西田善太說自己目前最喜歡的一本是 4 月 15 日發行的《いつか旅に出る日》(去旅行的某一天)。雖然現在還未恢復到正常的旅行狀態,但他們還是選擇推出了這一期,封面上加利福尼亞的 BIG SUR 山崖海景的圖片讓限制了很久的旅遊心仿佛飛了起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期反而挺受好評,「做雜誌真是很有趣,不光要好的內容,封面和標題的「包裝」反而是最先打開讀者心扉的。」

據西田善太透露,大概在秋天時,《BRUTUS》會舉行 40 周年的慶祝活動,在下北澤 B&B 書店裡開展⻓達 40 天的對談,以安藤忠雄和松本隆為代表匯集很多有才華的人士。如果到那時,你正好在日本,不妨去聽一聽,更深入地感受《BRUTUS》的魅力。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讚,最後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風靡日本40年,《BRUTUS》一直是當代質感生活的風向標
    無論是出版界、媒體還是熟悉它的讀者,在提到這本雜誌時,總是不吝惜於給它「日本乃至亞洲最著名的生活情報類雜誌」、「特輯雜誌鼻祖」、「中年男人品味教科書」等溢美之詞。它的發行商是日本大名鼎鼎的Magazine House。
  • 善診CEO吳竑興出席《財富》雜誌「40位40歲以下商業精英」頒獎儀式
    本報記者 李春蓮近日,由《財富》雜誌發布的2020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業精英」榜單頒獎。善診創始人兼CEO吳竑興入選,並參加頒獎儀式。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滴滴創始人程維、快手創始人宿華等商界精英一同入選該榜單。
  • 除了島國小電影,日本這些男性時尚雜誌也很精彩!
    別以為本格要說歐美系的《GQ》和《睿士》,鄰國日本除了小電影還是個男性雜誌的大戶,不但品類繁多——不管什麼年齡,什麼風格,什麼領域都有對應的雜誌,而且讀者也不少。今天本格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日本人氣爆棚的男性時尚雜誌,可能會為你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 「日本王思聰」高調求愛40歲女性
    40歲的中年阿姨扮演小學生!消息一出,引來無數嘲笑:開什麼國際玩笑~結果節目播出後把網友們逼瘋:不敢相信!你沒看錯,下圖這一臉天真無邪的可愛小女孩,真的是一個40歲的二胎辣媽!跟同是40歲的主持人飾演父女都毫無違和,絕了絕了!別以為她只有童顏,她真實身份是迷倒千萬宅男的「 日本第一欲女」——安達佑實!傳說中的天使臉蛋+魔鬼身材,就是她本人了!網友被虐哭:上天不公平啊,這細腰餓十天都餓不出這個尺寸!
  • 日本雜誌的「中年穿搭」走紅ins:40歲以後,穿出美麗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一組日本雜誌的「中年穿搭」吸引了目光。如圖所示,憑藉精緻的審美能力,穿搭除一身的高貴氣質,這樣的「中年穿搭」迅速吸引了粉絲的目光,走紅了ins。對於精緻女人而言,好的穿搭,才是美麗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 近40年最好的雜誌封面Top40都在這了 ASME精選
    2005年10月17日,ASME公布了過去40(1964—2004)年中40個最偉大的雜誌封面,由美國雜誌編輯協會主席、美國《新聞周刊》編輯Mark Whitaker和美國雜誌論壇(AMC)主席、《德州月刊》編輯Evan Smith在2005波多黎各的AMC會議上公布。
  • 除了島國小電影,日本這些男性時尚雜誌也很精彩
    別以為本格要說歐美系的《GQ》和《睿士》,鄰國日本除了小電影還是個男性雜誌的大戶,不但品類繁多——不管什麼年齡,什麼風格,什麼領域都有對應的雜誌,而且讀者也不少。今天本格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日本人氣爆棚的男性時尚雜誌,可能會為你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 無線五虎的衰落:黃宗澤吳卓羲 40歲!看看古天樂 40歲的劉德華
    無線五虎衰落:吳卓羲,黃宗澤,40歲仍在表演!看看古天樂,40歲的劉德華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令人失望的是,兩位TVB小眾玩家重聚,緝毒題材電視劇 《戰毒》 開始播音。看看現在的港劇和香港電影,各種40歲+的中年人還在勉強演小生,的確說明人才後續乏力。40歲的劉德華以《暗戰》獲得電影金像獎。(劉德華在《暗戰》)
  • 40歲的周杰倫,盯上了這一日本爆款潮牌?
    他對找尋自我的年輕人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他以命相抵,做服裝。他有著強大的無人能比的精神力量。這就是為什麼當知道周杰倫代言他的服裝時,媒體和歌迷們會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 《龍門陣》40歲生日,作家林文詢揭秘這本老牌雜誌的「長壽秘訣」
    ,如今,這本「古董級」雜誌已辦了四十年!文人學者與讀者市民共敘人文典故,追憶往日繁華,這場辦給《龍門陣》40歲「生日」的分享會給天府書展帶來一抹溫暖的亮色。《龍門陣》雜誌創刊於1980年,經歷過繁盛也經歷過時代變遷的迭代。活動主辦者說:「這本雜誌品牌能保留至今,離不開編輯部每一位編輯,也離不開兩代甚至三代作者朋友、讀者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溫暖的文字,可傳遞知識,也可觸動心弦,令人動容。」
  • 與日本「吳亦凡」街頭接吻,收割億萬富豪,40歲的她究竟有何魅力
    前段時間,日本各大新聞媒體都爭相報導號稱「少女殺手」的國民愛豆成田太俊與一位女子街頭接吻的爆炸消息。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轟動,大家都在好奇這個女人到底是誰?後來了解到竟是一位40歲的阿姨!照片一流出,網友紛紛感慨道:「那可是日本吳亦凡啊?才28歲為啥想不開?這阿姨有什麼好的?他瘋了吧?」
  • 日本40歲女星竹內結子去世,曾與木村拓哉搭檔主演《冰上戀人》
    據美國《人物》雜誌9月27日報導,日本40歲女星竹內結子(Takeuchi)在今日凌晨被發現死於位於東京的家中,享年40歲。據稱,竹內結子的丈夫中林大樹(Nakabayashi Taiki)在今日凌晨發現了上吊在衣櫃裡的妻子,隨後,竹內結子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她在那裡被證實死亡。
  • 日本40歲女星竹內結子去世,曾與木村拓哉搭檔主演《冰上戀人》
    據美國《人物》雜誌9月27日報導,日本40歲女星竹內結子(Takeuchi)在今日凌晨被發現死於位於東京的家中,享年40歲。竹內結子的經紀公司「星塵推廣公司」在給《日本時報》的一份聲明中說,「這一消息來得太突然,我們都感到震驚和難過。」
  • 日本網民票選「讓你意外已經40歲的男藝人」,高橋一生竟然40了?
    今年就有不少日本男藝人迎來了40歲大關,這讓不少觀眾都大感意外,日本網站就對網友進行了「讓你意外已經40歲的男藝人」調查(即1980年出生),來看看榜單。第14名 藤卷亮太(177票)樂隊Remioromen(レミオロメン)的主唱,原來他才40歲,當年《一公升的眼淚》創作歌曲時才25歲,《粉雪》《3月9日》等,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心中的日劇神曲吧。
  • 日本快40歲還從沒有性生活的人 又雙叒叕創新高了
    這不,關於日本人很少「啪啪啪」的事,連《福布斯》雜誌都來圍觀了……2015年,18-39歲的日本女性中有24.6%從未有過性生活,高於1992年的21.7%。在相同年齡段的男性中,從未有過性生活的人數比例從1992年的20%上升到了2015年的25.8%。
  • 日本40歲左右的女人上班都背什麼包?真實情況你可能想不到
    在大約十天之前,一手好牌曾寫過了一篇關於「日本女人上班都在穿哪些牌子」的文章,而這次,我要分享的是關於包包的話題。在這些年的時尚圈裡,小包往往更受歡迎,而春夏系,一些草編包、籃子包、PVC包更是如日中天。日本的時尚女性也非常喜歡這些時髦的包包。
  • 20位今年迎來40歲的日本男藝人
    ,明明是過了10年,但感覺只過了3個星期」,不知道已經步入40歲的朋友有沒有這種感覺。今年就有不少日本男藝人迎來了40歲大關,這讓不少觀眾都大感意外,日本網站就對網友進行了「讓你意外已經40歲的男藝人」調查(即1980年出生),來看看榜單。
  • 40-50歲女人,最好別亂剪頭髮!今年流行的洋氣短髮,減齡氣質
    所以,今天Lily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是四五十歲的女人適合什麼髮型?如果你正好趕上了這個年紀,而且又打算給自己換一個新髮型,那麼接下來Lily的分享可不要錯過了。
  • 40歲「綠」王室老公大玩母子戀?這妖精太會蠱!
    最近泰媒瘋狂報導:40歲離婚大媽Sara嫁入王室,新婚第二天竟綠了老公、出軌小鮮肉?!消息一出,全網炸鍋:太會玩!小鮮肉為王室夫人淪陷,母子戀怎麼收場?不得不說,在泰國男人心中,Sara就是「最引人犯罪的性感炸彈」!
  • 2020年秋冬日本女裝,40新款日本名模未希的時尚高級穿搭
    2020年秋冬日本女裝,40新款日本名模未希的時尚高級穿搭。40+日本名模未希的時尚高級感秋冬新款分享。 分享給喜歡未希的朋友們。未希,1976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身高177cm,喜歡旅行、料理、帶孩子們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