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最後一天,一場線上演唱會吸引了3500萬人圍觀,一下子就有七個相關的話題衝上熱搜,話題討論閱讀量更是超過了8億,久違的五月天一出現就刷爆了網絡,上一次能在華語樂壇有這樣影響力的,還是周杰倫。
在歌迷們的心中,五月天早已是華語樂壇的天團,甚至是亞洲的"第一搖滾樂團",他們久經不衰,甚至還能在這麼多年間保持超高的熱度,不得不說,他們在商業界的成功,沒有任何一個樂團能夠匹敵,但是在音樂界,五月天卻一直噴"偽搖滾",許多玩搖滾的音樂人根本不會將他們列為搖滾樂團,甚至將他們放在搖滾圈鄙視鏈的最底端,那麼,一直不被搖滾圈子認可的五月天,憑什麼火了二十多年?
初來乍到內地演出,因為不夠搖滾被觀眾喝倒彩
1997年,五月天正式成立,但當時只有阿信和怪獸兩人,後來他們又陸續尋來志同道合的人,勉強組成了一個樂隊,自1998年開始,阿信就經常拿著樂團自製的音樂CD送到滾石唱片,當時李宗盛還在滾石做製作人。
雖然每次都會被前臺工作人員丟掉,但是阿信從未放棄,樂團一有新歌就會立馬烤成CD送到滾石,直到有一天他們的CD偶然間被李宗盛看到,後來李宗盛的一通電話就此改變了五月天的音樂生涯。
短短幾年時間,他們就在李宗盛的指引下,在臺灣樂壇有了小小的名氣,90年代末,可謂是華語樂壇的巔峰時期,群星閃耀的時代,而五月天也憑藉《志明與春嬌》逐漸被大眾熟知,但那時僅限於在臺灣,內地的觀眾對他們還是陌生的。
2004年,五月天進軍內地音樂圈,當時在北京三裡屯的"無名高地"酒吧,爭取到了演出,他們當時並沒有太多的積蓄,來回的機票都成問題,但在內地觀眾對他們都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他們將門票降到了最低價30元,簡易的舞臺、潦草的海報,就這樣開啟了他們在內地的第一次演出。
由於知名度不高,前來的觀眾也就很少,現場總共不過20人,而且五月天的出現也打破了觀眾對"搖滾"的看法,當時阿信帶著頭巾,穿著短袖長褲,一副學生的模樣,臺下有的觀眾還因為不夠搖滾而在喝倒彩,初來乍到的五月天面對這樣的場景卻絲毫沒有驚訝的樣子,堅持完成了他們在內地的第一次演出。
面對質疑,阿信公開回應:我們就是要顛覆!
為了音樂夢想,五月天並沒有因為觀眾的不理解而放棄,直到2004年底,五月天憑藉《倔強》和《知足》迅速走紅,吸引了大批粉絲的關注,成功為他們打開內地的音樂市場。
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五月天在2005年就參加了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而當時臺下坐著的,是花兒樂隊、許巍、汪峰等知名搖滾音樂人,但在臺上領獎的卻是在"搖滾圈鄙視鏈的最底端"的五月天,當時就引起了搖滾界的極大不滿,甚至是知名樂評人稱那一天是"中國搖滾的恥辱"。
而五月天剛出道時的定位就是搖滾樂團,但是在他們之前,大眾對搖滾的印象是beyond、唐朝樂隊、鄭鈞、汪峰,但到了他們這裡就一下子轉變了畫風。
回想一下這確實也有道理,試想一下五月天唱著《知足》、《溫柔》、《彩虹》,臺下的觀眾如果不是拿著螢光棒揮舞,反而是邊比劃著"搖滾手勢",邊大聲喊到:"躁起來",是不是會有一點突兀?
而當時在五月天走紅的時候,網絡上更是吵得不可開交,聽眾們自成兩派,紛紛在爭論五月天到底是不是搖滾樂隊?
而五月天對於這個疑問作出了這樣的回答:"如果搖滾是要顛覆這個世界的制度,那麼我們就是要對這個顛覆再顛覆!"
與音樂類型相比,五月天更關心粉絲們喜歡聽什麼作品
讓搖滾變得溫柔,變得流行,這是五月天做出的最大的改變。
因為多數搖滾樂隊在最後都是面臨著解散的危機,比如SHE,又比如重組後的飛兒樂隊,但五月天卻能夠豎立多年不倒。
曾經大張偉在接受採訪時就說到:"真正玩搖滾的音樂人,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他們不好的就是願意掃別人的興,但是五月天不會,他們是華語樂壇中非常難得的沒有解散的樂團。"
正如大張偉所說,五月天不但不會掃觀眾的興,甚至能夠知道觀眾喜歡聽什麼。
把音樂做成商品是五月天的生存之道,更是他們最吸引人的特點,無論是唱片時代還是網際網路時代,五月天都能夠很清楚地知道粉絲們想要得到什麼,想要聽到什麼樣的音樂,他們甚至摸清了什麼作品能夠流行,什麼不能。
如今再談及到五月天,那些樂評人幾乎很少再說到他們是"偽搖滾"了。
而是改口稱他們是華語樂壇最成功的主流樂隊組合,當時在新專輯發布會的時候,李宗盛更是直呼他們是第一天團。
五月天最初的心願,從來都不是玩小眾音樂,搖不搖滾對他們來講已經都不重要了,與音樂的定位相比,他們更關心粉絲們想要聽什麼音樂,這或許就是五月天能夠火了20多年還沒有解散的原因,你們認為呢?